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sdxq.cn/index.asp)
--  【戏迷闲谈】  (http://bbs.sdxq.cn/list.asp?boardid=24)
----  希望年轻演员要勇敢地向他们拜师学艺!  (http://bbs.sdxq.cn/dispbbs.asp?boardid=24&id=14260)

--  作者:大戏高腔
--  发布时间:2015/10/13 13:02:36
--  希望年轻演员要勇敢地向他们拜师学艺!
上党戏的不少剧团,在师徒传承上确实存在不足问题:只树立一两个或几个所谓"台柱子"是一种临时做法,短期行为,这种观念和思维是僵化的,难以形成传承力量!希望非获奖的优秀老演员也要带徒弟,希望年轻演员要勇敢地向他们拜师学艺!


--  作者:月下独酌
--  发布时间:2015/10/14 22:04:40
--  
年轻演员自己未必有这样的意识和积极性。如果他们自己能意识到这一点,自身有了积极性才行。
--  作者:大戏高腔
--  发布时间:2015/10/18 16:02:57
--  
1、拿上党梆子为例,市级团如长梆李慧琴、索伟琴、赵艳琴、李力强等,以及晋梆成静云、齐素珍、卢爱琴、赵德红等,也要带徒弟呀!包括县级团以及民营剧团!
2、再拿上党落子为例,市级团如长落张国平、马丽娜、宋忠清等,也要带徒弟呀!包括县级团以及民营剧团!
3、还有各位其他的优秀中年演员都要带徒弟,加快形成一种良好的师徒传承机制!

--  作者:董戏迷
--  发布时间:2015/10/18 17:17:40
--  
不知年轻演员是否上网能不能看到这些忠告。
--  作者:丹河源头
--  发布时间:2015/10/22 0:26:03
--  
这个提得很好,如果能有行动就是一种进步,师徒传承制度就能广泛地得到落实。
--  作者:易居者
--  发布时间:2015/10/22 10:10:14
--  
        请别忘了长梆的崔嫦娟!我赞美过其一次。我赞美的多的大家往往不容易忘掉,就怕这些被全黄了很多年如今刚刚破土而出的秧苗!也千万不要忘记所有那些为上党戏曲默默付出的普通演员!
--  作者:丹河源头
--  发布时间:2015/10/22 10:23:10
--  

崔嫦娟老师是一个很优秀的艺术家,和张志明老师一起带领长梆从剧团成立初期创业的艰难跋涉,到队伍建设的辉煌业绩,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崔嫦娟老师为人低调,不仅台风好,戏文特别好,深受戏迷观众朋友钦佩!

 

长梆晋梆相得益彰,希望上党梆子两个市级剧团要和19县市区的上党梆子剧团一道,为上党梆子的再度繁荣昌盛做出重要贡献!


--  作者:大戏高腔
--  发布时间:2015/10/23 13:55:31
--  
求学择师,毅而坚!程门立雪!

 

北宋,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天,杨时同—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

直到程颐—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0-23 13:55:40编辑过]

--  作者:大戏高腔
--  发布时间:2015/10/30 13:45:35
--  
没有一个大师和名家是靠只学一个“行当”或者“流派”成功的。
有的年轻演员只会武行,年纪大一点了就没戏可演,有的年轻演员只会文戏,演出时间长了就没有那股子气可以支撑,容易荒腔走板。


--  作者:大戏高腔
--  发布时间:2015/10/30 13:46:41
--  
学艺要杂,戏曲传承需要淡化师承关系,要鼓励转益多师,一方面忠实地继承流派特征,同时不能唯一派是从。京剧:周信芳学王鸿寿、也学谭鑫培,跨行当跨流派,样样精通,程砚秋也是先后学习过武生、花旦、青衣等。在今天的戏校里或者剧团里,很多老师或者师傅不许学生越雷池,无论是流派还是行当,都各偏一门,老师甚至为此沾沾自喜,实际上却使学生“死”在了局限的不是“流派”的流派和“行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