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sdxq.cn/index.asp)
--  【戏迷闲谈】  (http://bbs.sdxq.cn/list.asp?boardid=24)
----  鸣凤团《雁门关》与亮剑精神  (http://bbs.sdxq.cn/dispbbs.asp?boardid=24&id=3155)

--  作者:真水无香
--  发布时间:2011/7/12 19:46:16
--  鸣凤团《雁门关》与亮剑精神

鸣凤团《雁门关》与亮剑精神

 

1955年,李云龙在南京军事学院的毕业典礼上激情澎湃地提出并阐述了“亮剑精神”: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手(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是何等的凛然,何等的决绝,何等的快意,何等的气魄!

 

“亮剑精神”体现了一种力量,一种勇气,一种魄力,一种团结。

 

李云龙,虽是一个艺术形象,但战争时期确有其人,并且践行的就是这种艺术化的“亮剑精神”。

 

710,在金村郭壁看鸣凤团演出《雁门关》,十分震憾,让我想到了“亮剑精神”。这里所说“亮剑精神”,是指剧团朝气蓬勃的力量,配备齐全的行当,传统正宗的唱腔,精堪动情的表演。演出其它戏,也许不至于提到“亮剑精神”的高度,只是它演出了《雁门关》。

 

《雁门关》,上党梆子老传统戏,文武兼备,唱做皆优,是一出须生重头戏,也是一出考验演员功力的戏,堪称经典之作。

 

剧情在此无需赘述,观众早已烂熟于心。

 

一出好戏,剧本是前提,演员(表演)是灵魂,唱腔是血液。

 

剧本,乃一剧之本。有一个好的、适合本剧团演出的剧本,已经成功了一半。虽然中国戏曲是演员中心制,是“角儿”的艺术,但剧本是前提、是关键。剧本预先就给这个戏确定了什么样的基调。该剧国与家、民族大义与儿女私情,都得以精彩呈现。梨花公主偷来的金批令箭,八郎的一夜奔还,真让人感动。

  

演员(表演)是灵魂,人物主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体现、来演活、来塑造。一个演技高超的演员,演什么,是什么,不是像什么。现在一些演员,不是演戏,而是唱戏,一出戏演完了,还不知这个人唱这些词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要说这此话。

 

这里,主要说一下备受争议的唱腔。唱腔是血液,不符合人物特性的唱腔是干瘪的、不科学的、不合理的,只有与人物相吻合的唱腔才能丰富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现在部分唱腔设计很不合理,小生与须生唱腔不分,老旦与青衣唱腔不分。曾有一专业小生演员戏言,我不挂胡就是小生,挂上胡就能唱须生。再听听传统戏《三关排宴》,佘太君和萧太后的唱腔一样吗?还有马天云老师的新编戏《初定中原》,福临和多尔衮的唱腔一样吗?还有下面重点说的《雁门关》,那个唱腔好啊!现在难以超越。

 

除了表演外,用唱腔塑造人物,乃戏曲的最高境界。比如,郝同生老师在《斩花堂》中饰演的颜惠民,不用看戏,只听戏就能感知颜惠民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有张爱珍老师在《杀妻》中饰演的王玉莲,凄楚哀怨,闻声即是戏。

 

我们现在的唱腔呢?单薄,不丰满;机械,不巧妙。不是为了人物去精心设计,而是机械的堆砌、搞大杂烩。一段豫剧、一段二黄……前拼右接起来,就是一个新戏的唱腔设计,这能行吗?一剧种与另一剧种之分别,主要在于唱腔,不能把这个重要性给忽略不记啊!

 

以上是由《雁门关》这出经典之作,想到的几点。下来针对鸣凤团的《雁门关》,谈一些看法。

 

上党梆子“州底派”历来以须生、青衣戏为重。鸣凤团可以说不缺须生、青衣,这就非常讨巧了。不像有些县团,一个青衣生病了,这出戏就不能演了,以至于成了“独角戏”,制约了剧团、剧目的发展。据了解,鸣凤团须生有樊小胖(兼演老生)、赵军亮、刘志,青衣有王素霞、赵改改(兼演小旦),小生有李岩,老旦有范丽(兼演青衣、娃娃生)。这些演员都还年轻,而且都是可以撑得起来的演员。最不足的就是花脸严重不行,亟待吸纳人才。

 

《雁门关》中,有三个演员来饰演八郎。第一个八郎由刘志饰演,20出头,嗓子非常好,高低不档,可以与长梆团郭栋杰媲美。从来没发现鸣凤团还有一个这么优秀的年轻须生。但表演欠缺,还需好好学习表演、揣磨八郎这个人物。毕竟还年轻嘛!

 

第二个八郎由赵军亮饰演,嗓子、表演都不错,特别是“探母”一折,一句“娘啊……”听得让人荡气回肠,心如爪揪,母子之情,永世难断。作为鸣凤团的须生顶梁柱,还望注意一些细节,该细的必须细,不能一带而过。(当晚,又看了由赵军亮、王素霞演的《杀庙》,真好!除了市团的《杀庙》,应该数鸣凤团了,包括长梆在内。)

 

第三个八郎由樊小胖饰演,表演很好,特别是“刺杀肖后”一折,利用甩发、吊毛等把八郎担惊受怕、屡杀屡止的心情表现的恰到好处,整场戏把观众带到了戏里,杀得惊心动魄。但嗓子高音吃力,中音很好。该演员以演二黄戏见长,梆子戏嗓子受局限。

 

整体下来,三个八郎一气呵成,给人以很大震撼。一个县团,能把《雁门关》演到如此份上,了不得!一般剧团都不敢轻易演出《雁门关》,没有几个好须生,这出戏是出不来效果的。正是如此,我想到了“亮剑精神”,为鸣凤团叫好!

 

唯一不匹配的是服装、幕布、戏箱等硬件比较破败,如果更新,将会更好。但愿城区政府能够出资支持一下。(据说,在高平政府支持下,高平两个剧团已经全部更新了硬件。)

 

鸣凤团(班),是上党梆子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班社,曾红极一时,统治上党梆子舞台几十年。有这么一个好的“金字招牌”,再加上行当齐全的演员,应该成为县级剧团中的精旅名团。希望鸣凤团以后继续发扬“亮剑精神”,以上党二黄戏为特色,走正路、出好戏,把鸣凤团(班)这个老牌延续下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2 20:05:56编辑过]

--  作者:月下独酌
--  发布时间:2011/7/12 21:48:13
--  

唉,俺误了一出好戏!

俺很喜欢〈雁门关〉这个戏!有时间一定要看一看!

鸣凤团现在整体实力可观,希望该团能保持如今的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创作出更多的好戏!


--  作者:草根
--  发布时间:2011/7/13 1:21:12
--  
水水,没想到,你从一个人物形象引深到表演的各个层面,看来你对戏曲还是挺有研究的!
--  作者:真水无香
--  发布时间:2011/7/13 9:05:28
--  
以下是引用草根在2011-7-13 1:21:12的发言:
水水,没想到,你从一个人物形象引深到表演的各个层面,看来你对戏曲还是挺有研究的!

研究啥呀,想到哪写到哪,无头苍蝇,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3 11:54:27编辑过]

--  作者:清风荷
--  发布时间:2011/7/13 9:07:01
--  
水水的想象力很是丰富啊
--  作者:真水无香
--  发布时间:2011/7/13 9:07:56
--  

《雁门关》是出好戏啊!可惜现在都不演了,看一场《雁门关》像过年似的。


--  作者:马莉
--  发布时间:2011/7/13 11:39:16
--  
《雁门关》确实是一出好戏,可惜都不演了,特别是刺宗那一场,表演的把观众在台下也带到了剧情里面了。哈哈哈都吓的不敢动了。太好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3 11:39:57编辑过]

--  作者:杏林深处
--  发布时间:2011/7/13 13:48:00
--  

刺萧那场戏小时候看过,印象还挺深,只是当时不知叫什么名字,现在才知道是《雁门关》了,呵呵。


--  作者:迷路的人
--  发布时间:2011/7/13 14:13:07
--  
鸣凤剧团演员的水平会越来越好,因为那个团队特别有凝聚力,而且演员的潜力相当大,怠于开发;希望有好的老师带带这些年轻的演员。希望我们大家以后多关注一下鸣凤团。
--  作者:小少爷
--  发布时间:2011/7/13 16:43:26
--  
我在我们村看过鸣凤团的戏,有机会专程去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