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曲论坛戏曲交流【戏迷闲谈】 → 辛辛苦苦排戏为了什么?


  共有7941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辛辛苦苦排戏为了什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生有缘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武生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91 积分:163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8/23 21:37:27
辛辛苦苦排戏为了什么?  发帖心情 Post By:2017/8/20 20:32:09 [只看该作者]

戏曲作为一个传统而又古老的艺术,流传下来必定有它一定的文化魅力,很多人会说总是那几本戏看着没意思,比如《秦香莲》,很多剧种都在演,演了多少年,为什么还在演,因为它是经典作品,经典作品必须保留,不能随意抛弃,如果把经典剧目丢失了,再演多少戏也是白搭,观众不接受等于零,再好也是失败;
近几年有个现象,部分剧团投入人力、物力、精力排一些戏,比如《哑女告状》、《程灏书院》、《雁难归》、《白蛇传》《梁红玉》、《太行娘亲》等,现在能勉强下乡的就是《哑女告状》和《梁红玉》,大部分必定演不了几场就压箱了,或许只是为了评比拿奖、为了名片宣传、为了政治需求、为了资金支持,但对于观众的意义何在?
老百姓就喜欢热闹戏、耳熟能详的朝代戏多一些,像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的戏不符合上党人的喜欢风格。像《闯幽州》、《忠烈千秋》这类戏应该作为下乡剧目常演,再像《雁门关》这类文武兼备的戏,现在很少有剧团能把它演好,有的演员可能唱的好,但功夫不行,或是功夫好,唱的差点,所以觉得与其花大钱排新戏,不如花小钱把丢失的经典剧本给恢复起来,好好打磨,观众必定喜欢;
传统艺术就是传统艺术,如果盲目创新,搞得戏曲不是戏曲,歌舞不是歌舞,传承戏曲艺术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何在?过去的演员为什么不大量排新戏,因为老一辈演员是在负责任的完完整整传承正宗的传统戏曲,而不是想排什么就排什么。戏曲是一门严谨而又负责任的艺术,包括音乐、唱腔、服装、表演等等都不能照着自己想象的方向随意改变,可谓万变不离其宗,不变就是创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