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sdxq.cn/index.asp) -- 【戏迷闲谈】 (http://bbs.sdxq.cn/list.asp?boardid=24) ---- 转载于百科名片上党梆子 (http://bbs.sdxq.cn/dispbbs.asp?boardid=24&id=2094) |
-- 作者:青竹子 -- 发布时间:2011/3/20 21:31:40 -- 转载于百科名片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享有同蒲剧、晋剧同等历史的文化资格,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它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 |
-- 作者:青竹子 -- 发布时间:2011/3/20 21:32:31 -- 鼎盛时期
传承发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20 21:33:19编辑过]
|
-- 作者:青竹子 -- 发布时间:2011/3/20 21:34:07 -- 上党地区乐户演出的导引 乐户在迎神赛社时,还要扮一个手持上截破作竹篾子的竹竿的前行(读hang)。他要在为神灵“进盏”时口诵一些祝颂的词儿。台湾出版的《中文大辞典》释文为:“前行,舞者之列入在前行者。《卫敬瑜妻王氏企喻歌》:‘前行看后行,齐著铁裲裆。前头看后头,齐著铁钮 ’”(卫敬瑜妻子事见《南史·孝义》)王福云在解放前即任前行角色。 1984年和1985年,平顺县西社村乐户世家王双云、王福云弟兄各捐献出珍藏多年来(其中最早的系嘉庆十七年抄)的队戏剧本七本。虽然大部分是角色单,但也使人大开眼界。1985年10月,潞城县南舍村堪舆世家曹战鳌(1908—1994),曹占标(1925—1990)弟兄,捐献出珍藏了400多年的明万历二年(1574)抄本《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书中论有正队戏、供盏队戏、哑队戏剧目166个,院本剧目8个,杂剧剧目26个,还有大量的唐宋大曲名称。使人窥见了明代上党地区的民间祭祀演出的盛况。其后,长子县发现了《唐乐星图》,南舍村发现了《迎神赛社曲目文苑》等抄本,使资料更加丰富。 乐户演出的戏剧与上党梆子,口头流传和文字记载,都未见到相互关联;但实际上却有明显的相通之处,有授受的痕迹:(1)敬奉祖师爷:上党乐户敬奉的祖师爷是咽喉神,诞辰是腊月初八。他们除了在自己家里敬奉有泥塑神像外,陵川县东陈丈沟村的咽喉祠(俗称打鼓庙)和高平城内的咽喉祠、浩庄的咽喉庙,都是他们的敬神之处。上党梆子每年要敬两次神:一次是四月二十四日敬梨园始祖唐明皇(俗称老郎爷),长治北街的梨园会馆、晋城周元苍的五聚堂(也称会馆)和泽州县望城头村和开元宫,都塑有唐明皇的神像,各个现社也都有老郎爷,都按时祭祀;再一次是腊月初八,各班社除在班社内祭祀外,高平的班社都要到城内咽喉祠祭尊咽喉神,由名班献演。五聚堂、开元宫和泽州县的府城、玉皇庙、神南庙,阳城县上伏村的西庙,都有咽喉神殿,除乐户和戏曲艺人外,老百姓也来此敬神。这种情况,只能理解上上党梆子接受了队戏的习俗(因为乐户的演出活动肯定要比上党梆子古老得多)。(2)演出剧目:从乐户口述和《迎神赛社礼节传薄四十宫调》、《唐乐星图》等本记录的290个队戏,杂剧、院本、琴戏的剧目看,大都取材于封神、楚汉、三国、说唐、唐五代和杨家将、岳家军的朝代故事。上党梆子的700多个剧目中,也绝大部分是朝代戏,只是除了取材料于上边所述的来源外,还有一批元明剧目。《天门阵》、《战幽州》、《长坂坡》、《八仙庆寿》、《打磨坊》、《单刀会》、《两狼山》、《七下生》、《走樊城》、《锁五龙》、《私下三关》、《孟良盗骨》、《二进宫》、《双如意》、《藏舟》等乐户和上党梆子都有的剧目,绝不会只有一种偶然的巧合,肯定是有授受的关系。特别有趣的是乐户演出的琴戏有一本《无名驹》,写明代杨继盛被严嵩害后,其女与老仆杨恩赴福建搬兵,夜宿开山寺。寺僧党飞雄爱其所乘宝驹,欲加杀害。后得知是恩公之女,道歉之后,送之上路。高平米山镇五瘟洞戏台上道光七年的上党梆子班社聚魁老班的题壁上,就有《无名驹》,在同一地点,也是聚魁老班的道光十年题壁上,则题有《无名驹》的又一名称《杀寺》(咸丰元年,有个玉顺班在段都村旧舞台的题壁上,也题有《杀寺》)。但民国年间,上党地区的舞台题壁中,就没有了《无名驹》或者《杀寺》的剧目了。1963年,河北省永的上县西调剧团来上党地区作“探亲演出”时,曾经展览演出并抄录油印《党飞雄杀寺》。据老艺人说这是光绪初年由上党梆子艺人在河北设帐授徒时留下来的上党梆子剧目。把这个本子与乐户老人朱群才校对,他说只有少数几句不同。可见这是上党梆子和琴戏都演出的本子,经艺人带到河北保留下来,上党地区可失传了,又由西调送到了回来。绕了一个大圈,走了80多年。 (3)风格方面:乐户演出的剧目都是直叙其情,直言其事,大起大落,很少转弯抹角,旦角戏很少。现存的剧本,角单和艺人口述,除琴戏中有女角外,几十出队戏和院本,只有《长坂坡》中糜夫人有20多句唱词,这也很可能是后来才加上的。上党梆子被称为粗犷豪迈,火爆激烈,古朴豪放(贬之者说是原始、野蛮,不是杀人就是打架)。作家赵树理曾指出:《西厢记》是名剧,全国有好多剧种都演,可是上党梆子就没有这个戏(上党梆子的古代题壁中有《游殿》、《跳墙》、《佳期》都是上党昆曲)。上党梆子的“三把”虽比乐憎爱分明的“调壮士”艺术性强,但也给人以僵硬之感。从《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宫调》中的角色排场单看,有些剧目要上演员数十人,最多的达一百多人。真是浩浩荡荡,令人眼花缭乱。而上党梆子在皇帝登殿和大帅出征时,上司、五堂龙是常见的,而且红黄蓝白黑色彩鲜明、富丽堂皇。演《大八仙》时,几十人的戏班,除伴奏者外,边做饭的、赶脚的、看戏房的、烧茶水的都要登场,花红柳绿,挤满一台。因而把上演此剧叫作“堆作仙”。民国十六年一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北京的《世界日报》连载署名负生的文章《山西戏》,对上党梆子壶关乐意班(十万班)这些表演风格大加赞赏。这种风格的形成,恐怕队工不只是给予影响而已。特别值得重视的是琴戏的问题。虽然明抄本《迎神赛社礼节传薄四十宫调》和清抄《堂乐星图》都没有琴戏的记载,民国抄本《迎神赛社礼节文苑》有“请戏”二字还不是正文,墨迹不同,可是从王双云弟兄献出的咸丰八年抄录的队戏在剧本就有琴戏《捡柴》的全本和《送寒衣》、《送带》、《戏牡丹》、《招夫牌》的角单;乐户老人的介绍,绝不是从上党梆子中学习来的;况且在《迎神赛社礼节传薄四十宫调》所载的“恭盏队戏”中,《山伯访友》、《访友》、《周氏辱齐》、《送米》、《三元捷报》、《班超投笔》等剧目前,都有一个“戏字,这是否就表明是”琴戏“,为了和队戏相区别,而特意加上去的呢?看来也有这个可能。况且据上党梆子已故的戏剧负责者李春枝1962年的调查笔记记载,阳城县关鸣凤村白继尧老人说,上党梆子是由鸣凤村子个人由西边学了个琴腔回来,在鸣凤村演唱形成的。他说这琴腔是否就是乐户演出的琴戏呢?如果说在某种情况下,从境外传来一种声腔,乐户学上用或笛伴奏,民间艺人却继续使用它的主奏乐器换作巨琴,逐渐形成上党梆子,和乐户的琴戏分道扬镳,倒像是顺理成章的事。这还需以后继续查考。
上党梆子过去的班社,除梆子外还兼演上党昆戏、上党罗罗腔,上党卷戏和上党皮黄,共五种声腔。合称“昆梆罗卷黄”。近年来,昆、罗、卷已绝迹舞台,只是以梆子为主,有些剧团或唱些皮黄。上党梆子的唱腔以板腔体为主,间亦用曲牌体。板式中运用最多的是[大板]和[四六],其它尚有[中匹六]、[垛板]等;曲牌体唱腔有[靠山吼]、[一串铃]等。男女同腔、同度、同调。调式是微调式;除[紧大板]和[介板]外,其它各类板式中的过门,都是宫调式的。伴奏乐器:打击乐是音响强烈的大锣、大鼓,弦乐是巨琴、二把和二胡。上党梆子的基础功叫“三把”。它运用起来稳健大方,雄壮有力;不足之处是足沉臂硬,臀部凸出,不太美观。表现手法是粗线条,大轮廓,直出直入,强烈明快。行当方面须生的作用最突出,其次是净角、青衣和武小生。 上党梆子具有粗犷、健康的艺术特色。台步、身段都有淳朴古老的特点,唱腔、音乐高亢、委婉、活泼,曲牌丰富,每种唱腔各有各的乐器和上演剧目。上党梆子的音乐绝大多数是从民间音乐(如八音会曲牌)直接吸收而来。在上党梆子原有的200余个曲牌中,绝大部分是民歌音乐、民间小调、乐户吹奏的曲牌。有些曲牌如《靠山吼》、《小开门》、《一串铃》、《葡萄架》、《四六》等,至今剧团和八音会同谱演奏,像《慢跺板》,在农村少数巫婆上香时仍哼的是这曲调。据统计,上党梆子的传统剧目有七百多个,其中梆子戏近六百个,皮黄戏九十多个,昆曲十多个,罗罗腔戏和卷戏各数个,代表性剧目有《三关排宴》、《天波楼》、《雁门关》、《闯幽州》、《董家岭》、《巧缘案》、《夺秋魁》、《甘泉宫》、《东门会》、《徐公案》等,其中一些剧目完全为上党梆子所独有。上党梆子的脚色行当主要有生、旦、净、丑四种,各行当的基本表演程式名为“三把”,运用时演员挺胸昂头,稳健有力。其表演风格粗线条、大轮廓,直出直入,简练明快,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受到京剧影响,有所变化。上党梆子的舞台装置有“设大朝”的讲究,脸谱图案也十分独特。旦角还有一种名为“破面”的化装,带有元杂剧的遗风,即用白粉在剧中品行不端者右眼睑上横划一笔,或在角色右颧骨处画上一朵小小的兰花或菊花。 |
-- 作者:青竹子 -- 发布时间:2011/3/20 21:35:09 -- 脸谱和其它行当的化妆 上党梆子的脸谱用红、白、黑三色勾脸,也用黑白相间的灰色、红白相间的粉红色和红黑相间的紫色。神仙、道家、法师、妖精也用金黄。通常分别叫作红莲、黑脸、白脸、二花脸、三花脸等。谱式有竖三分脸、横三分脸、全脸、斜脸、蝙蝠脸、阴阳脸、桃形脸、菱形脸、雷公脸、红花纹脸、白花纹脸等。画法线条粗狂,笔法简练,对比鲜明。 服装 上党梆子的服装、头脑自具特色,服装讲究大红大绿,五彩上色,头脑讲究“金头盔黑乌纱”,显得古色古香,庄严肃穆,与众不同。抗日战争前,苏州有一家万顺泰戏装店,专为上党梆子制作有自己特色的服装,人称“下路货”,质量较高。高平米山制作的服装叫“本地货”,质量稍差一些。这些服装分别被装入头脑箱、大衣箱、二衣箱之中。上当梆子原来是没有水袖的,只是在蟒或生衣、旦杉的袖口上,加长宽都约十五厘米。解放后,普遍增加了水袖,学习了水袖功,使舞台表演显得更加婀娜多姿。 舞台装置 上党梆子的舞台装置是桌、椅和大幔。一般是三桌六椅三面幔。装上有桌裙,椅上有椅披,除灵堂为全为红色,上有绣花图案。大幔分左右两幅,搞约4米,宽各2米。红黄蓝白绿各色均有,绣以彩色的凤凰或牡丹、大花瓶。上边有约1米宽的通长横檐,绣八仙或笙箫笛管,檐下有穗。解放后,舞台装置发生了变化。普遍使用了幕布:台前要挂大幕,正额挂通长檐团标,还有沿幕、翼幕、中幕和天幕。大幔除在个别剧中偶用外,已退出了舞台。 主要剧种 据1965年不完全统计,上党梆子共有剧目七百出(其中梆子六百余出,皮黄九十余出,昆曲十余出,罗罗戏和卷戏各数出)。现在存在剧本四百余个。这些剧目,大部分都粗犷豪迈,淳朴健康,具有自己的特色。其中表现杨家将、岳家军的剧目较多。《闯幽州》、《雁门关》、《三关排宴》等代表性剧目。《三关排宴》经赵树理同志协助整理后,在1962年搬上了银幕。“文化大革命”中,上党梆子受到严重摧残。粉碎“四人帮”以后,重新勃发生机,涌现出《山村供销员》、《骏马岭》、《杀妻》、《还印》、《借粮》、《两地家书》、《西施》、《巧会虹霓》等一批新剧目。郝聘之、郝同生、马正瑞、高玉林1982年在全省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中获一级优秀演员奖,吴国华、张爱珍、袁金叶、郭孝明、张保平、刘晋苗等后起之秀,大胆创新,将上党梆子推向新的艺术境界。上党梆子,也叫“上党宫调”,因发源于“上党郡”而得名,流行于晋东南地区(古上党郡),是晋东南地区的主要剧种。当地人过去称上党梆子为“大戏”。上党梆子起源于明代末年。音调高亢明朗,粗犷朴实 ,音乐曲调丰富,音响强烈。表演上,多用直出直人,强烈明快,侧重唱念工夫。在约400 个传统剧目中,以表现古代英雄、忠臣良将、外抗侵侮、内惩奸贼题材为主,许多戏浸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富有积极意义。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表现杨家将的“杨家戏”,歌颂岳家军的“岳家戏”,演得慷慨悲壮,动人心弦。解放后,经过整理加工,许多传统剧目耀出新的光彩,重新演出的优秀传统剧目有《三关排宴》、《天波楼》、《皮秀英打虎》,移植演出的《薛刚反朝》、《法门寺》,创作和新编的现代戏《十里店》、《山村供销员》等,受到城乡观众的欢迎。上党梆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这中,名角竞秀,人才辈出。著名的老艺人杨清海,工须生兼老旦、净角,他的《雁门关》、《苦肉计》,享有很高的声誉。著名演员段二淼以饰演小生、须生驰名,唱腔高亢激越,变化自如。《长生殿》、《雁门关》、《甘泉宫》,在太原演出获得“誉满并州”的美称。四十年代,郭金顺以扮演《三关排宴》中的杨四郎、《雁门关》中的杨八郎、《徐公案》中的海瑞、《挂龙灯》中的高怀德而著称。他的独到演技和唱工,常使人赞不绝口。上党梆子还培养出一些优秀女演员,其中著名的有吴婉兰、郝聘芝、张爱珍、吴国华等。她们的唱工和做工,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党梆子在清代中期流传到山东菏泽地区和河北永年县,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在当地形成了山东枣梆和河北西调两个剧种。 唱腔流派 党梆子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历经了一个竞争崛起、兼收并蓄、丰满壮大、逐步完善的过程。 过去,上党梆子明显地分为两大流派:一为州底派,一为潞府派。前者又别称为“下路”,后者又别称为“上路”“府八派”。 州底派主要流行于原泽州府所属晋城、高平、阳城、陵川、沁水五县,以鸣凤班最负盛名(成立于乾隆后期,到1946年,曾稳定连续地活动了160年)。后来的三乐意班、万亿班都曾红极一时。 潞府派主要流行于原潞安府所属的长治、长子、襄垣、屯留、黎城、和顺。“十万班”是代表班社。“十万班”下过河南、山东,传说还进过北京。后来形成了乐意班、三义班争雄的局面。 角色行当 上党梆子过去分为生角(也称红生、须生),老生、小生、正旦、老旦、小旦、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也叫作“丑”)九个行籽。一般班社没有老生、老旦专职演员,老生由生角兼演,重点老旦由生角反串,一般老旦的由其它行当代演。20世纪50年代起,才有了青衣、大净、二净之称。 行当是按性别、年龄、性格的不同划分的,因而各有他们自己的特征:老艺人说须生要儒雅,小生要秀气、要狠毒,大净要奸、要耿、二净要鲁,小丑要能,正旦要端庄、娴静,小旦要娇柔、俊美。根据这些特点,老艺人对各个行当又有不同要求:胡子生要有三分儒气,小生要有三分毒气,正旦要有三分文气,小旦要有三分娇气,大花脸要有三分奸气,二花脸要有三分鲁气,三花脸要有三分灵气。在外形方面要求也不同:如戴网子,三花脸离眉一指,小生离眉二指,须生离眉三指,花脸是满圆。 表演程式 上党梆子表演程式:可分作六大类叙述: 一是整装类:有打场、三把、整头、拂袖、束带等; 二是行进类:有望场、骝马、大转场、蛇摆尾、摆对过场、绞腿、跌参、一条箭、穿场等。 三是上下场类:有耍上场、耍下场、骑马上场、备马上城等。 四是杀战类:有夹枪剑、老四季刀、十字闯、里土堤、四十八棍、罗汉锤、络拳、回马枪、十三枪、花刀、三压刀、锁口枪、绞棍等。 五是台步类:有踏五步、纽步、蹉步、云步、蟹行步、七寸步,还有三倒步、十字步、垫步、跪步、跨步、摇摆步、慢三步、跳箭步等。 六是跟头类:有纺花车(即虎跳)、没底跟头、小跟头、爬虎、吊猫、鲤鱼打挺、蝎子圪撩尾、大绳秋千、单叉、抢背、大跟头、飞脚、不掉(即旋子)等。 伴奏乐队 上党梆子的伴奏乐队,以演出梆戏的编制阵容为基本队伍,为其它声腔伴奏时,则另行调整、缩减。据老艺人回忆,过去较大的班社,演奏员即有九人。计:文乐组四人(巨琴、二把、老胡胡各一人,月琴或双琴一人),武乐组五人(鼓、大锣、小锣、钹、梆子)。小班社文乐组三人(三大件各一),武乐组四人(梆子由不上场的演员兼)。上党梆子的锣鼓经种类更为繁多,运用更广。从功能方面来讲,主要有三:一用于唱腔的起板,句间和各种转接以及落板等程式组织;二是于表现及服务于情绪、动作、场面及衔接等;三专用于曲牌和专门的吵台音乐。从音响方面来看,有文武之分:全奏形式俗称“大家伙”,为之武;仅用小锣为之文。演奏时组合手法多,其中又十分重视小锣的运用,艺人称之为“舌头”;以锣区别各组合程式中强音节奏,钹为衬,既起节奏作用,又显示它在不同程式中的色彩与情绪作用。而组合音量强弱控制与速度变化全在于鼓师的点眼与手势。 名家名角 上党梆子传统唱腔各流派最负盛名的演员,近百年来首推赵清海(1881——1939),乳名群孩,陵川县杨寨村人,成名于鸣凤班,攻须生,兼演老旦、大花脸。他做戏注重刻画人物。文武俱全,昆簧尤佳,人称“演什么像什么”;尤其是唱腔声情并茂,珠圆玉润,引人入胜。他被上党戏曲界称作“戏王”“泰斗”“一代巨匠”,深受观众喜爱,同行敬佩。他走遍太行南北,经久不衰,观众都以一睹为快。在二三十年代他的艺术已臻成熟时,出现了“泽州名优冠上党,梨园争学群孩腔”的局面。慕名学艺者接踵不断。后来成名的郭金顺等人都出自他的门下。解放前,州底派成名的代表演员还有鸣凤班的须生段生荣,小生宋苟明,旦角刘雅斗、李小保、三花脸杨三圭等;其它班社的二花脸都岐岐,老旦郎发香,小生郎小喜、须生靳伯庐等。活跃于抗战时期到60年代的驰名演员则是须生郭金顺、申银洞,二花脸赵德俊(金圪塔),须生曹二土、徐执忠,小旦李子清等人。 同期,潞府派成名的代表演员有乐意班的须生王富喜、申灰驴、平福成、郑根成、邢洞狗,旦角运转(姓不详)、赵保锁,花脸何豆孩、邢福保;三义班的须生段小绪、曹三狗、冯国瑞(秃嘴)、曹火柱,旦角郭群益(西火旦)等。抗战期间到60年代最驰名的演员则是段二淼(艺名活罗成,须生、小生)和他的徒弟温喜云(须生、老旦)、王东则(小生)等人。解放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造诣最高的演员有吴婉芝(小旦、花旦、青衣)、郝聘之(上党梆子演员兼演上党梆子青衣、老旦)、郝同生(小生、须生)等。张爱珍,女,中共党员,著名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59年9月生,山西高平市人。1990年进修于晋中师范专科学校。曾任高平县上党梆子青年团副团长、副书记。上党戏剧院二团支部书记兼团长,现任晋城市上党戏剧院副院长、中国剧协会员。 郭孝明,男,汉族,1960年2月生,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城南村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山西省上党戏剧院副院长,晋城市上党梆子研究会秘书长。1996年任上党戏剧院二团团长,2003年任山西省上党戏剧院副院长。吴国华,女,高平市人,生于1958年10月。1973年考入晋东南戏校(中专),1979年毕业。现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剧协副主席,晋城市剧协主席,山西省上党戏剧院副院长,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名誉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张保平,男,沁水县人,生于1960年10月,1973年考入晋东南戏校(中专),1979年毕业。现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晋城市剧协副主席,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团长。在二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扮演了众多活生生的戏曲人物形象。 人才培养 第一,根据艺术教育规律,学习戏曲表演的学生入学起点应是小学或初中毕业。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和家长而言,他们认为学习戏曲没有前途,就业前景暗淡。以职业技术学院2002届戏曲表演专业学生为例,从1996年入学至2002年毕业,在6年的学习过程中,他们系统地学习了上党梆子剧目和戏曲专业知识,在唱、念、做、打,四功五法上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为继承和发扬上党梆子这一古老剧种,我院的戏曲专业教师出力流汗、辛勤耕耘,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戏曲人才。这届学生在全省艺术院校第六届戏剧剧目汇演中,获得了优秀演出剧目奖,音乐、创作、伴奏奖,排导一等奖,还分别获得了优秀演员一、二、三等多项奖项。同时,为全方位培养专业人才,学院还为他们开设了舞蹈选修课,使他们在全省第四届音乐舞蹈比赛中,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晋城人民争得了荣誉。他们还连续参加了历届晋城市春节联欢晚会的表演,深受观众好评。就是这样好的一批学生在就业时多数遇到了困难,由于剧团的编制有限,使大部分学生不能从事所学专业,改行做了普通的服务行业的工作,使之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付之东流。第二,志愿学习戏曲表演的学生多为农家子弟,他们多数家庭生活不富裕,甚至贫困,很难承担上学的全部费用。就校方来讲培养戏曲专业学生,也需要投入很大的经费。在教学设备上,需要的教具有传统的戏曲服装、导具、大型排练厅,以及排练厅内地毯、把杆和电教等设备,在实习演出时还要有舞台演出的设备。在教学形式方面,采取的是分行当、分专业、分器乐教学的小组课和一对一的小课教学,教师的课时投入量比普通中学大得多。这种专业独特的教学形式,就形成了学生的消费与教学投入资金不成正比例的局面。 相关资料 梆子,又名梆板,打击乐器。约在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清代李调元《剧说》:“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梆子腔即以使用梆子击拍而得名。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20、宽5-6、厚4厘米。一般多用紫檀、红木制作,有些地方用枣木心制作,材料必须坚实、干透,不能有疤节或劈裂。外表光滑、圆弧和棱角适度。演奏时,左手执长方形、右手执圆柱形木棒,以圆柱形的敲击长方形的木棒发音,音色清脆、坚实,无固定音高。是河北梆子、豫剧、秦腔等梆子戏曲的代表性击节乐器,常用以有规律地敲击强拍和增强戏剧气氛。在一些民间器乐合奏及曲艺伴奏中也常使用,广泛流行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上党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作者:真水无香 -- 发布时间:2011/3/21 20:57:33 -- 这是大部头东东呀,需坐下来好好研究、学习。 |
-- 作者:狼爱上羊 -- 发布时间:2011/3/21 21:16:43 -- 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