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sdxq.cn/index.asp)
--  【戏迷闲谈】  (http://bbs.sdxq.cn/list.asp?boardid=24)
----  为上党戏挑刺  (http://bbs.sdxq.cn/dispbbs.asp?boardid=24&id=12017)

--  作者:老申
--  发布时间:2014/12/14 14:42:11
--  为上党戏挑刺
《潘娘娘》晋城梆子剧团
 

先声明一点,这戏的视屏中的人物表打成《薛刚反唐》了。下面就以我在剧中看到的内容来谈谈看法吧。

这戏应当是地道的上党梆子戏,非常传统。特别是潘仁美的扮演者宋立亭,那一口地道的长治话,听起来才有地方戏的味道。

不用多说剧团的戏演的有多么好了,先看看文字:

加封太子八王侯 —— 即使在经过人们编篡过的上党戏中,好像也没有哪本戏里宋太宗封侄子赵德芳为太子吧?也未见有赵匡胤曾经封过其次子赵德芳为太子。

杀他母子灰溜溜 —— “灰溜溜”通常形容颜色暗淡:屋子多年没粉刷,~的。 或者,形容精神懊丧或消沉:他挨了一顿训斥,~地走出来。在这里,既然他母子被杀了,也就不再有什么“灰溜溜”的了。

婆 —— 似应“乞婆”。“虔婆”也称作“老鸨”,也是骂老年妇女的用语。但在这里,骂人者是王后,而且对象是“何后”,照理不会用这样的字眼来骂人,“老乞婆”更合适些。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二折:“难道你不听得?任凭这老乞婆臭歪刺骂我哩。”

老匹夫蓬间仗势欺人 —— 应是“雀”。

国舅与同样待,金棺埋葬皇陵台 —— 这句是皇上唱的,他这里说的“臣”是指谁?什么样的臣才能死后被葬在皇陵?这里的“臣”好像是指他自己吧?但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拜 —— 普通话中应读“Xi”,而非“Qi”,或许地方话这样说。

三家王爷 —— 据有关资料,在戏中出现的三位高官,只有呼延赞是王爷。

谋反“做乱” —— 应是“作乱”。

—— 应是“妺(Mo)喜”,夏朝第十七位君主桀姒履癸的王后。由于其名字的“妺”字与“妹妹”的“妹”字字形相似,因此常误作“妹喜”。妺喜是夏桀的宠妃。原为有施氏人,夏桀在征伐有施氏时,有施氏的首领把她献给夏桀。夏桀对她十分宠爱。据《列女传·夏桀妺喜传》载,桀“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置妺喜于膝上,听用其言”。夏桀王宠妺喜,废朝政,建造瑶台,七宝所成,金碧辉煌......
胆大的呼赵二卿 —— 这是宋太宗的台词。其中的“呼”在戏中是呼延赞,而“赵”在字幕中没有标明。但从人物表上看,在更正的内容中写着“寇准”。但我觉得这里的“赵”是赵普才对。寇准那时可能也在朝为官了,但根据该角色的唱词,他应是赵匡胤的军师“赵普”才对。因为只有赵普才有资格说,他和赵匡胤打过天下,建立了大宋。他曾任宰相、太师和魏国公,但非王爷,死后才被追封为“真定王”。“吕恩”这人以前没有听说过,不知是谁。

这戏说的是杨七郎打擂时打死了潘仁美之子潘豹,潘仁美和杨家结下了怨仇的故事。从此以后,潘仁美就疯狂报复杨家,以致于了两狼山之战时,潘仁美谋害了杨令公,射死了杨七郎。不过《杨家将演义》中并没有此描述。

情节上没有不合理的。但我觉得,这个戏是以杨七郎打擂为主旋律展开的,潘娘娘只是帮助其父潘仁美在枕头边上给皇帝老儿吹了个风而已,属于非主要角色(虽然她刚出场唱了一大段)。所以,以“潘娘娘”为戏名似乎不是太妥当,或者《七郎打擂》更好?

其它:化妆方面,呼延赞和赵普(如果是的话)应该同宋太宗是同辈,年纪也当不会相差太大,他们的胡子是否太白了些?

顺便说一点,关于胡、杨两家的辈分,曾经有网友介绍过。杨继业和呼延赞、赵普是同辈应当是没有问题的。下面是两份资料:

呼延赞及其子孙的情况:

呼延赞,生年不详,卒于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北宋军事将领。

呼延赞出生于将门之家。父亲呼延琮,后周时为淄州马步都指挥使。呼延赞初踏入军旅生涯时为一名骁骑卒,因他在战场上勇于作战,被宋太祖提拔为骁雄军使。乾德二年( 964年),北宋西讨后蜀,呼延赞跟随西川行营前军都部署王全斌等大将从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南下,攻打四川北边的门户剑门(今四川剑阁北)。他身为前锋,冲锋陷阵,身负数创,班师后因军功被提升为副指挥使,太平兴国初年又被选拔为铁骑军指挥使。

呼延丕显,北宋开国元勋呼延赞之子,呼延守信、呼延守用之父。继承父亲任铁鞭靠山王,他曾奉太宗之命去捉拿潘仁美,为大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据《呼家将》记载,呼延丕显后得罪国丈庞文,被诬陷入狱,庞文又笼络大理寺卿潘贵(据说为潘仁美之孙),将呼家满门老小全部抄斩,葬于肉丘坟。后呼延丕显之孙呼延庆得到杨家将、天官寇准、彰德府总兵张槐等人的支持,诛杀了罪恶满盈的庞文,重新整理呼延丕显尸骨,报了呼家的血海深仇,宋真宗念起忠心,加封其为开平王。

《杨家将演义》中关于潘仁美报复杨家的原因:

“业受命而出,回府中见令婆,正值令婆与太郡柴夫人在堂中闲遣,令公相见毕。令婆曰:“老将军因何回朝?”业曰:“北番犯边,主上有诏来取,任老将为先锋之职,克日征进。特来见夫人一面。”令婆曰:“谁为主帅?”令公曰:“潘仁美也。”令婆愀然不悦曰:“此人昔在河东,被公羞辱,常欲加害于公父子,幸主上圣明,彼不能施其谋耳。今号令在其掌握。况长子等五人,已各凋零,只有公父子三人在,此去难保无相害之意,令公何不省焉?”业曰:“此事吾所素知,然主上之命,岂敢有违?”(柴)太郡曰:“媳明日亲为具奏,求一朝臣保令公而行,彼则不敢生谋矣。”令婆曰:“我与太郡同往。”令公大悦,因具酒食相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14 14:51:24编辑过]

--  作者:三垄山人
--  发布时间:2014/12/14 17:42:23
--  
 《闯幽州》中宋太宗唱道:“幽州城困住了宋太宗”。我认为不太合适,太宗是他的庙号,是在其去世后,朝廷根据一生的所作所为,给其一个客观评价。称“幽州城困住了赵匡义”也不可,因其兄赵匡胤称帝后,按照避讳规制,赵匡义已改名叫赵光义,至于称"赵二舍"或者“赵二小”这都是民间戏称,不知大家意下如何?以前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就听到过“我孝庄”,是不是该称“哀家”呢?
--  作者:老申
--  发布时间:2014/12/15 9:34:08
--  
以下是引用三垄山人在2014-12-14 17:42:23的发言:
 《闯幽州》中宋太宗唱道:“幽州城困住了宋太宗”。我认为不太合适,太宗是他的庙号,是在其去世后,朝廷根据一生的所作所为,给其一个客观评价。称“幽州城困住了赵匡义”也不可,因其兄赵匡胤称帝后,按照避讳规制,赵匡义已改名叫赵光义,至于称"赵二舍"或者“赵二小”这都是民间戏称,不知大家意下如何?以前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就听到过“我孝庄”,是不是该称“哀家”呢?
有道理。一般人对庙号或谥号不会在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15 9:34:44编辑过]

--  作者:易居者
--  发布时间:2014/12/15 11:14:35
--  
      想必是编剧人为了押韵吧?
--  作者:我爱民歌
--  发布时间:2014/12/15 13:02:36
--  
吕恩不就是吕蒙正吗?
--  作者:三垄山人
--  发布时间:2014/12/15 20:24:55
--  
对!确实是押韵。好像换个其他还不像这个好一些,尤其从唱腔音乐方面来看。
--  作者:戏况
--  发布时间:2014/12/15 21:00:02
--  
     最明显的是付永亮演的诸葛亮,大喇喇的唱到:“我的兄名字诸葛均,我的弟名字诸葛瑾”,诸葛亮是弱智还是神经错乱了?
--  作者:老申
--  发布时间:2014/12/16 8:54:55
--  
以下是引用戏况在2014-12-15 21:00:02的发言:
     最明显的是付永亮演的诸葛亮,大喇喇的唱到:“我的兄名字诸葛均,我的弟名字诸葛瑾”,诸葛亮是弱智还是神经错乱了?
这是哪出戏里的?我好像没有注意到。说来咱也看看。


--  作者:老申
--  发布时间:2014/12/16 9:08:43
--  
以下是引用我爱民歌在2014-12-15 13:02:36的发言:
吕恩不就是吕蒙正吗?
谢谢关注。
吕蒙正确实当过宋朝宰相,年龄比太宗小些。有关他的资料如下:

姓名:
吕蒙正
别名:
吕圣功
国籍:
大宋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河南


--  作者:老申
--  发布时间:2014/12/16 9:10:44
--  
以下是引用戏况在2014-12-15 21:00:02的发言:
     最明显的是付永亮演的诸葛亮,大喇喇的唱到:“我的兄名字诸葛均,我的弟名字诸葛瑾”,诸葛亮是弱智还是神经错乱了?
谢谢关注。不知这是那本戏中唱词,说来咱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