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雨后山林
-- 发布时间:2012/2/3 14:09:33
-- 关于赞同开发保护戏祖文化修复“开元宫”的呼声
关于赞同开发保护戏祖文化修复“开元宫”的呼声
在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2011年春天,李寨乡党委政府用敏锐的眼光建起了一座千古石碑楼,盎然矗立在李寨村的十字路入口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抗风冒雨、独树一帜,堪称“发展丰碑”。不仅给李寨的风光旅游增添了一大景观,而且给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加了亮点。牌楼正面由晋城市书法名家白扶疏先生题写的楹联,上联是“沁曲奇观天成胜境”,下联为“开元祖庙艺启梨园”。用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概括了李寨乡的两大优势,揭示了蕴藏在贫困山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指明了改革发展的博大空间和展示平台。是具有风光秀丽、人杰地灵的一块“风水宝地”。也是上党戏的发源地。 戏曲事业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戏曲形式的宣传鼓动,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逐渐觉醒。从古到今,事物的客观规律表明,没有一件事情不是通过总结经验,去伪存真,吸收新的营养而发展起来的。“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新觉悟,理论创新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名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2011年元月,李寨乡党委政府,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结合本地的实际,就研究讨论过,如何发展壮大旅游业,如何开发保护戏祖文化这个课题。并着手对戏祖文化的调查。主要内容由:
戏祖文化的起源
任何事物,不知道过去,就不能正确面对现实,也不能继往开来。要说戏曲文化的起源还必须追溯到一千三百多年以前。相传,唐朝第六代皇帝李隆基执政时,梦见上过月宫,在嫦娥等神灵的指点下,凭着自己精通音律的能力,把原宫廷舞曲逐渐演变为戏曲。他酷爱戏曲,不仅招见民间艺人唱,而且他自己也参与唱。他把教练宫廷艺人的地方叫做“梨园”。为戏剧开创了先河。后人把戏班称作“梨园”,艺人称为“梨园子弟”。 戏曲自唐宋兴起後,经过“五代十国”战乱,已走向很长时间的“低谷”,元明时期,恢复的也不平衡,此起彼伏,断断续续。直至清康乾盛世,戏曲有了进一步发展,人们由愚昧逐渐走向文明,用信仰凝聚力量。十七世纪初,戏剧界有人追溯历史,才把李隆基(唐明皇)奉为戏曲的“祖师爷”给他重修宫殿、敬奉为“神仙”。把敬奉他的地方用“开元”年号(713—742)取名为“开元宫”。艺人们把它作为圣地信仰和崇拜。使戏曲不断发展壮大。
“梨园之乡”望城头
望头村,原名望聖头,远能望到阳城的圣王坪;后改为望城头,近能望到周村、北留、润城;现简称望头,海拔1022米,站的高望的远。位于李寨乡以北一公里。管辖地域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还留存宋代兵寨遗址一处,约一万平方米。 据传说和地域佐证,在清朝光绪三年以前,望头村住着上千户,人口约四千多。光唱戏这一行当就有三百多人。其特点是:兴戏的年代早,唱戏的人员多,延续的时间长,戏迷的人员广。据现有舞台题壁记载,望头村在嘉庆十五年(1810)有两个戏班(恒顺班、文顺班);道光年间有六个戏班(永和班、泰顺班、兴胜班、三晋班、长春班、拾城班);同治时有一个(鸣盛班);光绪时有一个(复源班);光绪三年因连年荒旱,望头村连饿死带逃荒到外地,人口减少三分之二。但唱戏班没有断了香火,宣统时仍保留了一个班(复盛班);民国时已增加到四个戏班(琐锁戏、毛德会戏、牤牤戏、圭圭戏)。据该村1987年在世的老艺人郭金土、翟文全、翟存保、陈小要等十多人回忆,望头村“梨园世家”就有29户,历史较有名气的演员就有一百二十五人。有人说:望头村兴戏的班子多,唱戏的行当全,生旦净末丑样样都有,连出三班戏,不到外地请把式。这话一点也不夸张,他们流动唱戏教戏走遍上党大地。民国前后,以教戏谋生的就有二十多人。到处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由此证明,泽州是上党戏的发源地,望头村就是“梨园之乡”。
创建在望头村的“开元宫”
“开元宫”创建在望头村,与其地理条件、风土人情、文化底蕴有很大关系。过去,从河南沁阳至山西翼城有一条古驿道(青石大路)通过该村,人担牲口驮运输物资川流不息,对通往各省内外交流比较繁荣。自古以来,一直流传着一个顺口溜,即:“秋(泉)罗(泉)李寨望聖头,不是唱戏就是赶牲口”。由此可见,这一带人们,除了种地以外,把唱戏和运输当做谋生的一种职业。 清康乾至道光年间,正是戏曲兴盛时期,据碑记考证,在望头建的“开元宫”始建于道光甲申年(1824年),重建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是全国仅有的三座“开元宫”之一。它的建成标志着上党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民国二年(1913)上党艺人施钱,对“开元宫”重新精装神像,整修房屋,描绘壁画,使之焕然一新,艺人四方云集,举行了隆重的祭奠活动。在宫门外高搭彩楼,由名伶赵清海(群孩)领着“三乐意班”献演三天,每天上午艺人川流不息,在唐明皇塑像前献贡品、唱神戏,夜里还在“姜沟滩”大放焰火,百姓们欢心鼓舞,沉浸在幸福之中。 此后,由望头艺人郭发卿看守,一切生活费用由各戏班支付。望头的名艺人按年份执事,主持有关祭奠活动事项。每过年正月初一五更时分,所在地的唱戏之户都要到“开元宫”敬神。州五处(晋、高、阳、陵、沁)府八县(潞安八县),每年正月初六至十六,都要到“开元宫”祭拜“祖师爷”,以保一年演初顺利诸事如意。并把农历四月二十四日(唐明皇的生日)定为搁班日,已定合同到此为止。来年从此开始。可见,它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已成为当时艺人们的精神支柱。
圭圭戏的历史作用
望头村“梨园世家”第四代传人郭圭圭先生,对戏剧业务精通,掌鼓板艺术高超,有组织能力,他住的戏班多,当掌班的时间长,所带徒弟也多于他人。在晋城和阳城一带声誉很高。民国22年(1933),他和其大哥郭科科(唱大花脸)、弟弟郭宿圭(拉头把)兄弟三人,汇集南道岭(秋泉、李寨、望城头一带)艺人,在“开元宫”组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上党宫调剧团,郭圭圭任团长。俗称“圭圭戏”。1943年3月16日,晋城解放,同年6月,六区(周村)政府把“圭圭戏”收编为共产党领导,改名为“民乐剧团”。由区政委梁广霖主持在下町村进行培训,又吸收了一部分新演员。这些人都是贫困农民出身,积极投身于革命。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适应新的形势,新编了古装历史剧《黄巢起义》联两本,《李闯王进北京》《退北京》联两本戏;又排练了革命现代剧《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下乡演出后,深受群众欢迎。 后来,到阳城、沁水巡回演出,引起了行署领导的重视,1949年干部南下,行署撤回省里,把剧团又交回晋城县领导。原晋城县“民乐剧团”的前身就是“圭圭戏”改编而成,它在战争年代,同敌人斗智斗勇、不屈不挠、保全了剧团的文化遗产,保住了人才、剧本、道具、行头、为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望头村的业余剧团
望头村由于受前辈老艺人的熏陶,男女老少都爱唱戏。田间地头,随便可以唱一段上党戏。解放初期,1946年就组织起业余剧团,团长由翟兴发担任,副团长由郭守文、郭林虎、翟德水担任,因为没有行头,主要是演文明戏(现代戏)。主要剧目有《抗击日寇》、《军民一家》、《做军鞋》、《打春桃》、《新结婚》等,都是自编自演。主要演员有翟德水、郭林虎、郭守文、翟兴发、郭小虎、王生孩等,妇女演员第一次登上舞台有李碧转、秦小棉、安竹秀、翟稳秀等。这些新节目对当时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起了很大作用。 1954年又重新整顿和加强了村里的业余剧团,由秦正斌为团长,冯大旺为指导员、退休老艺人郭金土、安大保、翟存宝、郭乾保等为教练,村里又置买了行头,添了三四个大衣箱,这样就可以演传统大戏。演出剧目,主要有《雁门关》《乾坤带》《珍珠塔》《黄鹤楼》《双挂印》《乌鸦山》《访永宁》等三十多出。文化革命时,又排出了《红灯记》《沙家滨》《朝阳沟》《社长的女儿》《柳树坪》等十多出现代剧。主要演员有徐银朱、郭群富、翟黑丑、冯福元、安粉云、焦坤耐、李葱梅、郭贤贤、郭积善、郭究迷等,全团人数达50多人,活动地区以本地为中心,曾赴周村、城关、钟家庄、金村、河西和阳城北留、润成、河南获嘉等地演出。对繁荣农村文化起了典范。
传艺河北永年山东菏泽
清咸丰年间,望头村艺人田书德带了十几个演员,到河北永年、磁县、鸡泽、邯郸一带,以唱戏教戏谋生,创出了一批西调剧团。田书德是西调剧团创世人之一,一生无妻室儿女,在河北传艺四十多年,最后在鸡泽县东孔堡“打小班”时逝世。死后,埋在该村的“官地”。给他立了一块墓碑,写有“泽州府望城头村戏祖田书德之墓及中华民国七年”字样。 1963年3月8日,永年县西调剧团回山西走娘家时,到田书德先生的故乡进行了访亲慰问演出。此后,又邀请名演员郭胖胖(望头籍)到西调剧团教戏,她带了四个人,在那里住了五个月,排了《三关排宴》《皮秀英打虎》《雕令箭》《打渔杀家》等。在唱腔和板式上进行改革,他们和西调演员同台演出,进一步丰富了西调演员的演技水平。 1984年永年县西调剧团又到望头村演出过一次,两次均到“开元宫”进行了祭拜,互赠了镜匾和锦旗。西调剧团的镜上写有“当年传艺山崖,清歌妙舞放新弦,济南播下泽剧种,河北盛开西调花”。望头村赠送的锦旗上写有“千里迢迢探师乡,竭诚表演情意长;青出于蓝盛于蓝,文艺战线放红光”。双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光绪三年,望头艺人徐群狗先生带着几个徒弟到山东曹州(今菏泽市)以唱戏教戏谋生,演变出现在山东“枣梆剧团”。1963年至1986年,枣梆剧团曾四次到望头村慰问演出。他们在“开元宫”祭拜祖师爷时,在碑记上找到了师傅的名字。获悉徐家四代唱戏。第一代就是徐群狗先生(唱生角);第二代是两个儿子,老大徐秋喜(小旦),老二徐双喜(小生);第三代是徐保全(二花脸);第四代是徐银珠(先小旦后改生角)。当时此人健在,双方进行过多次接触,亲密交流,他是当地群众最喜欢的优秀演员。 1983年,望头村为迎接枣梆第三次来访演出,特地整修了舞台,邀请了厨师、演员驻地派了招待员。学校的学生手持鲜花,排列村口,群众夹道欢迎。枣梆人员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中整队步入“老家”,比以前两次更加热情。演出期间,他们还到徐家墓地祭拜了师傅徐群狗先生。临别时,村里给剧团和演员赠送了纪念品;剧团把一些旧行头及灯具支援给望头业余剧团,他们还向政府申请了两个编制名额在望头招用两名青年在团工作,向当地政府申请了指标,转为正式工,现在仍在那里工作。 由于枣梆剧团发展较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做出了优异成绩,周总理给他们颁发过一辆大轿车。1984年在北京汇演时,文化部奖给他们“天下第一团”的锦旗,并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剧种。他们虽有这些荣誉,但他们从未忘掉过其祖宗的传播。1986年3月17日又回老家慰问演出。除演出外,全体演职员还在“老家”的土地上,每人亲手栽下两株山楂树,以表对“梨园之乡”的怀念。最近两年枣梆剧团的领导还亲自到望头慰问,要求回访演出,但因某种原因未能如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