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sdxq.cn/index.asp) -- 【戏迷闲谈】 (http://bbs.sdxq.cn/list.asp?boardid=24) ---- 为本地戏挑刺 24《法门寺》晋城梆子 (http://bbs.sdxq.cn/dispbbs.asp?boardid=24&id=9672) |
-- 作者:老申 -- 发布时间:2014/2/7 9:46:58 -- 为本地戏挑刺 24《法门寺》晋城梆子
各位马年吉祥!
我还是继续挑刺,请大家一起看看,咱们的梆子
戏,有什么地方要改进的:
35、《法门寺》原银生等,晋城梆子 这是出有名的大戏,多个剧种在演出,剧本当经过了千锤百炼,要挑刺也太大胆。本人才疏学浅,只当是学习吧! 字幕和台词: 针黹 —— 应读ZHI(只)。 交言 —— 虽然有出处,但一般说话,或许“交谈”好些? 雄鸡 —— 多是书面言语中出现,比如“一唱雄鸡天下白”。口语中应是“公鸡”吧?平常不是说母鸡熬汤补人吗?干嘛要买“雄鸡”呢? 说和姻缘 —— 应该是“说合姻缘”? 把土一刨 —— 这里普通话中应读 Pao , 而非“Bao”。读Bao 是指刨(铇)床等。不过在平顺等地,土话也读“Bao”,比如”“Bao 地蔓(土豆)。 拜谒 —— 读YE,而非JIE。 狗拖抹布串串不紊 —— 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的歇后语,是做事有章法的意思? |
-- 作者:老申 -- 发布时间:2014/2/7 9:48:57 --
五福中 —— 好像应该是“五服中”,是指家族中的五辈之内。古有“服制”(服丧制度。按生者与死者关系的远近亲疏,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服除(服丧期满)。有知者,望指教。 你去盏灯 —— 似应“你去张灯”。 x更 —— 应读“Jing。 两付尸体 —— 应是“两具尸体”吧?作为量词,“副”通常指一双相同的东西,比如“一副手套”、或一套什么东西,比如“一副象棋”等。 血溅儿滴满廊台 —— 似应“血点儿滴满廊台”。 桑涧濮上结良缘 —— 应是“桑间濮上结良缘”。典故:桑间在濮水之上,属春秋时卫国(现河南地部分区域)。濮水,也叫濮渠,流经卫地。 春秋时,濮水之畔,土地平阔气候温和,桑树遍野,谓桑间濮上。经考证,当时的青年男女常聚集于此地,但并非劳动,也绝非歌舞甚至是自由谈情说爱。实际上卫国是在淫靡之音的熏陶下,男女礼法不严,纵情声色,幽会于此地而已。有不少是先有男女之事,后有婚姻。“桑间濮上”警醒后人一定要端正身姿、自尊自爱、以敬事人、以礼律己。 命染黄沙 —— 好像通常说“血染黄沙”,且是指战争死人吧?或许这里应该用“血流满地(房间的地上)? 不住的把泪流 —— 应是”不住地把泪流”。 二人同遇受难 —— 或许是“同时受难”或“同遭苦难”? 接下页 |
-- 作者:老申 -- 发布时间:2014/2/7 9:50:23 --
雪耻冤枉 —— 或许是“雪此冤枉”? 雪耻明冤 —— 或是“雪耻鸣冤”? 无人当报 —— 或许是“无恩当报”? 尚厌民事心也烦 —— 县官赵廉语。什么意思?“尚”是“假如”的意思吗?。 押将一赶人犯 —— 或是“押解一干人犯”? 将他们 —— 通常说“将他们”,不用“她们”。 渔樵 —— 读QIAO (敲),而非JIAO。 看来,多是读音有误,或字幕输入时打错了。 情节方面: 拾玉镯那场戏结束后,一般观众(至少我个人)会认为是当天晚上孙玉娇的母亲就回家了,并且带回来兄弟夫妇。但根据后来的台词,这是五天以后的事了。是否可在孙玉娇母亲出场的台词中说明一下?或者,是否可以在本场戏结束后,在字幕上打出“五天以后”,以便观众理解剧情? 另外,主持和尚给太后磕头只扣两次,什么道理?据了解,给皇帝和皇后磕头,在和尚的心中如同向佛行礼,通常是磕头三次吧? 化妆方面: 宋国士是生员,在县衙时是否应该戴秀才的那种帽子?另外,胡子是否也太白了?因为他子女年龄都不大。 |
-- 作者:老申 -- 发布时间:2014/2/7 9:52:31 --
道具: 好像那绣鞋也太小了! 表演方面:戏演得太好了,都很到位。特别是演宋濂的演员原银生,演艺太绝了!而且,他的唱腔非常特别,演唱中一顿一顿的极短暂的停顿,可能是自创的唱法,或许可以申请专利,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要说创新,我看这就是!只是演孙玉娇的演员,照理第一场中作为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更因该活泼些,但我发现她的眼睛老是往脚上看,与观众交流的不多,不知是否应该改进?望懂戏剧艺术的网友谈谈看法。 这个戏不知是哪位大师编的,是先有戏后有故事,抑或先有故事后有戏?故事发生在明朝的眉邬县(现在陕西的眉县?),赞扬了民女宋巧姣为伸张正义而不怕死的精神,同时也给武宗太监刘瑾树了一块爱民的丰碑,其实,他可真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下面是有关他的资料,有兴趣者可以看看。 刘瑾(1451—1510年),陕西兴平人,本姓谈,明武宗时的太监,从正德元年到五年,操纵朝政,是明代权宦之一,当时有“立地皇帝”之称。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孝宗时,犯死罪,得免。后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后来的明武宗。 他与马永成等八人合成“八虎”。在他的领导下,这些宦官想方设法地鼓动武宗游玩享乐,他们则专权跋扈,隐瞒着皇帝搜刮钱财,为非作歹。刘瑾最受武宗的信任,在内宫监任职,而且掌管着京城的精锐守卫部队。正德五年(1510年)被凌迟处死,被剮了三千多刀。 |
-- 作者:山西戏迷 -- 发布时间:2014/2/7 16:52:28 -- 看戏就是看戏,何必认真! |
-- 作者:张琪琪 -- 发布时间:2014/2/7 22:19:08 -- 此言差矣,不挑出这么刺,这么闲的老申比咱们这些文盲懂得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