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曲论坛戏曲交流【戏迷闲谈】 → 新编戏《两狼山上》到底好不好?


  共有7273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新编戏《两狼山上》到底好不好?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梆子王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191 积分:2101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9/4/7 20:55:27
新编戏《两狼山上》到底好不好?  发帖心情 Post By:2016/12/18 17:09:00 [只看该作者]

      看完这个戏已经有几天了,这几天戏迷们都在热议这出戏,热议本身即是一种关注,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我觉得首先这是一件好事情,说明我们戏迷热爱上党戏,并且说明戏迷看戏不是看热闹,有能看出行道来的,说明我们戏迷的欣赏水平也很不简单,我观察了几天,也看了别人对此戏的评论和意见,终于憋不住要说说自己的看法了。
     戏嘛,说戏,首先要应该说剧本,这个剧本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主题突出,立意明显,情怀也很大,主要体现了一代名将杨继业为国尽忠的悲壮事迹和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国的牺牲情怀,这个情怀体现的淋漓尽致,看了非常感人,这个主题目标肯定是实现了,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这个戏已经成功了一半了,那么另一半就要看这个戏的情节设置了。在情节上,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妥帖的,整个戏情节流畅,从出征前屡遭猜忌,到出征时的拼死奋战,再到战局的逆转,最终导致悲剧发生,这一系列的变化在情理之中,没有什么说不过去的地方。我觉得唯一感觉有些离题的就是开场时候的金沙滩大战,但是作为一个戏的引子出现,也未尝不可,引子有时候很关键,他基本给整场戏定了一个基调,这出戏的引子其实就是这个感觉。再一个是头一场,佘太君出场时的那种基调定的似乎有些太凄惨,让人从头至尾就开始悲伤,没有了反差,这个似乎有点感觉不怎么好。然而整个剧情设置还是能够接受的,是合乎情理的,其中安排了几处历史事实,如参杨继业的本章,这个环节设置的好,更能突出杨继业的无私、无畏,让杨继业更加高大,更加丰满,也为后来王诜猜忌杨继业打下了伏笔;还有一个就是宋军分为东、中、西三路大军征辽大败,这也是北宋唯一一次有机会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然而此次战争的失败,直接导致了整个北宋一直对辽国妥协。所以,整出戏是在这么一个失败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杨继业的失败就是这个大失败中的小失败,以小见大,窥一斑而知全豹,这就是编剧手法的高明了。
      从整个主题的表现以及剧情设置上来说,这个戏其实是非常成功的,大的骨架已经搭起来了,还需要血肉的充实。对几个地方记忆深刻,首先,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把青鬃马拟人化了,这个设置很大胆,也很新颖,让杨继业在饥寒交迫的时候和青鬃马来一大段内心独白,可谓匠心独运,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第二个感觉是对杨七郎的刻画更加贴近人性,不想以往一贯地神话杨七郎,七郎在突围前叫的那声“爹”撕心裂肺,本来眼中已经满含了泪水,这一声“爹”就像一根细细的真,一下戳进了眼睛,满眼的泪水就再也忍不住,用泪奔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这就是反差,那么一个刚强勇猛的铁汉子,也有儿女柔情的一面,他也有挂念啊,他挂念着他的母亲,舍不得自己的父帅,舍不得自己的亲兄弟,这一声叫有多少情思在里边?为什么有这么多情思呢?因为杨七郎是个活生生的人,他不是神仙,面对千军万马的辽军,肯定生还的希望很渺茫,去突围肯定是以卵击石,但是不突围就是坐以待毙,困兽犹斗,何况他杨七郎呢?所以他抱着一线希望去了,但是结果很残酷,以身殉国,我觉得这个结果要比被潘仁美害死好很多,他是英勇地战死在了沙场上,而不是窝窝囊囊被诓下马,被灌醉酒,再被残忍杀害,英雄这样的死更悲壮,也更体面,也更感人。杨七郎战死能感动的人哭了,但是被害死的时候从来没有感动过观众,大家都是看热闹一样的感觉。
     戏里还有许多细致感人的地方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有血有肉,写的非常好。
     再说说作曲吧。作曲整体没有偏离上党落子,起腔、散板、流水、清流水,上党落子的传统板腔运用的很好,有些是对过门进行了修饰,但是上党落子风味浓郁,就连伴唱的主题曲“擦干身上的血重上阵,拭去眼中的泪在出征”,不管是伴唱,还是独唱,都加入了上党落子的元素。以前长治梆子原团长张志明老师说,看了闯幽州,你也许不会记住杨继业,但是肯定能记住别府是的伴唱“送送儿郎”。我觉得两狼山上也一样,这出戏的主题曲一样给人印象深刻。
      很多人说到了剧种潘仁美和王诜的脸谱问题。这个问题很简单,脸谱体现的是人物性格,但是在本剧中并不是简单的谁对谁错的问题,杨继业没有问题吗?他如果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去出征,而是按照皇帝的意图掩护百姓撤离,那么也许悲剧就不会上演了,况且身为主帅的潘仁美还是支持大将杨继业的,你受不得别人的冷嘲热讽、激将挑拨,你自己要出征,又能苑得了谁呢?这让我想起了电影《集结号》,正是谷子地和敌人的死磕,才给大部队撤离争取了足够的时间,此剧中的情节设置和《集结号》很相似。所以此剧中潘仁美不是坏人,所以他的脸谱是揉的红脸,王诜作为监军,是文职官员,就是一般的净脸,符合剧情,恰到好处,处理很得当,道理就是这样,真理就摆在这里,你信或者不信,真理始终是真理。
      最后还应该说说演员的表演,这个大家自己看吧,各有各的爱好,不多嘴了。
      综上所述,这出戏我认为是一个不错的戏,能够引发人深思的好戏,让观众去思考,辩证地看问题,而不是一刀切,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但现实世界并不是这样的,坏人也可能有让人可怜、可爱的地方,好人也可能有让人憎恨嫌恶的地方,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能够让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对这个戏产生不同的想法和看法,我觉得这是这出戏最成功的地方。可能有观众一时接受不了,没关系,你看或者不看,戏就在那里,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戏还在那里。时间能够证明一切,我觉得这出戏是一出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戏。
     欢迎不同见解这拍砖!我说过的,有不同意见说明我们是志同道不同而已,起码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希望上党戏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