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二簧诞生于上党,至今至少在二百年以上,是一个非常好听的唱腔,也可以独立成戏,也可以穿插上党梆子等戏演出,因此受到上党梆子影响,唱腔上与京剧的皮黄还是有区别的,上党地区老百姓叫之“土二簧”,也单一称做上党皮黄。与京剧等剧种一样,上党二簧也分西皮和二簧两大种类,包括反一黄在内,总称上党皮黄,上党二簧属板腔体,其中西皮有原板、西皮二板,又分慢、中、快板和散板、摇板等,二簧有正二簧、反二簧、原板二、板等,西皮声腔圆润、委婉、清脆,抒情性强,多被生、旦两行采用,二簧腔板式少,变化不多,西皮句式为“眼起板落”,二簧句式为“板起板落”。
中国戏曲是相通的,剧种之间相互融合,板腔之间相互借鉴。当年徽班进京,京剧生,京剧却在受山、陕梆子影响下,受汉剧影响更深。说说京剧西皮、二簧也就是京剧皮黄,京剧西皮包括导板,也叫倒板、慢板也叫慢三眼、原板、二六、快板、流水、散板、摇板、回龙等板式,京剧西皮高亢、刚劲、活泼、明快,另有反西皮腔调,也包括二六、摇板等板式,京剧二黄与京剧西皮类似,也分导板、三眼、原板、二六板、摇板、散板和回龙等,用法几乎相同,但重要区别也是眼起板落,即敲鼓开唱,打板收音和板起板落,开唱与收音都在打板,西皮二黄是京剧的主要唱腔,可以说,没有皮黄就不成京剧。其他剧种徽剧、赣剧,西皮却是板起板落,好象上党二簧和京剧二黄,还有不少剧种都有皮黄腔,但都受到了当地戏曲剧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