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sdxq.cn/index.asp) -- 【戏迷闲谈】 (http://bbs.sdxq.cn/list.asp?boardid=24) ---- 上党戏的生机在民间 ——<我爱上党戏>走进东刘庄 观后 (http://bbs.sdxq.cn/dispbbs.asp?boardid=24&id=3668) |
-- 作者:月下独酌 -- 发布时间:2011/9/18 10:04:08 -- 上党戏的生机在民间 ——<我爱上党戏>走进东刘庄 观后
随意说几句. <我爱上党戏>走进东刘庄专场演出录制时,我未能去看.昨天看了片段,感觉很棒!我说的棒并非指戏迷和专家的演唱,而是指那种热闹的场面和融洽的氛围.
上党梆子产生近四百年了,四百年来基本都在露天舞台演出,如今,她主要的演出场所仍是露天舞台.上党梆子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其特定的演出场所是有一定关系的.露天演出,使得她和老百姓贴得很近,虽然嘈杂的环境可能影响了她在艺术上的进一步提升,但演员和观众水乳交融的演出形态却使她保持了质朴刚健的大众化艺术风格.可以说,在上党地区,与普通百姓最为贴近的表演艺术形式,就数上党梆子了.
如今,在城市里,上党梆子逐渐走进了剧场,她的艺术风格也在悄悄地发生一些变化.上党梆子走进剧场,可能是历史的进步吧,这将促进她在艺术上的进一步提升,但在乡村舞台那种"开放式"的演出仍旧让人迷恋.<我爱上党戏>走进东刘庄的演出,那种人头攒动的热闹场面是在演播厅录制节目不可能有的:四周坐满了人,墙头上也扒着人,演员在观众中间演唱,几个小孩子在镜头前跑来跑去,最让人感动的是,一小男孩儿在看吴国华老师演唱《抬花轿》时,竟有模有样地扭动着身子在模仿,甚至把小手指也弯成了兰花指……看着这一幅幅画面,心中不禁感叹道:《我爱上党戏》就应该多深入乡村,让最基层老百姓多多参与!我们应该明白:上党戏的根在民间、上党戏的生机在民间啊!
几年来,热心的戏迷们不断在网上发帖,为上党梆子的传承和发展献言献策,依我说,振兴上党梆子的核心只有一句话:一切从老百姓的需求出发!若脱离了老百姓,上党戏的前途只会是一片暗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8 10:21:00编辑过]
|
-- 作者:晋味汉子 -- 发布时间:2011/9/18 10:13:21 -- 互动环节最精彩,看过强顶了,什么时间去我村呀? |
-- 作者:月儿 -- 发布时间:2011/9/18 10:28:13 -- 确实如此,好多的场面让人感动,好多的场面让人想起了儿时,上党的根就在老百姓中间 |
-- 作者:晋安 -- 发布时间:2011/9/18 10:47:55 -- 就和我们每周六下午活动一样,昨天下那么大的雨,照样有那么多人参加。 |
-- 作者:山石 -- 发布时间:2011/9/18 10:49:08 -- 确实让人感动,那天我是租了个车去的,场面布置的很好,气氛热烈,摄像师,鼓师孙老师汗流浃背,吴国华老师着戏妆可想而知。上党梆子的根在民间,演员的名声在百姓的心中。珊瑛概括的好:“这就是名角的艺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8 10:50:57编辑过]
|
-- 作者:真水无香 -- 发布时间:2011/9/18 11:36:05 -- 在电视上大致看了看,感觉有两点不足:一是若有个小舞台,效果会更好,我个人很反对这种“地摊化”。像《走进大戏台》,进入乡村民间,也是要有舞台的。二是伴奏中笛子的声音太高,可能在室外声音采集的问题,以前在室内不是太明显。上党梆子伴奏,笛声大了很难听的,要么撤掉。 |
-- 作者:郭慧东 -- 发布时间:2011/9/18 22:37:44 -- 上党戏走进村庄是一件非常关注的事,也是上党梆子发扬的地方,希望能多多到村庄唱,把上党戏搬到村庄 |
-- 作者:冷枫 -- 发布时间:2011/9/19 7:48:11 -- 上党戏很受我们大家的喜欢,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这生命力就在民间,就在我们上党戏迷的心里边。 |
-- 作者:冷枫 -- 发布时间:2011/9/19 7:50:54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9 7:52:19编辑过]
|
-- 作者:真水无香 -- 发布时间:2011/9/19 9:12:38 -- 冷枫,忠实戏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