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sdxq.cn/index.asp) -- 【戏迷闲谈】 (http://bbs.sdxq.cn/list.asp?boardid=24) ---- 为上党戏挑刺 51 《大路通天》 潞城红旗 (http://bbs.sdxq.cn/dispbbs.asp?boardid=24&id=11173) |
-- 作者:老申 -- 发布时间:2014/8/18 9:19:33 -- 为上党戏挑刺 51 《大路通天》 潞城红旗 61、《大路通天》 潞城红旗 这个戏的说的是平顺县天脊山里的一个故事。村民在中共党支部支书的带领下克服困难,终于将能走汽车的大路修出大山。有无私的贡献,还有流血和牺牲。正如台词中的一句话,都说贪污腐败、买官卖官盛行,怎么不到他们村里看看,党支书和党员是怎样做贡献的? 这是人们常说的“政治戏”。用当前流行语来说,是宣传“正能量”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大家都听过,讲述的是古代有位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天脊山中是否真的有这事,本人身居外乡不敢妄言没有。确实,通过有关媒体,人们也多次听说过在山崖边修路出山,为村民造福的事迹。平顺县全是山,既不平也不怎么顺。我有个后来担任县人大主任的王同学,就曾经带领工程队在山里架桥修路多年,不过那是国家投资。在人们沉迷于追逐金钱和权力的时候,演这种戏还是很必要的。 我这里想要说点当地情况。天脊山离我村仅有约40里路程,位于平顺与河南林县(现名林州)交界处,距平顺县城约70里,离林县约40里。当地村民可能多是从林县逃荒上来在那里定居的。我们当地人称林县为“山底”,称林县人为“草灰”,“山底人”称我们平顺人为“煤灰” —— 不知道为什么会在相互间有这样的称呼。全国劳模 ——西沟的李顺达就是“山底人”,说话和平顺本地人有差别,说“这里”是“坐里”(音),“那里”是“诺里”(音)。 潞城有个“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或许他们排演这戏与这个公司有关,也未可知。 据介绍,天脊山素有“赛江南”的美称,完好的植被、清澈的泉水、美丽的传说……荟萃了太行山水之精华,集奇、险、绝、秀、幽为一体,气候宜人,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探险写生的理想去处。山峰奇险独特,高耸天际,直入云霄。山势海拔由500米至1,800米呈三级绝壁分布。景区之中四季流水不断,各种瀑布溪泉遍布山谷之间,峰峦叠翠,植被繁多。有心情,可去那里游览一番。 接下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18 9:27:06编辑过]
|
-- 作者:老申 -- 发布时间:2014/8/18 9:25:01 -- 文字方面,除少数地方的“的、得、地”的用法不准确外,其它较少有错别字。要提到的是: 坎肩 —— 当地人多说“领褂子(De)”。 (用平车)把麦驮 —— 似应“把麦拖”。 回厩歇几天 —— 应读Jiu。台词中,“厩”如果被读成“Juan”, 应该写作“圈”,而非“厩”。 另外,剧中有几次唱到民歌:“桃花花那个红来,梨花花那个白”。其实是个歌不是本地民歌。本地民歌我在以前听到过,如像《送亲郎》就是其中一首。那唱法有点上党秧歌的味道。平顺当地的民歌有没有被收集整理,不得而知,反正现在当地人很少唱了。 情节方面是经过政审的,没有什么不合理。但有一点,新支书在因经费困难,向媳妇要家里的存款时,有段回忆是两个人“在十六年前的一个夜里在酸枣沟坡下面的草地里干啥......”未免会使观众往“那个事”上面去联想。这是否有点流俗? 另外,化妆有点问题,就是在离任的老支书牺牲之后的丧礼上,新支书身穿红汗衫,与礼俗相悖。或许因为这戏是“红戏”才要穿红汗衫? 再有就是,舞台还是“拉登”太多些。黑灯瞎火,至少我这个观众看起来不舒服! 附上天脊山照片一张,有兴趣的网友可去转转。 (图片传不上,哪位指教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