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sdxq.cn/index.asp) -- 永年西调(河北) (http://bbs.sdxq.cn/list.asp?boardid=38) ---- 采访西调名家张海臣老师 (http://bbs.sdxq.cn/dispbbs.asp?boardid=38&id=3105) |
-- 作者:无语人生 -- 发布时间:2011/7/6 21:52:52 -- 采访西调名家张海臣老师 张海臣,男,生于1937年,永年县前刘寨村人。现已是75岁的高龄,永年西调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主攻须生。在易老师(后文提到的永年县文体局的党委书记)的引荐下,笔者在县文化馆初次见到了张老师,感觉他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虽然耳朵有些背,交流起来稍微有些困难,当知道笔者的来意后,他特别高兴,连连说:“一定要写好,一定要写好,这是为宣传咱们西调,是好事!” 时间:2010年6月12日下午两点 地点:永年县文化局申遗办公室
记者:请张老师给介绍一下从艺经历 张老师:“我父亲叫张学增,是当年永年西调进步剧团的团长,号称‘一杆锤’。虽然他的右手畸形,但打鼓相当了得,京剧、豫剧、河北梆子都能打,所以在当地很有名气。每到寒暑假的时候,父亲就让我跟着戏班,可能是听习惯了吧,有次演出正好缺一个娃娃生,大人们就让我去顶,没想到这一亮相就出了名,不仅声音响亮,表演出色,而且跟伴奏非常准确,这便引起了父亲的注意。14岁,父亲让我辍学,专心的进戏班唱戏,虽然我不情愿,和父亲做了很长时间的抗争,但还是没有拗过,于是就退学专门唱西调。后来在文革期间,由于父亲性格过于耿直,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整日挨批斗,最后投井而死。”
(笔者思考:在那个政治语言极其敏感的时代,或许是由于家世,或许是出言不逊,或许是受人诬陷,残害了许多出色的艺术家,正所谓:世事弄人 这一时期发生的种种也遏制了我们国家艺术水平的提高。 张老师学习西调实属其父的逼迫之下,但也正是张父的慧眼识才,才让张老师身上具有的演唱潜质和表演天赋得以发挥,这或许就是命运冥冥之中的安排。)
记者: 您的老师是谁啊? 张老师: “我这一辈子老师有很多,只要比自己唱的、表演好的人,我都会认真的向人家请教。有一次,我在张村煤矿演出,一个山东籍的老人,曾经唱过京剧,后来开始干锯盆、锯碗(把坏的盆碗修补好)的活儿,路过这里看戏,看到我的演出后,便随口点评了几句,我父亲一听全是内行话,便好好地招待了人家三天,并对我的表演做出指点,但我忘了叫什么名了,就称为‘无名师傅’吧,像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 ( 笔者思考: 张老师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他虚心向别人请教,而且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使得自己的技艺不断提高,努力向艺术的更高峰攀登。)
记者:您曾经当过团长吗?是如何管理这个剧团的? 张老师:“我是在1982年成为第五任团长,当时政府已经不拨款了,我接手时剧团还欠着一万块钱的外债,我就拉着剧团到处找活来抵债” (笔者思考:可以说,坎坷的生活经历让张老师在面对困难时,表现的很镇静,能够从容的解决问题。)
记者:对于西调的表演,您有什么创新之处吗? 张老师:“我这人就爱研究,看到其他剧种中能够拿来借鉴的东西,我都会试着加入西调的表演与唱腔中,像‘骆驼跪’、‘骑马’等动作就是我后来加进来的” ( 笔者思考:一个剧种的发展得益于艺术家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它才会有永久的生命力。张老师现在的表演已经在西调界成为了样本,人们都模仿他的表演。)
记者:现在的西调和您那时侯比,有什么变化吗? 张老师:“我们那时侯生活苦,平时玩得东西也少,所以很多老百姓都爱听戏,人一多,唱得也带劲。现在吧,这玩的多了,更没有人听西调了。而且国家的政策也总在变,就现在这状况,光靠演出挣的钱,剧团根本维持不下去。” (笔者思考:回忆往昔,再观今朝,人们生活的环境和周围的事物都在改变,而在这环绕下的西调艺术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 音乐样式也越来越多。加之人们对国外、港台生活方式的追求,不自觉地也接受了他们的审美方式。这是传统音乐受冷落的原因之一。)
记者:您对于西调的发展,有怎样的看法? 张老师:“西调在这几个县里还是比较有名的,爱好它的人还挺多,但是现在戏价太低,培养了多少年轻人都不干了,转业了,打工走了,要是政府再不挽救,这西调就灭了(消失了),主要还是没有钱,所以搞不好。” (笔者思考:张老师认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资金投入。2人才短缺。他很担心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无人传承,最后导致灭绝。)
记者:您的孩子也跟您学西调吗? 张老师:“我有五个孩子,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他们现在都成家了,我不会强制让他们去学西调的,自己愿意做啥就做啥,只要心里头愿意就行啊” ( 笔者思考: 或许是张老师自己小时侯被迫学戏的经历,所以他不希望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们。)
记者:您对西调的未来有什么看法? 张老师:“我们这一拨儿的剩下的不多了,可不能让这好东西给没了啊,多给咱剧团拨点钱,给上个保险啥的,让人心理头踏实点。这不你也写这个论文呢,也给咱呼吁呼吁,肯定起大作用呢!” ( 笔者思考:张老师对于西调的未来还是充满了很大的期望。同时笔者作为一个研究者,也有责任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西调,为发扬西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
-- 作者:永年高飞 -- 发布时间:2011/7/6 22:01:44 -- 句句实言 |
-- 作者:西调老谷 -- 发布时间:2011/7/6 22:49:27 -- 研究生霍陶纯辛苦了,无语辛苦了,张老的心声。 |
-- 作者:马莉 -- 发布时间:2011/7/6 23:11:04 -- 非常希望西调能辉煌起来,希望张海臣老师健康,张老师可是西调的宝贝,西调离了张老师,那可是要逊色不少的。 |
-- 作者:包龙图 -- 发布时间:2011/7/7 11:38:36 -- 张海臣老师学习观念和上党梆子老前辈段二淼老师的学习观念不谋而合,‘只要学到过别人的东西都是他的老师,而且是筛选精华粉碎揉烂拿来我用’。 |
-- 作者:红楼卧梦 -- 发布时间:2011/7/7 12:07:46 -- 采访的有点少 |
-- 作者:晋安 -- 发布时间:2011/7/7 13:04:44 -- 西调名角有点少呀,几十年出了一个张老。 |
-- 作者:小张海臣 -- 发布时间:2011/7/7 16:19:42 -- 是啊
|
-- 作者:三搭板 -- 发布时间:2011/7/7 21:11:25 -- 西调花脸演员裴建光说过,前数50年,往后再数50年,恐怕也难出个张海臣。 |
-- 作者:三搭板 -- 发布时间:2011/7/7 23:24:55 -- 西调以前的名家多的是,刘书阁【八点】,刘筱林,霍电【野毛】,杨同林【白旗第子,艺名小草包】,甄忠鹏,李海泉【张海臣表第,著名架子花脸】,穆庆林【小耳朵】,韩俊杰【张海臣舅舅】,等等数不胜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