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sdxq.cn/index.asp)
--  【戏迷闲谈】  (http://bbs.sdxq.cn/list.asp?boardid=24)
----  上党戏的味道  (http://bbs.sdxq.cn/dispbbs.asp?boardid=24&id=159)

--  作者:人面桃花
--  发布时间:2009/3/4 2:05:02
--  上党戏的味道
   

  上党戏的味道

                                                                                参加上党梆子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有感

 

在牛年春节渐行渐远之际,承蒙晋安会长相约,有幸到晋城参加了上党梆子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来去匆匆,感慨良多。

所谓乡音入耳,我是听着梆子戏长大的,无论在哪儿,每当听到梆子腔响起的时候,心里总是感受到很亲切、很舒服。然而在娱乐方式日渐多元化的今天,戏曲当下的不景气是个不争的事实,这点我们谁也无法否认,但我们也大可不必为此烦恼,戏总是要唱下去的,只要还有人在听、在看。山西电台的大戏台节目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泡一壶清茶,携一份雅兴,所以戏曲是需要静下心来细细的听、细细的看的。我觉得戏曲承载不了太多也无需承载更多,让喜欢戏的人喜欢就足够了。

参加这次关于上党梆子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听了各位业内人士、戏曲名家和戏迷的发言,不管大家是站在哪个角度、什么层面上讲的,总体的一个感觉就是两个字,真诚。大家都在讲自己的心里话,讲自己眼里的上党梆子现状和发展,能做到这样,研讨会就是成功的。

戏曲对我而言,仅仅就是喜欢,对上党梆子也是这样,闲暇时听听,看看,仅此而已。所谓四功五法、唱念坐打舞、手眼身法步,大多是说不明白的,不过戏看多了,听多了,总是有一点自己的看法。一个剧种有别于其它剧种的地方,首推唱腔。上党梆子的唱腔,这么多年听下来,还是爱珍腔最好听,这是张爱珍的功劳,也是爱珍腔的主要设计者冯来生先生的功劳。个人认为爱珍腔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字正、腔顺,听来非常有味道。现在对爱珍腔争议比较大的是爱珍腔对传统梆子腔跺板的改革,影响较大的如《杀妻》中的“三求”,《两地家书》中的旧日恩深等核心唱段,张爱珍的CD、磁带等也是以这些唱段为主的,传播范围也较广。其实张爱珍对上党梆子声腔最大的贡献在于她对传统唱腔的继承,从早期的《皮秀英打虎》、《蝴蝶杯》,到后来的《秦香莲》、《夫人》等,其中的传统唱腔在张爱珍的演绎下,非常的赏心悦目。就《杀妻》来说,三年来附马对我情无限、附马他话当年触目惊心、报国仇等唱段,张爱珍唱的也是丝丝入扣,娓娓动听。所以如果说上党梆子的改革与发展是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毫无疑问,张爱珍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那么上党梆子唱腔在当下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什么呢,抛开爱珍腔不讲,个人认为是继承不够,创新过度,完全没有了上党梆子的味道,这是很可怕的。张保平先生的发言我完全赞同,戏曲就是戏曲,不是电视剧,不是话剧,上党梆子不是京剧、更不是晋剧、评剧等。去年,山西组织四大梆子交响音乐演唱会进京演出,曾有网友戏言,这那里是四大梆子,分明就是一大梆子­------山西梆子吗!所以一个剧种必须保持本剧种的特色,不能以改革的名义,把上党梆子改革的不伦不类,现在很多的新创剧目,或比赛剧目,一味求新、求变,常常让观众看了半天,也听不出是上党梆子。郭孝明先生讲得好,改革得有一个度,过度的改革后果是老戏迷不认帐,新观众也不爱看,没有了观众,也就没有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宁愿去听听鼓书、八音会、看看老戏,也不去看新戏的原因,因为我们听不到上党戏的味道了。对戏曲从业人员而言,关键是要在现今社会纷纷繁繁的种种诱惑面前,耐得住寂寞,认认真真的去研习、去继承我们梆子戏那些精髓,在此基础上再去吸收兄弟剧种、兄弟艺术的长处,取长补短。这样我们才能守住自己的阵地,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零零总总地写了这些感受,回头看看,觉得自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也许这些道理在业内人士看来是很幼稚的,戏曲在当下连生存都快成了问题,个中艰辛是我们这些局外人难以体会的,听听那些小剧团当家人的发言,我们能感觉到他们的无奈与不易。在这个熙来攘往的社会,我们都在为一份口粮奔波,还能有戏可看、有戏能听就已经不错了,无话可说,祝福他们,祝福上党梆子,一路走好!

                                      2009-3-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4 2:14:25编辑过]

--  作者:兴全散人
--  发布时间:2009/3/4 9:02:26
--  

人面桃花兄一篇美文呈上,如在清晨饮上一杯清茶,舒服啊。

 

戏曲着实是要细看、细品的,不然琢磨不出个中滋味,看戏也只是凑凑热闹。

所谓闲人看戏、文人看戏、雅人看戏,人在戏中,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  作者:晋安
--  发布时间:2009/3/4 11:58:30
--  
说的非常正确,地方戏就要有地方特色,不然就不成地方戏了
--  作者:雨荷
--  发布时间:2009/3/5 0:11:51
--  
写的好哟!必须有自已的特色,贵在个性,否则人云亦云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最终必将淘汰。
--  作者:戏说人生
--  发布时间:2009/3/6 15:30:49
--  
人面桃花写的好 入木三分
--  作者:月下独酌
--  发布时间:2009/3/6 22:23:55
--  

桃花那天没有充分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现在还是全端出来了。

呵呵,嗯,上党梆子要保持自己的特色,但也不能抱残守残,因噎废食。

祝上党梆子一路走好!


--  作者:圣人刘
--  发布时间:2009/3/13 11:24:43
--  
楼主的文章是我读的最细的,也是用时最长的文章,我时常也在思考自己,是不是有的时候我自己的观点有点偏激.也许有点吧,楼主文章中提到的杀妻恰恰是有争议的,三件事不像其他的唱段听的梆子那么原,可我们不能忽视了他的精彩和他对我们梆子发展的贡献,我们要保持自己的同时也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能发展吗?我们能融合吗?我们有那个心态吗?严格意义上我我也不同意改革这个词,我我同意用发展和创新这个话题来讨论的
--  作者:月下独酌
--  发布时间:2009/3/18 20:45:57
--  

有时间真希望和音乐家们交流一下……

可惜俺不懂简谱……好笨啊……


--  作者:乐老头
--  发布时间:2009/3/25 2:34:40
--  
上党戏要的是地方味,唱腔,导白,音乐要的是原汁原味。
--  作者:青竹子
--  发布时间:2009/4/7 21:13:44
--  
改革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让观众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