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sdxq.cn/index.asp)
--  【戏迷闲谈】  (http://bbs.sdxq.cn/list.asp?boardid=24)
----  排演新剧目既要量身定做,,也要考量市场与观众认可度。  (http://bbs.sdxq.cn/dispbbs.asp?boardid=24&id=13802)

--  作者:大戏高腔
--  发布时间:2015/8/16 15:07:19
--  排演新剧目既要量身定做,,也要考量市场与观众认可度。
这些天听到一些老观众戏迷不断地说起剧团排演新戏的事情,对于一些新排演剧目既要考虑针对剧团演员特点结构量身定做,也要充分考虑市场前景需求与观众戏迷的喜好与期望,不能排上演不了几次就束之高阁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8-17 9:47:48编辑过]

--  作者:易居者
--  发布时间:2015/8/16 16:33:56
--  

任何文艺作品都必须力求达到雅俗共赏的境地。戏曲当然也不例外。我觉得最为可行的办法就是必须至少有两个版本:对上,对专家学者,一定要雅中见俗,雅大于俗;对基层,对市场,一定要俗中见雅,俗大于雅。这样才有利于新排剧目的常演不衰的势头。哈哈......卖弄了!

<!--EndFragment-->


--  作者:大戏高腔
--  发布时间:2015/8/17 9:52:52
--  
各剧团如果排演老戏,主要目标还是先挖掘上党戏经典传统为主的剧目---杨家、岳家,以及三国、明朝的故事等,但不能瞎改,随后再考虑其他剧目的移植等,包括新编也要注意观众口味,不能使性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8-17 10:06:08编辑过]

--  作者:大戏高腔
--  发布时间:2015/8/17 9:56:59
--  

傅谨:

戏曲无论怎样追求创新,含蓄、简练始终是中国古典美学之所在,在戏曲剧场中永远要有给观众的留白。当导演在情感的表达和舞美、灯光的使用上缺乏节制,当表演空间被完全占满,戏曲艺术就会受到伤害。


--  作者:丹河源头
--  发布时间:2015/8/17 23:43:09
--  
古装戏、现代戏都一样,要想让老百姓看过之后心花怒放,看的喜形于色,就要去了解老百姓喜欢什么,想看什么,要做到这些,看起来不容易,就看是否真愿意做,要想做,也很容易。
--  作者:易居者
--  发布时间:2015/8/18 12:32:07
--  

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在南义城村看《皇帝于门官》时,就意外地在乡村的舞台下面见到了二黄剧团的团长李近义老师,也就是该剧编剧李小猫先生的父亲。后来,才知道他们剧团的领导永远都是在舞台下倾听观众真正的反响的。

<!--EndFragment-->
--  作者:易居者
--  发布时间:2015/8/18 13:11:18
--  

    更正:是《皇帝与门官》。


--  作者:丹河源头
--  发布时间:2015/8/19 11:30:41
--  
过去优良的传统作风切实需要落实到真正的行动中,可是很多时候“官僚作风”作祟的思维定律真不容易扭转。
--  作者:易居者
--  发布时间:2015/8/19 12:38:42
--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现在正在扭转这种高高在上的官僚作风,弘扬“焦裕禄精神”。
--  作者:丹河源头
--  发布时间:2015/8/27 23:55:55
--  
剧团排戏,不能把创编作品的目标错位在给某个演员或者某几个演员量身定做某个剧目上,这样的剧目基本上都是不讨好的、短命的、不受欢迎的、舞台生命力不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