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sdxq.cn/index.asp) -- 【戏迷闲谈】 (http://bbs.sdxq.cn/list.asp?boardid=24) ---- [转帖]誉满三晋东宅戏 (http://bbs.sdxq.cn/dispbbs.asp?boardid=24&id=6434) |
-- 作者:青竹子 -- 发布时间:2012/7/26 19:28:51 -- [转帖]誉满三晋东宅戏 ——追寻上党戏王赵清海的足迹
此文是为《乡村记忆》栏目写的初始脚本,文章摘录了卢天堆先生《上党戏王赵清海》一书中的许多内容,在此向作者致敬,感谢他在百忙之余整理出这么珍贵的史料!特别要感谢卢艺名先生和朗文华老师,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才系统地了解东宅戏的前世今生。在此基础上,本人又夹杂了上党梆子的相关内容和亲身体会的感受。
【 “三乐意”名镇潞安府八县,泽州府五县。 群众流传着顺口溜:“东宅‘三乐意’,看了出 火气,宁可一天不吃饭,舍不得误了一场戏。”】
从观音堂往西走是一条二里长的石板路。石板路用大大小小、宽厚不一的青石板铺砌,原本粗糙不平的石板被当年抢着看戏的人们用脚板磨得光光溜溜。路中间两道深深的车辙见证了东宅村的风风雨雨,追忆着人世间的逝水年华... 石板路的尽头是一座祭祀海神的庙宇,寺庙的规模不大,正殿对面是一座骑门戏台。(上世纪七十年代,戏台不慎失火,近年虽经原址修复,但已非原貌。)戏台坐南朝北,面朝大殿,在古戏台众多的高平,这座戏台年代既不悠久、建筑也无特色,但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戏台却上演了近百出代表当时上党梆子最高水平的大戏。上党戏王赵清海带领的三乐意戏班,就是从这里走出上党,将东宅戏唱响了三晋大地。 沃土催生满园春 巍巍太行逶迤千里,群峰连绵高耸。在大山腹地的晋东南上党,散落着许多村落,这些村落无论贫富大小,都会在村中的庙宇或村中心修一个或几个唱戏的舞台。据不完全统计,上党地区目前尚存一千余个古戏台。高平王报金代戏台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古戏台,距今已有820多年历史。高平西里门村的二仙庙还保存有我国独一无二的露台,露台束腰处刻有“宋金队戏图”和“金人方巾舞图”两幅精美线刻,所刻衣纹线条流畅,人物比例协调,动态传神,是研究宋金文化和上党戏曲发展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每逢上党大大小小的庙会,都能看到这样的情形,热情的群众早早地便来到戏台前占座位静心等候,许多戏迷聚在台下畅谈剧目、陶然自乐,有的甚至展示一番才艺,他们的一招一式,显然都是行家里手。正是有这样深厚的群众基础,有这样爱戏懂戏的浓郁氛围,才孕育出了上党这方戏曲沃土。在这片沃土的滋养下,上党梆子才从萌芽阶段一步步发展壮大、走向鼎盛。 上党梆子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与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及北路梆子并称为“四大梆子”。上党梆子从生成至今已经跨越了三百个春秋,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群众基础,是晋东南文化的精粹,堪称本土文化之魂。它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当地人称“大戏”,晋南人称“东府戏”,河北邯郸一带称“西府调”、“泽州调”,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全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时定下“上党梆子”这个名字。上党梆子是全国不多见的多声腔剧种之一,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五个部分各具特色,各成体系,人称五花一树。 上党梆子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州底”和“潞府”两大流派。“州底”派流行于原泽州府管辖的晋城、高平、阳城、陵川、沁水5县。特点是比较稳重委婉,抒情性强。“潞府”派流行于隶属潞安府的长治、长子、襄垣、屯留、黎城、潞城、壶关、平顺8县和原沁州管辖的沁县、武乡、沁源3县,特点是更显豪放。 上党梆子是一个古老的剧种。赵魁元和卢天堆先生在《上党戏王赵清海》一书中将上党梆子的发展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从明朝末年到十八世纪末的一百五十多年是上党梆子的萌芽阶段,此时已经有了一些初具规模的梨园班社;从清嘉庆至道光的五十多年是上党梆子的发展壮大阶段,这时已经非常繁盛;从清咸丰年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上党梆子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一大批投资多、规模大、演员水平高的戏班相继出现,造就了称雄一时的“三乐意”戏班和像“一代戏王”赵清海、“小红生”郭金顺等享誉三晋的戏曲艺术家。上党梆子舞台此时已是百花争艳、美不胜收。 名震太行“三乐意” 东宅村历来便有兴戏的习惯。一个三百多户的村,当时曾经有过大大小小六个可以唱戏的舞台,而且有“北头秧歌”、“南头戏”两个草台班子。一到农闲时,隔三差五村里总会唱戏。久而久之,看这样的草台戏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胃口,如何把戏做强做大,以便看起来更加过瘾成了东宅戏迷的一门心事。 民国初,担任东宅村村长的李甲午(1870-1939),拥有良田几十亩,还办有铁厂,家境富裕。在做生意之余,李甲午对上党梆子十分痴迷,不仅爱看,而且会唱,经常在东宅村的戏班出演小生。尤其是非常崇敬赵清海,方圆二三十里之内,只要赵清海来唱,他无论事情多忙,都会丢下去看。一来二去,便和赵清海混得十分熟惯。他还有一个拜把子兄弟,名叫李五德,虽没有他那么富有,家境也还殷实。对上党梆子更加迷恋,也是赵清海的“铁杆粉丝”,甚至到了非“群孩戏”不看的程度。两人民国二年(1913年)一块合计,如果能请来赵群孩,那咱村的戏可就做大了!可是能不能请来,俩人又犯了难。因为赵清海当时已经住过不少有名的戏班,是誉满上党的全套把式,他会屈就来一个尚未成立的新班吗?尽管感到困难,他们还是要试一试。于是,他们趁东宅村农历九月庙会,专门请了赵清海所在的戏班来演出。演出结束后,又约请赵清海喝酒,商谈能否同创戏班的事。令他俩意想不到的是,赵清海一听,马上爽快地答应了。但赵清海提出了几个条件。 赵清海说:“第一,唱戏的责任是高台教化,寓教于乐。首先是一门艺术,然后才是一个产业。如果办戏班只是为了挣钱,还是别动此念;第二,现在我们的上党戏,总的来说不是在唱戏,而是在唱角儿。一个演员登台,尽最大努力去表现自己的亮嗓子、好身段,各来一套,而不顾是否符合剧情的要求。我觉得戏比天大,演员要为戏服务,而决不允许本末倒置。我想改变这种状况,实现以戏为本,但我仅是一个演员,根本无法实现;第三,目前上党戏已经由过去的草台向班社过渡,但班社良莠不齐,整个上党戏剧界前进的速度很慢。一个好的班社,不仅要有好演员,还要有好剧本、好音乐、好戏装,才能取得总体上熠熠生辉的效果。而这不仅要花大量钱财,还要有很好的管理和调配。看似简单,却十分专业。你们如果能够理解我的心情,答应我的要求,我便可以舍命陪君子,与你们一起奋斗!大主意你们拿,戏班成不成功我负责!” 李甲午、李五德是真心办戏,对赵清海的条件满口应承。过了不多久,三乐意班便在东宅村正式成立。戏班以东宅村原有的秧歌和戏班的戏箱为基础,又积极筹备资金,派人几下苏杭,订回了满台“下路货”的大幔和行头,并于次年三月初十东宅村庙会正式开锣演出。 组建三乐意戏班后,赵清海在海神庙戏台柱子上写了一副楹联,上联是:传传传传传古传传传传韵;下联是:调调调调调新调调调调腔”。上联之第一、三、七个传读(chuan),第二、四、五、六个传读(zhuan);下联之第一、三、七个调读( tiao),第二、四、五、六个调读(diao)。这副对联寄托着赵清海发展壮大上党戏的理想。 戏比天大,赵清海的理念变成了三乐意班的意志,变成了他们兴戏二十多年的行为准则。后来,三乐意班的名气越来越大,台口不断,戏价为上党各班之首。同时,赵清海因为名气大,所得的“盘缠”也越来越高。但他们始终坚持取之于戏,用之于戏。李甲午最后因兴戏和身体原因,家境慢慢破落,到土改时,仅划了一个中农成分。李五德则沦为贫农。赵清海虽然名扬上党,但积蓄甚少。他们所获得的,只是精神上的无穷愉悦。 |
-- 作者:青竹子 -- 发布时间:2012/7/26 19:29:37 -- 宫调泰斗赵清海 他被上党戏曲界称作“戏王”、“泰斗”、“一代巨匠”,深受观众喜爱,同行敬佩;他走遍太行南北,经久不衰,观众都以一睹为快;他的艺术作品雅俗共赏,农民群众常说“误了割谷犁地,不误群孩唱戏”,文化学者常道“三乐意班冠上党,梨园争学群孩腔”,这是何等的魔力? 赵清海出生在陵川县杨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为了好养活,给他取名群孩,意思是可以有一群孩子与其共同长大。出生不久,父亲便因病去世。 传说赵清海小时候,家里来了一位算命先生,在给小群孩看完相后,啧啧称奇,写下了四句话“天生好面相,理应做帝王;可怜与缺水,只能在草莽。”小群孩从小就跟大人去看戏瞧秧歌,常常瞪得小眼,目不转睛。在和小伙伴们玩耍时常常用高粱秆、玉米秆编成盔头,用玉米须子当髯口,在田间地头唱戏玩。过了十岁,小群孩的戏瘾越来越大,听见唱戏就十分兴奋,一到台下就要看到底,后来干脆整天待在村里的戏班里。面对家人的教训,他全然不理,而且越大越痴迷。十三岁那年,他的母亲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给他收拾好行装,送他到城关去学戏。后来人们都说算命先生算的不错,赵清海当不了真的皇帝,在戏台上做个假皇帝,也算是应了算命先生的卦。 赵清海先在一个既无箱架,又无名艺人,被人称为“讨吃班”的乡下剧团学戏,他十分好学,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去山里喊嗓,练就了一副好嗓子。三年后,他又加入陵川庆云班,师从于名艺人徐全虎,苦心学艺。严师出高徒,几年以后,他的戏功有了突飞猛进,成为誉满上党的名角。此后,他驻过陵川三义班、凤台鸣凤班、平顺三乐班。在他三十二岁那年,和高平东宅村李甲午、李五德合伙兴办三乐意班(俗称东宅戏),在任掌班的二十六年间,他演技进入了高峰和成熟期,使东宅戏驰誉上党。 赵清海对上党梆子、上当昆曲、上党皮簧都有很深的造诣,唱念做打皆有独到之处。他表演真实细腻,注重心理刻划,一招一式都能惟妙惟肖,恰到好处。他在《一捧雪》中扮演莫成,当场能气得面如白纸,并能将笑中带哭的神情演的恰当其分。尤其是临死前的三声苦笑,第一声强作笑声,第二声声泪俱下,第三声泣不成声,使观众潸然泪下,台下“嘘”声不断。 在唱功上,赵清海行腔依韵,丹田有力,中韵浑厚,声情并茂。放之则高亢入云,敛之则悠徐迎节。而且发音清脆,吐字真切,悠扬婉转,慰贴自然。他在《打金枝》中扮演郭子仪,一出场,不慌不忙,泰然自若,器宇轩昂,落落大方。唱腔老迈中见刚毅,气恼里显抱怨。“校尉们把畜生解往殿里”,扬腔一句,宛如游龙腾空腔雷入耳。他演《清河桥》中的楚庄王,英武豪爽,倜傥风流。演《九龙峪》的杨八郎,《苦肉计》中的鲁肃都博得了观众的喝彩。 赵清海对上党梆子“昆梆罗卷黄”五种声腔都有很深的造诣,对“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都有研究,演啥像啥,四路不当。据上党梆子戏曲专家栗守田老师研究,能够代表赵清海艺术成就的戏曲有梆子戏中的《赏花楼》、《雁门关》、《混冤案》、《诓舟》、《五福堂》,簧戏中的《清河桥》、《五丈原》、《取荥阳》、《挂龙灯》、《一捧雪》、《牧羊圈》、《吓蛮书》,昆戏中《长生殿》、《赤壁游湖》、《瑶台会》等等。 在赵清海的精心管理下,东宅戏成为上党梆子戏界泰斗。三乐意戏班成为赵清海的巅峰之地。由于赵清海名声大,品质优,戏班里聚集了一批名角,诸如须生有曹二、薛补枝、郭金顺、廉明昌,旦角有赵永年(狗不吃),郭宝松(横河旦),大净有吴大路和李来孩,二净有马高升、赵德俊(金圪塔)等、小生有李不旦,曹月孩,丑角有韦小会、吴来成等,真是名伶云集,盛况空前。 他带领戏班闯豫北、跑绥远,上太原,受到了省内外观众的交口称赞。1934年,马骏(时任山西省禁毒委员会委员长),贾景德(时任晋绥绥靖公署秘书长),郭象升(时任省教育学院院长),邱仰浚(时任省财经整理处主任)等人,出于对家乡戏剧的无限热爱,组织上党名艺人在省城巡演二十多天,演出三十余场,声震并州,好评如潮。演出结束后,赠予赵清海题词为“涵盖一切”的缎幛。值得一提得是,在获得好评的八位名家的缎幛,其中七人皆以墨字书写,唯有赵清海一人用金字题写,其用意十分明显。1935年,上党艺员又一次赴并演出,赵清海又获得了“宫调泰斗”的美誉,从此奠定了他上党戏王的地位。至今,上党地区还流传着:“东宅三乐意,看了出火气,宁可一天不吃饭,舍不得误了一场戏”的顺口溜。东宅戏行了二十多年,一直保持盛誉。 赵清海还是一位抗日志士、爱国艺人。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开始大举踏进华北。面对祖国大好河山不断沦陷,无辜同胞惨遭杀戮,赵清海与全国抗日志士们一样,义愤填膺。1939年,在抗日救亡募捐动员大会,赵清海率三乐意班为大会义演三天,他本人还捐献现场带头捐出一百圆现大洋,用于支援抗日前线。 1939年,上党大地瘟疫流行。8月16日(农历七月初二),东宅戏在虸台山(高平和晋城交界)庙会演出时,赵清海身患重病,不能登台。住在鲁村的国民党27军便衣队听闻赵清海的大名后,拔枪硬逼重病中的赵清海登台。赵清海知道原委后,不愿让别人代己受累,挣扎着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他们既是冲着我而来的,就该由我顶着。不管怎么不能让大家受罪。再说,目前这么困难,完全是小日本侵略我国造成的,现在他们不管对我们多么无理,但总还是自己人,总还是抗日的军队,我权当是再做一次劳军吧!”说完,他让徒弟们给他端来汤药服下,然后硬撑着上台化妆。他唱了一出《忠孝节》,但终因体力不支,瘫倒在后台。赵清海在昏迷中痛苦地度过了晚上,第二天便溘然离世。 不作寻常床箦死,英雄含笑上刑场。上党戏王赵清海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他“如不能再唱戏,宁愿死去”的誓言。他倒在自己挚爱的舞台上,犹如展示牺牲在战场。 噩耗传回东宅村,全村为之震惊,人人听了落泪。村里人赶往离村几里外,去迎接他的遗体归来,并看他最后一眼。三乐意的班员,上党梆子的名角,以及他的生前好友们迅速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大家在东宅村海神庙的戏台上,挂起白幔,演出了他生前常演的名剧《五丈原》,用这样的特殊方式,向他的灵魂表示沉痛哀悼。 太原的贾景德、郭象升等人收到唁电,马上派人送来了挽联: 昆梆罗卷黄腔腔皆优,生旦净丑行行俱精,因赵君大戏始称宫调; 鼓锣钹梆琴样样全能,编导唱做项项都佳,去清海潞泽再无戏王。 赵清海走了,他带着深深的遗憾,永远告别了深爱着他的观众和他的未竟事业。 1983年国家编纂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和1987年国家编纂的《中国戏曲志?山西卷》都收有赵清海专条,对他的艺术成就作了较高的评价。 赵清海虽然祖籍陵川,但他成年以后大半时期在高平三乐意班任掌班,他的艺术活动特别是艺术辉煌时期大半在高平,死在艺术的舞台之上。他的一生是艺术的一生,也是辉煌的一生,受到了高平人民乃至上党人民的爱戴,堪称艺术楷模。 |
-- 作者:青竹子 -- 发布时间:2012/7/26 19:30:06 -- 促进梆子大发展 赵清海和三乐意班对上党梆子有着的卓越贡献,促使上党梆子开始真正走向成熟与鼎盛。这个时期,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将原来俗成的班社体制,逐渐由名角挑班制所取代。具有号召力的著名演员成了剧团的领导人。赵清海就是高平三乐意班的掌班,统领该班二十六年。他熟悉业务、了解演员,对于如何组织和提高演职人员的积极性心知肚明,促使上党梆子从混乱走向规范。在这些方面,赵清海的贡献巨大。当然,客观的讲,上党梆子整体走向辉煌,是时代的结果。但至少应该承认,赵清海作为一代名家,又担当一班之长,带领着当时上党戏曲界水平最高的演出团体,走南闯北,不断汲取,通过二十多年的工作实践,确实对上党梆子的发展,起到了极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赵清海作为一个戏剧名家,在掌管三乐意班的二十六年中,十分重视整体组合。从狠抓演员行为和演出规矩入手,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素质,使上党梆子走向规范。他对剧本的选取十分严格,除了剧本的情节、冲突、文辞都要优美外,他还明确表示,不演黄色低俗的戏,不演神怪恐怖的戏,摒弃了一些不健康的情节。过去,上党梆子的演员,流动性很大。一些演员经常带着自己的几本看家戏,到处串班。造成主演强而配角弱,就如赵清海说的“不是唱戏,而是唱角”。他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对于戏唱得好而又品德优良,能够与人合作的演员,他都以相对固定的合同形式保留下来,确保整体演出阵容稳而强,极大地提高了舞台演出效果。 赵清海一贯坚持“一台无二戏”。三乐意班初建时,来了一位丑角演员,不仅把式好,而且还是他的老师推荐来的,按辈份应该是他的师叔,但是这人有两个坏毛病,一是自由散漫,平时出去总不能按时赶回,戏快开了才胡乱化妆上场,丢三落四。二是口无遮拦,别人批评他几句,他就怪话连篇,甚至仗着自己唱丑角,在台上演出时还借景说一些风凉话,闹得台风极不严肃。经过赵清海多次谈话仍不改过,最后只好忍痛割爱被迫清班。 还有一次,戏班的鼓师张发元领着一个人来见赵清海。说这人梆子打得好,要求收留,他答应试一试再说。当晚演出时,赵清海以其高亢激越的嗓音,出神入化的表演,赢得台下一片叫好。这时,那个新来的打梆子的人,也受其感染,进入忘我境界,两只手上下翻飞,把梆子扔的老高,手法娴熟,如同表演杂技,让人眼花缭乱,台下看得一清二楚,吸引了不少眼球,还有人情不自禁地为其喝彩。戏完后,赵清海让鼓师把那人请来,让赶紧给他结一下工资,明天一早走人。大家不解,说这人明明把式不错,又被观众认可,为什么不留下呢?赵清海说,一台无二戏,乐队是为戏服务的,只有“八音会”的把式,才能各耍绝活,各显其能。 赵清海还成功地解决了东家、职业经理和演员的关系。赵清海不仅戏唱得好,而且领导人也当得出色。他生前执掌三乐意班领导权二十六年,直至去世,位置从没有人动过。对上,他和东家的关系相敬如宾;对下,他与大小演职人员相处融洽。赵清海带领戏班常年在外,大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他却从不如此,戏班要排新戏,他会将演员、舞台添设、新增服装等全部情况,一一提前向东家报告。在征得同意后,方才按预算施行。每年年底演员放假回家时,他会将每一个人按贡献大小所应得的盘缠(即现在的红包)准备好,让东家亲自发放。等大家走后,他再伙同管账,仔细地向东家报账,哪怕一笔最小的收支也记载清楚,从无隐瞒,一清如水。每年正月戏班开箱和戏班扣箱,他会认真地给东宅村民无偿演几天大戏。他的作派,不仅两个东家满意,就是东宅村的村民,也无不交口称赞。他应该是从古至今,东宅村人最为认可的“荣誉村民”。 赵清海对于同班演员,更是视如兄弟,关怀备至。他为人正派,行事公正。他常说,来到三乐意,首先要对大家吃好、住好。使大家心情舒畅,精神焕发。对于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个人喜好及优缺点,他都了如指掌,并能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合理使用。唱戏时到了班中哪一个人的家乡,他都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买上几斤肉到家中探望。谁家里有困难,他都会自己拿钱给予资助。因此,大家都把他看作父兄,当作靠山,没有特殊原因,绝不会离班。外边的人听到他的名声,纷纷前来投靠,一时间,三乐意班人才济济,名伶云集,盛况空前。赵清海的领导和管理水平,不仅为当时的戏班树立了表率,大家争相仿效。就是对现在的文艺团体,也应有借鉴作用。 赵清海是为上党梆子而生的,是为上党梆子的成熟和振兴而生的。他的目标和追求,决不仅仅是当一个名演员,也不仅仅是把三乐意搞好。他的远大理想是使上党梆子整体水平迅速提升,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席之地的成熟剧种。赵清海成名的时代,正是全国戏剧界人才带出,百家争鸣的时期。他身处这一洪流之中,不甘沉沦,不为大城市的京剧气氛压倒,避短扬长,力求使上党梆子在竞赛中胜出。至少也是在全国同行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该有多么宏大的勇气和胸襟啊。他深知,要使上党梆子整体推进,光凭一个或几个演员,一个或几个班社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通过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他利用自己在为三乐意掌班的有利条件,经常将有影响的名角请来,同台演出,交流技艺和体会。他自己也经常走出去,到兄弟班传经和学习。这样一边使观众提高了鉴赏水平,同时又使演员增强了信心,迅速进步。这种良好风气,他生前从未间断过。解放以后,党和政府为了振兴戏剧,经常组织汇演、观摩、交流、培训。改革开放以后,又开始打破团界,强强联演和交流。而赵清海早在七十多年前已经试行,不管当时的圈子有多大,影响有多少,但是能够有这种设想和勇气,就应被后世加以肯定和敬佩。 此外,赵清海还敢于走出太行山,积极向外宣传上党梆子。据记载,三乐意班因戏王领衔,名角云集,演出认真声望日隆。除了严寒冬季搁箱外,一般很少停演。台口一订就是几个月,由此可以判断,当时他们根本不愁台口。但赵清海却并不安分,而是派人员出去,在省内外各地招揽演出场所。除了两次赴太原外,还曾在河南的博爱、济源、洛阳、新乡、安阳和河北邯郸等地演出,还积极准备进北京献艺。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加之赵清海自己不久去世而未实现。毫无疑问,他这样做的目的决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扩大上党梆子的知名度,使上党梆子走出大山,得到更好的发展。他的眼光远大,志向不凡,令人叹服。 一个剧种的振兴,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为此,赵清海除了团结同时代名家,千方百计搞好演出外,更寄希望于未来,积极培养后代,以便伟业得以传承。郭金顺生于梨园世家,十岁跟父亲学戏,十四岁便能担纲主演。赵清海看了他的演出,认为后生可畏,是可造之材,收其为门徒,经过言传身教,示范分析,严格把关,精心培养,使之名声大振,被誉为“后起之秀”。成为继赵清海之后,上党梆子最有影响的须生。 段二淼是誉满上党的名演员,当时在长治一带已经很有名气,但只要赵清海在长治演出,他都会化妆后偷偷去看,以便学他几招。因为按当时的习惯,同行是冤家,每个人都要自留一手。在一个黑夜,他赶完戏急急忙忙走山路去看赵清海演出,夜黑急行,不小心掉下沟里,把腿给摔断了。此事传到赵清海耳朵里,马上亲自去看望他,并告诉他:“你想错了,只要我会的,你要啥我就教你啥!”从此两人结为知己。段二淼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真本事。 1932年,赵清海领着三乐意班到陵川的西后门村唱戏。这个村同时还请了陵川后山村的秧歌班,让他们唱对台。头一天赵清海未来,班里的人见对方都是一些小后生,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而对方仗着年青,千方百计出力卖弄。再加上为新班新戏,大家没看过,因此,纷纷到对方去看。三乐意输了戏,有些人吃不下饭。赵清海听了诉说,亲自到对方台下看了一场。见那两个年轻人虽然稚嫩,但演得认真,表演很到位,心中便十分爱怜。马上在台下的饭摊上买了两串烧饼,到对方台上,给两人挂在脖子上。这在当时是对演员嘉奖的最高形式。这种虚怀若谷的大师风范,使对方大受感动。这在当时“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的背景下,足见赵清海宽广的胸襟和至深的眼见。赵清海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为上党梆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 作者:青竹子 -- 发布时间:2012/7/26 19:31:24 -- 上文转自拈中笑的博客。 |
-- 作者:月下独酌 -- 发布时间:2012/7/26 21:16:54 -- 东宅就是俺们村,骄傲啊! |
-- 作者:晋味汉子 -- 发布时间:2012/7/26 22:00:57 -- 光骄傲有啥用,你应该继承下来,啥时能听猴唱几句 |
-- 作者:草根戏迷 -- 发布时间:2012/7/27 8:38:07 -- 以下是引用晋味汉子在2012-7-26 22:00:57的发言:
光骄傲有啥用,你应该继承下来,啥时能听猴唱几句 汉子所言及是,啥时能听到你唱的梆子腔啊? |
-- 作者:山石 -- 发布时间:2012/7/27 11:34:32 -- 陵川三绝:赵清海的二黄,杨励堂的字,王全妹的色。 高平东宅:高平的黄梨,清海的戏,没有疤痕和斑记。 晋城一女:不嫁老爷不嫁官,要嫁清海小掌班。 省城缎匾:涵盖一切。 北京剧照:宫调泰斗。 (戏王:乳名乾孩,陵川人称勤孩,晋城、高平人称群孩,在太原演出时改为清海。开始在陵川“五盛班”,后到晋城“鸣凤班”,再到高平东宅“三乐意”班。生旦净丑,生行为魁。唱念做打,唱做更优。) |
-- 作者:真水无香 -- 发布时间:2012/7/27 15:17:19 -- 以下是引用月下独酌在2012-7-26 21:16:54的发言:
东宅就是俺们村,骄傲啊! 切,清海是俺老乡,骄傲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