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曲论坛戏曲交流【戏迷闲谈】 → 为上党戏挑刺 51 《大路通天》 潞城红旗


  共有280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为上党戏挑刺 51 《大路通天》 潞城红旗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老申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51 积分:379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8/29 11:36:30
为上党戏挑刺 51 《大路通天》 潞城红旗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8/18 9:19:33 [只看该作者]


61、《大路通天》 潞城红旗

这个戏的说的是平顺县天脊山里的一个故事。村民在中共党支部支书的带领下克服困难,终于将能走汽车的大路修出大山。有无私的贡献,还有流血和牺牲。正如台词中的一句话都说贪污腐败、买官卖官盛行,怎么不到他们村里看看,党支书和党员是怎样做贡献的?

这是人们常说的“政治戏”。用当前流行语来说,是宣传“正能量”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大家都听过,讲述的是古代有位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天脊山中是否真的有这事,本人身居外乡不敢妄言没有。确实,通过有关媒体,人们也多次听说过在山崖边修路出山,为村民造福的事迹。平顺县全是山,既不平也不怎么顺。我有个后来担任县人大主任的同学,就曾经带领工程队在山里架桥修路多年,不过那是国家投资。在人们沉迷于追逐金钱和权力的时候,演这种戏还是很必要的。

我这里想要说点当地情况。天脊山离我村仅有约40里路程,位于平顺与河南林县(现名林州)交界处,距平顺县城70里,离林县约40。当地村民可能多是从林县逃荒上来在那里定居的。我们当地人称林县为“山底”,称林县人为“草灰”,“山底人”称我们平顺人为“煤灰” —— 不知道为什么会在相互间有这样的称呼。全国劳模 ——西沟的李顺达就是“山底人”,说话和平顺本地人有差别,说“这里”是“坐里”(音),“那里”是“诺里”(音)

潞城有个“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或许他们排演这戏与这个公司有关也未可知。

据介绍,天脊山素有赛江南的美称,完好的植被、清澈的泉水、美丽的传说……荟萃了太行山水之精华,集奇、险、绝、秀、幽为一体,气候宜人,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探险写生的理想去处。山峰奇险独特,高耸天际,直入云霄。山势海拔由500米至1800米呈三级绝壁分布。景区之中四季流水不断,各种瀑布溪泉遍布山谷之间,峰峦叠翠,植被繁多。有心情,可去那里游览一番。

接下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18 9:27:06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老申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51 积分:379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8/29 11:36:3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8/18 9:25:01 [只看该作者]


文字方面,除少数地方的“的、得、地”的用法不准确外,其它较少有错别字。要提到的是:

  坎肩 —— 当地人多说“领褂子(De)”。

   (用平车)把麦 —— 似应“把麦拖”。

歇几天 —— 应读Jiu。台词中,“厩”如果被读成“Juan应该写作“圈”,而非“厩”。

另外,剧中有几次唱到民歌:“桃花花那个红来,梨花花那个白”。其实是个歌不是本地民歌。本地民歌我在以前听到过,如像《送亲郎》就是其中一首。那唱法有点上党秧歌的味道。平顺当地的民歌有没有被收集整理,不得而知,反正现在当地人很少唱了。

情节方面是经过政审的,没有什么不合理。但有一点,新支书在因经费困难,向媳妇要家里的存款时,有段回忆是两个人在十六年前的一个夜里在酸枣沟坡下面的草地里干啥......未免会使观众往“那个事”上面去联想。这是否有点流俗?

另外,化妆有点问题,就是在离任的老支书牺牲之后的丧礼上,新支书身穿红汗衫,与礼俗相悖。或许因为这戏是“红戏”才要穿红汗衫?

再有就是,舞台还是“拉登”太多些。黑灯瞎火,至少我这个观众看起来不舒服!

附上天脊山照片一张,有兴趣的网友可去转转。


(图片传不上,哪位指教一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