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sdxq.cn/index.asp) -- 【戏迷闲谈】 (http://bbs.sdxq.cn/list.asp?boardid=24) ---- 详说上党落子 (http://bbs.sdxq.cn/dispbbs.asp?boardid=24&id=376) |
-- 作者:孔家交 -- 发布时间:2009/4/19 14:14:12 -- 详说上党落子 经查,本文原作者系程伏舜老师所作,因此本坛现作指正,如原作者不愿意让在本坛转发你的文章请告知,我们管理员将立即删除,并对您说声对不起,谢谢!
上党落子是地方戏。 大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河北省武安、涉县一带遭受了旱灾,衣食无着的农民只能外出谋生。武安县的一个农民叫喜顺的,会唱一口“武安落子”。他辗转来到黎城县东仵村帮人打短工度日,歇工的时候,随口唱几段“武安落子”自娱自乐。那时,农民的文化生活贫瘠得很,有个锅碰碗响,就会招来一群人,何况是有人唱落子呢。喜顺这么一唱,等于自己给自己做了一个广告,只要他一张口,就像鲜花招惹了蜜蜂,村里人立刻围了个水泄不通。 严格地说,李锁柱他们创造的“闹戏”,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剧种。你看,剧目是移植武安落子的,唱腔虽然加进了黎城的“什样锦”、“催眠曲”,但大部分过门唱腔还是武安落子。群众虽然把他们的演出叫“闹戏”,这只能理解为是“闹红火的戏”。至于有人想叫成“黎城落子”,倒蛮有超前意识,但当时并不具备条件创造一个落子剧种、来和当时盛行天下的上党梆子抗一抗膀。 清穆宗载淳即同治皇帝,大家都知道他是慈禧太后的亲生儿子。他当了13年皇帝,形同虚设,真正掌握政权的实际上是慈禧太后。尽管国内战争频仍、帝国主义侵略不断,但慈禧太后喜欢看戏的本性,还是让中国的地方戏得到了空前发展的机遇。 [此贴子已经被晋安于2009-7-3 19:14:46编辑过]
|
-- 作者:孔家交 -- 发布时间:2009/4/19 14:16:14 -- 老四虎即王四虎(又名韩保台,1855———1906),黎城子镇村人。童年家贫,不满十岁就离乡背井,流浪涉县、武安一带,乞食度日,幸被一武安落子艺人收为徒弟,改名韩保台,进戏班学戏,主攻二净,兼习须生。由于他天资聪颖、勤学苦练,学艺不到一年便能登台演出。尤其饰演《九华山》里的“三曹官”、《敬德背鞭》的尉迟恭,深为观众欣赏。几年下来,他逐渐成为武安落子的一代名优。他不仅谙熟武安落子,而且也掌握了河北梆子、平调(即以后的评剧)的不少剧目,演出足迹遍及涉县、武安、邯郸、永年等区域。冬闲时,还走村串社,受聘传艺。韩保台的名声,自然为黎城闹戏所闻。光绪十年(1884),黎城闹戏在与上党梆子、上党皮黄的艰难竞争中寻找着突破口。一次偶然的市场争夺,使他们(黎城闹戏班社)亲身领略了闹戏开拓者的风采。 不知是“外来和尚会念经”的传统思维束缚着人的思想,还是另有什么隐情,王四虎在这段时间里始终未公开承认自己就是子镇村从小逃难出去的“老四虎”,他仍然被人们叫做“韩保台师傅”。子镇村出了这么一个“大能人”,乡亲们能不骄傲骄傲?但骄傲归骄傲,出于崇拜和敬畏,乡亲们心照不宣地让他披着这层神秘的面纱,就连见多识广的“七先生”也决定举科授徒聘教席时,聘的是“韩保台”而非“王四虎”。 |
-- 作者:孔家交 -- 发布时间:2009/4/19 14:16:43 -- 光绪二十年(1894),“七先生”杨国藩用自己多年行医集攒的家资、置办场地设施,招收20余名学徒办起了戏曲科班,并隆重聘请“韩保台(王四虎)”为“掌班”。这就是上党落子历史上著名的专业科班———“七先生班”。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遇到杨国藩这么个知己,王四虎能不动心吗?他虽然不是科举意义上的“士”,但他的学识、经验、胆略和成就,早已是实际意义上的“士”了。改了十年戏,成败得失他胸有成竹,而今让他从一张白纸重塑理想,哪一个有事业心的仁人志士能不把自己的心血撒在下一代身上———因为,那是他们艺术生命的延续啊。 王四虎走马上任,因材施教,在苦练基功的前提下,以戏讲功、以教代练、言传身示、苦心培育,仅仅一年多时间,这批学徒就能上演《王定保借当》、《吕蒙正赶斋》、《搜杜府》、《打鸾英》等大头本戏,孩子们有模有样的表演,博得了观众的青睐,也更加坚定了王四虎创出新成果的信心。接下来的二年里,王四虎从根基上把他的改革成果一一灌输入孩子们的学艺过程中,悦耳动听的唱腔、新鲜多变的招式,不仅没有使孩子们感到压力,反而让他们孜孜不息、探求不止。转眼三年时间就过去了,出师的孩子们还得组班演出几年,才能巩固所学成果。在确定叫什么戏(剧种)的时候,七先生和王四虎反复推敲,根据黎城群众早就流传的叫法和十余年改革而被大众认可的现实,他们决定称自己的戏为“黎城落子”。 王四虎在“七先生班”担任掌班只有大约4年,后因身体原因,改由首期徒弟杨脏旦(旦角演员)出任掌班。 “七先生“班早期出师在后来成名的演员有:杨脏旦(旦角)、杨满女(小生兼旦角)、杨丑女(净角)、任丑狗(生角)等,由于七先生的黎城落子班声誉与日俱增,一些心存大志、积极上进的闹戏业余班社演员慕名投班、纷纷前来,像吴晚文、王小秃、赵店村的刘胖、土门的张崇德、和后来成为上党落子著名演员的王三和、杨恒禄、李福锁、杨成群根、胡玉珍以及杨恒禄的徒弟王淼荣等。请注意这里提到的刘胖、王三和和胡玉珍等人,他们在自己日后的从艺生涯中,对上党落子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光绪二十八年,杨国藩的侄儿杨满女不幸病故,因他是杨国藩医术方面的得意传人,又是这期科班的拔萃学员,他的病故对杨国藩打击很大。因此,杨国藩再无心承办戏班,“七先生班”至此寿终正寝。 光绪三十二(1906)年,年届51岁的王四虎在励精图治、呕心沥血地为黎城落子的创立和光大奋斗了二十余年后,终因积劳成疾,阖然与世长辞。他不愧是上党落子的一代宗师。 声腔,是戏曲的核心和灵魂。王四虎在创立以声腔为核心的黎城落子上独占鳌头。墨遗萍先生赞其功为“提炼落子腔”、正是在戏曲产生最最主要的方面肯定了王四虎的历史贡献。 黎城落子经过清末民初短暂几年迅速的发展后,其班社、其剧目、其作派、其地盘……早已使武安落子望尘莫及。人们在品味了这两个剧种后,就把武安落子叫作“武安小落子”,而把黎城落子称作“黎城大落子”,这是其一;就剧团的基本素质而言,黎城落子和上党梆子有同样的剧目、同样的把式、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市场,也算得上是“大戏”了,为什么不能称落子为“大”?更重要的是,组成黎城落子班社的成员已不是原来弄会时候的“土”艺人,而是住科班出师的专业人才。 |
-- 作者:孔家交 -- 发布时间:2009/4/19 14:27:55 -- 王三和(1890———1923)本是黎城东仵村人,这个村就是黎城闹戏的诞生地。虽然王三和出生时李锁柱创造的闹戏已走过了半个世纪,但作为“生”戏的地方,他从小耳濡目染,正所谓“门里出生,自会三分”。他丧父后随母到西仵村给财主当佣人并定居此地,10岁就肩担挑菜沿村叫卖,得个空儿就去偷看排戏,还学了不少唱段。曾经住过“七先生班”的名艺人王小秃(大名王丙寅),见王三和机敏过人,就主动收他为徒,带上他到平阳府一带的落子班学艺。(此时黎城落子已流布晋南并有一些班社)在过去,旧戏班带徒都是边学边演。王三和在西府(上党人习惯称位于其西方的平阳府临汾地区为西府)随班学艺6年,不仅掌握了黎城落子的唱腔表演,还广泛吸收了蒲剧的优秀技艺。他把蒲剧的身段表演、武打组合、行腔发音,择其适合黎城落子者,统统拿来揉合到自己的表演中,加之自己嗓音嘹亮,行腔吐字落地有声,遂使上党落子在晋南声名远播、家喻户晓。尤其是他在《棘阳关》一剧中饰演岑彭误中邓禹计谋、一路跑马攻城、登上以桌椅垒起替代城墙的高台之后,口咬甩发、手执大刀,被马武一鞭打下马来时,他猛地一个转身,凌空跃起,双腿劈叉,飘然坐地,怒发冲冠,目眦尽裂,把一个失势英雄的愤懑神态表演得淋漓尽致。每演至此,掌声爆起,人称“三和一绝”。那时候,西府的观众只知道黎城落子有一个艺名叫“一声雷”的“黎城小生”,他的真名王三和知道的人反而很少。 |
-- 作者:孔家交 -- 发布时间:2009/4/19 14:28:09 -- 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外闯荡江湖6年后,16岁的王三和思母心切,就辞别戏班返回黎城。见母亲尚安,就找戏班搭班唱戏。他先后跑了几个戏班,像“同乐班”、“三成班”等,看到普遍存在唱腔定调低、锣鼓打击只有“软锤”、“硬三锤”等单调的锣鼓点,不利于表现人物情绪和故事情节,更不利于发挥演员自己的特长,在和鼓板、头把师傅磋商后,改为以嗓定调;打击乐增加抡锤、三锤等锣鼓经;文场乐增添新过门、念板、叫板、挑溜腔等板式,丰富了音乐对剧情的渲染,烘托了演出气氛。同时,他又把从蒲剧学来的把子功、毯子功、帽翅功、甩发功、髯口功运用到不同角色身上,并在武打戏中初步引入了双枪、双叉、大翻等武功,大大提高了黎城落子的艺术表演水平。以往,潞安府(现长治市)的七月初一大会,都是上党梆子的一统天下,秧歌和上党落子从没有立足之地。王三和的黎城落子唱响后,会首不但同意“同乐意班”上会演出,还特意安排他们在北街火神庙(今英雄街电影院处)与上党梆子班社唱对台。当时,上党梆子演出的地方都是现搭的彩台,巍峨堂皇,黎城落子演出的是庙宇的旧戏台。即便这样,也已经是破例了,因为不是梆子,不能酬神演出是古来惯例。在三天的“打擂”比赛中,王三和上演了他的拿手“三关戏”(《高平关》、《棘阳关》、《三劈关》),响遏行云的唱腔、功底扎实的武打,一时间唱炸了七月初一会。火神庙台下,人头攒动,潞安城内,奔走相告,几家唱梆子的甚感意外。参与打擂之一 的长子南呈“乐意班”(梆子)名角、绰号“平大头”的生角演员,特意向他奉送烟土,以表敬意。自此,黎城落子的戏价也升起来了,由原来50串左右上升到和上党梆子差不多的8-90串。 王三和本人既有得天独厚的天赋嗓音,又有饱经风霜的舞台演出经验,更有见多识广的开拓意识,加之他未到而立之年,风华正茂,这么一个条件全面的好把式,演啥戏啥响、演到哪哪响,上党观众对他的演出趋之若骛,以至于留下了“宁愿十顿不支锅,不能误了看三和”的乡谈美语。 |
-- 作者:孔家交 -- 发布时间:2009/4/19 14:29:56 -- 王三和的另一个贡献还在于:他把自己的表演技艺连同拿手剧目传授给了其它的剧团。光绪末年,王三和转而到了长子“三成班”,悉心传授了《玉石楼》、《铡赵王》、《铡美案》、《三劈关》、《棘阳关》等五本蟒靠齐全、气派大方的代表性剧目,身体力行影响和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演员。其中像赵迷则(青衣)、崔金柱(小旦)、崔发元(须生)、崔全则(大净)、张英英(大净)、解龙则(老生)、韩宝玉(大净)等演员,特别是赵迷则,后来都成了上党落子的一代名优。 |
-- 作者:孔家交 -- 发布时间:2009/4/19 14:30:55 -- 1911年———1921年10年间,正是中国大地上风云变幻、军阀混战、民国初立、天下大乱的局面。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3000多年的封建统治政权;但随后出现的北洋政权,就像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谁都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为了生存,人民群众不得不奋起斗争。“五四运动”的爆发、“12。9运动”的掀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社会状态,一日三变;国家不安定,生活无保障,动荡的政治局面,让人民群众深感切肤之痛。 自“五四”开始,中国向西方戏剧学习,以话剧的形式开创了演“文明戏”的时代。现知最早的“文明戏”是《黑奴吁天录》,那戏里就有了女演员。许是受文明戏有女演员的启示,或是想为黎城落子开拓一条新的表演路子,在文明戏上演了20多年后,黎城落子才想起来应当有自己的女演员。但这并不证明黎城落子落后,因为和文明戏同处北京城的’平戏”(解放后才叫京剧)那时也没有女演员。 上党梆子的女演员是多会出现的?据现有资料记载,1942年参加太行胜利剧团的女演员秦桂花是比较早的一个;1945年高平朝阳剧团的吴婉芝、杨荷叶、李冬莲也是比较早的,再有就是1946年参加长治县建国剧团(红专剧团前身)的杨爱花。再早的目前还不得而知。黎城落子可是早在此前就有了女演员。 |
-- 作者:孔家交 -- 发布时间:2009/4/19 14:31:22 -- 1934年,壶关县辛村的“新乐意班”为了在同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掌班就琢磨来一招“独门绝活”。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看到上党戏班的“包头”(上党地区对旦角演员的俗称)虽然知名者不少,像“西火旦”(长治县西火郭群益)、“朝阳旦”(屯留峈峪赵朝阳)、“西营旦”(襄垣西营张金福)、“北凰旦”(壶关北凰关聚宝)、“芝麻旦”(长治县东呈陈根成)、“横河旦”(长治县横河树家头郭宝松)等,他们在表演上各具特色,但就大多数戏班、大多数剧目、大多数旦角演员的演出效果来看,并没有完全做到形神兼备、符合剧情。男人装旦有牌(脸蛋)有嗓有身材的“全把式”不过是凤毛麟角。真要是有几分姿色的女人上台演戏,肯定会“炸了台”。于是,他四处踅摸,终于看中了张调转、靳大有两个女娃娃,就破天荒招收她们加入新乐意班,着意栽培,精心传授。果然登台演出、一炮打响。这一下,黎城落子又有了具有轰动效应的新看点。 |
-- 作者:孔家交 -- 发布时间:2009/4/19 14:32:43 -- 黎明剧团:说起上党落子有名的团体,现在的人都知道“胜利”、“黎明” “绛河” “大众”以及“红旗”(潞城)。但是,更内行一点的人,就知道它们都和黎城落子有着继往开来的历史渊源。黎城黎明剧团的前身技术名噪一时的“淼荣戏”。 |
-- 作者:孔家交 -- 发布时间:2009/4/19 14:33:17 -- 胜利剧团:与王淼荣戏班存在的同时,黎城落子的班社在上党大地上发展得已是如火如荼。据现有资料可查,行戏的村镇有:黎城的东阳关、路堡(庆元会)、狮包口村、南堡村(庆贺会);潞城李家庄(同乐意班,后改复意班)、潞河村(合意班)、(新乐意)、常村(郭仁和的天乐意)、冯村(酒坊的三义班);壶关西王庄、辛村(新乐意班);长子色头村(三成班,后更名为天乐意)、鲍店(李丙寅的三义班)、南郜村(长乐意)、应城村(马进保的积义班)、大堡头(绅士常聘之的“应麟园”)、刘村(公义班)、壁村(李喜旺的应乐班);长治县太义掌(同乐会)、八义南街(天成班)、荫城(同乐会)、南王庆(同乐班);更有临汾安泽马壁村(李左棠戏),河南林县(林县落子)、河北涉县(黎城大落子)……加之已有的著名班社,黎城落子的发展可说是“无村不有戏、无戏不成班”。 正当黎城落子像夹缝中间的山花、拼命汲取可怜的社会资源、蓬蓬勃勃繁荣发展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突如其来的灾难,犹如骤遭水火,身处上党盆地的黎城落子戏班,霎时就陷入了灭顶之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