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sdxq.cn/index.asp) -- 【戏迷闲谈】 (http://bbs.sdxq.cn/list.asp?boardid=24) ---- 上党梆子现有各剧团需要分剧团传承和保护唱腔? (http://bbs.sdxq.cn/dispbbs.asp?boardid=24&id=9640) |
-- 作者:丹河源头 -- 发布时间:2014/1/24 13:23:08 -- 上党梆子现有各剧团需要分剧团传承和保护唱腔? 关于上党梆子唱腔的传承保护问题,一直以来就争议不断。 针对目前活跃在整个上党地区两个城市范围内的大大小小的上党梆子剧团,以及公布的几个大家都知道的、也是公认的两市范围内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梆子代表性传承人等分布状况,最近又有几个戏迷朋友聊到上党梆子唱腔的传承保护问题,有的提出观点说上党梆子现有各剧团需要分剧团保护传承唱腔,有的说不需要分剧团而是分县、市、区域去保护传承上党梆子唱腔,有的说是应该由这些上党梆子代表性传承人跟随几个剧团进行专门的保护传承。 各说各道,应该都是为了上党梆子的薪火相传,上述说法或者观点建议是否也有一定道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4 13:31:08编辑过]
|
-- 作者:冷枫 -- 发布时间:2014/1/24 13:47:03 -- 原来上党梆子有两大流派,州底和潞府,以州底最为正宗。现如今州底几乎消失,被潞府同化。上党梆子原有的传统表演程式丢失得太多太多,很多人打着改革的大旗,尽情的各了,还美其名曰是在发展上党梆子,增添新的元素,谁还会用心来继承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这不,晋城市上党梆子歌剧院即将闪亮登场,以后我们就听歌剧好了,歌剧现代,梆子太土,丢份掉价。 |
-- 作者:青竹子 -- 发布时间:2014/1/24 19:30:09 -- 上党梆子传承不只是唱腔的传承,而是融昆梆罗卷簧于一体,独具地方特色的唱做念打的上党梆子传承。 |
-- 作者:爱护 -- 发布时间:2014/1/24 21:03:49 -- 以下是引用冷枫在2014-1-24 13:47:03的发言: 非常赞同,一团可能以后都唱歌剧
原来上党梆子有两大流派,州底和潞府,以州底最为正宗。现如今州底几乎消失,被潞府同化。上党梆子原有的传统表演程式丢失得太多太多,很多人打着改革的大旗,尽情的各了,还美其名曰是在发展上党梆子,增添新的元素,谁还会用心来继承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这不,晋城市上党梆子歌剧院即将闪亮登场,以后我们就听歌剧好了,歌剧现代,梆子太土,丢份掉价。 |
-- 作者:丹河源头 -- 发布时间:2014/1/24 22:48:55 -- 上党梆子的改革设计的“土不土洋不洋”腔调主要出在咱们晋城地区,人家长治地区问题不大,咱们需要反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4 22:51:21编辑过]
|
-- 作者:山石 -- 发布时间:2014/1/25 14:21:13 -- 州底派就是因为‘好把式’多,相互拆台、勾心斗角。延续到现在晋城戏曲界文人相轻,借改革之名,胡编乱造,不尊重历史。确实不如长治地区。另外,长治戏校几十年的历史,传承是州底派和潞府派的上党梆子、落子精髓,而晋城从上到下起码不是地道把式,有些上党梆子所谓的专家,连戏剧与歌舞剧都不分了。可笑! |
-- 作者:猫眼看戏 -- 发布时间:2014/1/25 15:31:03 -- 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的改革发展中,地方戏曲当然也要改革,改革和继承相辅相成,不矛盾,而现实是不要继承的改革,矛盾的厉害! |
-- 作者:月下独酌 -- 发布时间:2014/1/26 18:38:18 -- 改革发展绝对没错,但我们有几个人在挖掘和整理传统?特别是表演方面,丢了不少东西。 |
-- 作者:浮戏山人 -- 发布时间:2014/1/29 0:19:05 -- 我始终觉得,传统和创新是个动态的词。50或100年前的创新就是今天的传统.同样,今天的创新也会成为明天的传统。一个常挂着中老年服装的商店能吸引年轻人走进吗? 诚然,我也很喜欢传统唱腔,但每次看戏,台底下黑压压的一片老年人.你说这样的现象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们天天喊着 我爱上党戏,上党戏迷里却鲜有年轻面孔,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 当然创新需要有个度,同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改的过了我们就再改回来就成了,如果真的改的不成样子了,市场不会答应,戏迷也是不会答应的,毕竟现在的人是很现实的。 市场是一把双刃剑,谁的心里都清楚,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唯! 楼主天天这样嚷嚷,我就搞不懂,难道更新换代和长江后浪推前浪楼主不懂? 为什么一个市场一直在萎缩的剧种在努力创新,想再创辉煌,怎么天天在论坛里听到骂声,非让这个剧终最后都变成老年人爱看 你们才甘心? 如果真的爱这个剧种,举起手来,大力支持创新,但一定要在传统的基础上! 这样,市场才会再度辉煌起来,演员们才能挣上钱,吃上饭,才有心思给我们好好的唱戏. 我们才有机会再看到 小吴国华 小张爱珍 小张保平 小郭孝明们 毕竟,张吴张郭时代已经够一个段落了 这个剧种需要的新鲜的血液! |
-- 作者:丹河源头 -- 发布时间:2014/1/29 10:45:08 -- 回复楼上:您关于对本人所说的“保护唱腔”的理解和观点是片面的和偏颇的。
中国戏曲界对戏曲创新与改革是有主格调的,那就是这个保护唱腔是不能让那些的“个性化”唱腔成为主导戏曲创新的“榜样”或者“方向”的,如果是这样,就是“伪改革、伪创新”,对戏曲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本人非常支持戏曲创新和改革,但是这个创新和改革不是“胡闹”!不能“瞎干”!
本人与国内众多热爱戏曲的人们一样,反对那些以“发展创新改革”为幌子进行标新立异,树立什么所谓“戏曲新潮”,错误地将戏曲的创新以自我为圆点,去背离戏曲的传统属性去“创新、改革”,添加西洋歌剧以及歌舞剧、音乐剧、音诗话剧、戏歌性色彩“元素”,将戏曲的创新随意嫁接到所谓的“改革创新”上来美其名曰。
地方戏曲的创新、改革也是一样,不能失去地方“风格”、地方味,戏曲的改革创新不是脱离戏曲核心元素或者让某一种个性化的“风格”引导一个剧种的整个唱腔发生变异、裂变!
另外,我们对传承和发展中国戏曲包括上党戏曲,以及保护唱腔,也不能总是寄希望予某一个剧团或者几个人身上,所有的剧团和所有的演员都是唱腔保护的责任人,是理所当然!是责无旁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9 10:56:3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