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sdxq.cn/index.asp)
--  【戏迷闲谈】  (http://bbs.sdxq.cn/list.asp?boardid=24)
----  [转帖]中国戏剧网:让舞台之“丑”点亮生活之美  (http://bbs.sdxq.cn/dispbbs.asp?boardid=24&id=11284)

--  作者:龙儿
--  发布时间:2014/8/30 13:31:45
--  [转帖]中国戏剧网:让舞台之“丑”点亮生活之美
? 让舞台之“丑”点亮生活之美 ——访著名丑角表演艺术家左胜利 左胜利,国家二级演员,15岁踏入戏行,专攻丑角行当,功夫堪称一绝。他从艺五十多年,出演大小剧目百余本,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由他主演的经典小戏《王小六打豆腐》、《瞎子算命》、《张古董借妻》、《纺线纱》、《瞎子闹店》、《闹黄府》、《打纸牌》、《点大麦的蛤蟆》、《瞧相》、《王老虎抢亲》、《蔡鸣凤辞店》等深受广大戏迷喜爱。如今,年近古稀的他却放不下自己所钟爱的黄梅戏丑角,依然坚持登台演出,将丑角艺术进行到底。 ??? 问:每当提到您,或是看到您的名字,眼前都会不自觉地跳出《王小六打豆腐》里“王小六”的形象。虽然这个人物一身恶习,但我们并没有感到厌恶,反而越发喜爱。那么,您是如何塑造“王小六”这一人物形象呢? ??? 答:《王小六打豆腐》是黄梅戏传统小戏中的经典之作,历经数十载,久演不衰。它讲述的是腊月廿四一个平常百姓家打豆腐过年时发生的趣事。在这部戏里,“王小六”是个草根人物,好吃、好赌、懒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丑角人物,而这个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一大段的说白来体现。我们知道,黄梅戏丑行多以自然朴实、接近现实生活的声腔和念白为主要表演风格。因此,要想将丑角的喜剧色彩发挥得淋漓尽致,就一定要把握好人物的语言,甚至有时为了取得更加滑稽可笑的舞台效果,还需采用时快时慢、忽高忽低、怪声怪气等声音处理方式进行渲染。比如,当“小六妻”问“钱呢”的时候,“王小六”即用极其细小、含糊的声音说了一句“钱还不是钱,盐还不是盐”来应付。再如,“王小六”去找隔壁三叔公借豆子没借到,把妻子的名字搬出去就借到了,不服气的“王小六”就阴阳怪气地说:“你这一下子是十一个人上街分两边走——人五人六的哟”;磨豆子时,“王小六”嫌太冷清,要求妻子唱一段,他帮腔,可帮着帮着就怪叫了起来“咦哟,呀哟,哎哟”。这些语言表达方式既在情理之中,符合人物性格,又增加了舞台的喜剧效果。在这出戏里,我完全运用“土得掉渣”的村言俚语和生活化的表演,给观众呈现了一个真实可感的“王小六”,仿佛就是你身边或姓李或姓张的某个人。也许正是因为这份真实,才使得观众忽略了“王小六”的缺点而喜欢上这个人物。 ??? 问:您是一位有着五十多年黄梅戏表演经历的老前辈了。我想,在您大半生的演艺生涯中,一定拥有许多记忆特别深刻的人或事,很多人对此都非常感兴趣,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 答:我走上黄梅戏艺术这条路,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家经济条件不太好,供不起我继续读书,而安庆市黄梅戏剧团演员训练班,也就是现在安徽黄梅戏学校的前身,只要2毛钱就能够入学,并且吃住等生活问题学校也能够解决。二是我从小就喜爱文艺,那个时候由严凤英和王少舫担纲主演的《天仙配》电影轰动了全国,安庆大街小巷都在唱《天仙配》,我也就跟着一起唱,渐渐对黄梅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正是严凤英、王少舫这一代宗师影响我、引导我走上了黄梅戏艺术发展之路。1957年,我顺利考入安庆市黄梅戏剧团演员训练班。当时训练班正着手排演《天仙配》,老师觉得我形象好,让我扮演董永,也就是小生的角色,但是我早已“觊觎”《天仙配》里傅员外之子傅官保这一角色,于是我就哭着要演小丑,老师最终犟不过我,只好让我演小丑。自此,我便和小丑结下了不解情缘。 ??? 在我黄梅戏艺术生涯中,有一个人让我一辈子都无法忘怀——他就是我的师傅吴来宝。吴来宝老师和严凤英、王少舫是同一个时期的杰出演员,一生专演丑行。我从训练班毕业进入黄梅戏一团后,团里要求我们一对一拜师学艺,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跟着他学习的。可以说,他毫无保留地将毕生技艺全部传授于我。吴来宝老师演《瞎子算命》中的“皮瞎子”演得相当精彩,这出戏原本是一部大戏《金钗记》中的一折,他信手拎出一段加以改编独创了《瞎子算命》这出经典小戏。起初,我并不会拉琴,但要想演好这出戏,必须会拉琴,因为瞎子算命的代表性工具就是胡琴,所以不会拉琴就演不了“皮瞎子”。于是,吴来宝老师便开始手把手地教我练琴,教我如何演好丑角,教我从生活中学会观察体悟,以求表演更加真实,更加生活化,从而演出特色,演出韵味。他多才多艺,自编自导,创作出诸如“江水滔滔向东流”等广为人们传唱的精彩唱腔;他戏艺精湛,感情充沛,塑造了许多惟妙惟肖的典型人物形象;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有时为了一个动作或一句唱腔,也要反复推敲数十次甚至上百次。令人遗憾的是,年仅49岁的他因患肺癌而过早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一生所钟爱的丑角舞台。这是黄梅戏的一大损失!我之所以有现在的造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吴来宝老师倾囊相授的指导和悉心关照。也正是他对丑角那种特有的专注,让我觉得应该用一辈子来演绎这个行当。 ??? 插话:不少人认为,演小丑难出名,不像小生小旦,一直被灯光照着。而多年来,您一直活跃在舞台上,出演大小剧目百余本,塑造了很多为人所爱的丑角形象,享誉神州大地。我想,您是反驳这个观点的最好佐证。 ??? 答:当前,的确有不少人有这种片面的认识。我认为,戏曲里生、旦、净、末、丑每个行当都可以演出名,关键在于人,而不是行当。其实,演小丑非常难,戏也比较杂,既要会小生、老生,小旦也要会一点,还要有灵气,善于表现。就我个人而言,从事丑角表演并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发自内心的强烈兴趣与愿望。我认为要想演好戏,不论你是唱花旦、小生还是小丑,首先你必须对所演的行当感兴趣,这样才会有主动性,才会竭力去演好。观众是客观公平的,你演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观众要看到的是你的表演能否充分展示人物性格,在意的是你怎么唱,怎么去演绎角色,而不是太看中你是什么行当。只要你表演精彩,观众就会给你掌声,就会记下这个角色,也就记住了你。所以,我们讲要干一行爱一行,黄梅戏亦是如此,无论哪个行当都能出“状元”,都能被灯光照耀! ??? 问:我们发现,如今活跃在舞台上的丑角大都是几十年不变的老面孔,基本年届六十以上,甚至有人戏称您是“最后的丑角”。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 答:的确如此。从事黄梅戏丑角行当这么多年来,我最大的感触是丑角演员严重青黄不接,行当发展不容乐观,令人十分堪忧。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 其一,黄梅戏校培养人才时缺乏一定的专业针对性,没有专业的丑角老师,也没有专门的丑角课程。我当初学丑角的时候,基础很差,但是有专门的丑角老师手把手地教着。如今,黄梅戏校几乎没有一个专业的丑角老师,更没有丑角行当的专业课程。戏校培养人才时,可能过多地引导学生从事生、旦角色的表演,对丑角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在舞台上从事丑角表演的年轻演员基本上都是从戏校毕业以后,才逐渐步入丑角行当,甚至部分还是由于无法在剧团获得出演生、旦角色的机会“被迫”转向丑角行当的。 ??? 其二,专业剧团过于热衷排演大戏,而很少创作一些反映百姓生活的小戏,导致丑角戏份不多,演员难以施展,进而逐渐失去了热情。由于唯虚唯上的艺术价值取向使然,专业剧团热衷于参加比赛、评奖、办节,把一些专家和领导的艺术标准作为评判作品优劣的准绳,完全不顾普通大众的审美意识,艺术生产过于追求大戏,鲜少排演一些趣味横生、观众喜闻乐见的小戏,客观上导致丑角演员很少有戏演,也让一些有意转向丑角行当表演的年轻演员望而却步。 ??? 其三,我们的年轻演员大多比较浮躁,急于出名,很少有愿意踏踏实实地沉下心来学习丑角。当前,戏曲奖项设置主要集中在生、旦角色上,丑角相对受到冷落,所以很少有年轻演员花心思去演,加之戏曲中丑角主要担负插科打诨、制造笑料的任务,形象不太好,更加促使年轻演员不愿意去演。 ??? 问:目前戏曲界流行着“改革论”的思想,很多人认为,黄梅戏也应该求新求变,只有对戏曲内容和模式进行创新,才能跟得上时代。对此,您如何看待? ??? 答:我认为黄梅戏应该遵循自己的内在规律发展,需要改革创新,但是“原汁原味”的东西应该保留。一味地迎合观众并不是戏曲发展的最佳途径。黄梅戏是地方小戏,就应该唱出地方韵味儿,表现出地方特色。我觉得现在的黄梅戏表演中,演员唱腔太过华丽,缺少地方泥土的清香,并且新创曲目淡化了传统的黄梅调,作词也不够贴近生活。此外,我认为黄梅戏就应该用方言来演唱、来说白,尤其是丑角表演,念白必须口语化,因为语言越土就越能显示出地方韵味。黄梅戏的发展不能改变其特有的艺术基质,我们一定要让观众知道舞台表演的是黄梅戏,是戏,而不是歌曲! ??? 插话:我们知道,很多客人来会馆观戏,经常会点您主演的丑角戏。记得您曾经说过,黄梅戏表演缺少了小丑就不是正宗的黄梅戏,您也会将丑角艺术进行到底。 ??? 答:黄梅戏俗称“三小”,即小旦、小生、小丑。小丑有小丑的一套,是别的行当不能替代的,缺少小丑就不是正宗的黄梅戏。在行内,我们常说一台戏好比“一棵菜”,红花再好,也要绿叶扶持。只有行当齐全、各拥绝活、各领风骚,才是一个剧种走向成熟的标志。虽然现在我已退休,但只要剧团、只要黄梅戏会馆有需要,我就会赶去演。但从内心深处,我更希望把舞台让给年轻演员,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为年轻演员创造更好的条件、更多的机会,因为黄梅戏的未来要靠年轻演员来传承和发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30 13:44:04编辑过]

--  作者:丹河源头
--  发布时间:2014/8/30 16:57:42
--  
城上五层高,飞出波涛。
--  作者:大戏高腔
--  发布时间:2014/8/31 16:51:30
--  
没有幽默的戏曲是失败的,没有丑角的剧目是单调的!丑角演员的作用犹如“捧哏”的相声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