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曲论坛戏曲交流【戏迷闲谈】 → (转帖)面朝大海,期望春暖花开


  共有644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面朝大海,期望春暖花开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戏高腔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小飞侠 帖子:1568 积分:1054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11/4 16:55:10
(转帖)面朝大海,期望春暖花开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1/7 9:30:47 [显示全部帖子]

青岛市京剧院:
中国文化报 >  2015-01-06 面朝大海,期望春暖花开

    改造后的盔箱仓库

    本报记者  罗云川

    《新年京剧名段演唱会》,京剧《天女散花》、《将相和》,京剧《红鬃烈马》……1月1日至3日,山东青岛四方剧院,台上演员唱念做打倾情呈献,台下观众叫好鼓掌流连沉醉。青岛市京剧院以3台演出拉开了新的一年演出的大幕。

    “2014年我们完成演出160场,其中公益性惠民演出70场,营业性演出90场。2015年的演出分为五大板块,包括节假日惠民演出、‘百姓看大戏’走进剧场惠民演出、走进社区农村和敬老院公益演出、走进学校公益演出和赴江浙巡演,全年计划演出160场至200场。”青岛市京剧院院长郭建青在向记者介绍情况时,平实的话语中信心满满。

    2014年恢复上演剧目最多

    “精品剧目创作和恢复排演经典传统剧目,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2014年,我们把这二者作为剧院的工作重点来抓。”作为院长,郭建青对剧院全年的艺术创作生产进行了部署。这一年,剧院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京剧《齐王田横》获得了第七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戏剧类艺术作品二等奖并被山东省文化厅评选为“山东地方戏振兴与京剧保护扶持工程”年度重点剧目。为此,2014年底剧院组织主创人员对《齐王田横》进行了专门的研讨,对该剧进一步打磨、加工和提高,并将继续演出。

    据介绍,对下一步的精品剧目创作,青岛市京剧院目前初选了两个题材的剧目,一是新编历史京剧,二是原创现代京剧。

    2014年是青岛市京剧院近年来恢复上演剧目最多的一年,先后恢复排演了现代京剧《杜鹃山》、传统京剧《白蛇传》和京剧折子戏《春秋亭》等剧目近30个。

    “我们还在传统京剧《闹天宫》的基础上改编创作了大型神话儿童京剧《孙悟空大闹天宫》。”郭建青说,“为了让儿童坐得住、看得懂、看得高兴,这部戏既保留了京剧的传统元素,又突出了好看、好听、好玩的特点。剧中花果山、蟠桃园、天宫等场景都制作了实景画幕。特别是‘盗丹’一场,我们制作了仿真的炼丹炉,运用现代的声、光、电技术,使儿童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台戏上演之后,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这是我院京剧儿童剧创作的又一成功尝试。”

    获誉“青岛京剧院现象”

    2014年3月至4月,青岛市京剧院组织了65人的演员队伍,出动5部演出车辆,携带现代京剧《红灯记》、传统京剧《望江亭》奔赴浙江和江苏,先后在15个城市演出30场,历时45天,行程近5000公里。

    “此次巡回演出活动是2010年剧院转企改制为有限公司以来,运作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在当今京剧演出市场低迷的今天,能够举办如此规模的巡回演出,在全国京剧院团中几乎是没有的。”青岛市京剧院党总支书记胡文龙说,本次巡回演出活动是每三天一个演出点,每一个演出点演出两场。为了节约演出成本,演出装卸车、装卸台全部由剧院的演职员自己承担,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很大。剧院的演职员任劳任怨、苦干实干,最终圆满完成了演出任务。“剧院这种大规模、连续性的巡回演出,被江浙演出商和媒体誉为‘青岛京剧院现象’。”胡文龙说,通过巡演活动的成功举办,剧院与江浙演出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5年3月至4月,剧院将携带现代京剧《沙家浜》、传统京剧《白蛇传》赴浙江和江苏继续开展巡演活动。

    郭建青说,青岛市京剧院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工作中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2014年,剧院在四方剧院推出了20场“文化惠民走进剧场”公益演出。“特别是像《秦香莲》、《珠帘寨》等大戏已多年没有在青岛上演了,我们对这些戏进行了全新的包装制作,在布景、道具以及灯光效果等各方面进行全新打造,让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演出以每张票最高不超过30元的惠民低价进行销售,共吸引了3万余名观众。同时,青岛市京剧院还策划开展了“唱响中国梦”系列公益演出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大学、敬老院演出50多场,受到好评。

    青年演员“红梅花儿开”

    2014年11月,山东省第五届戏曲红梅大赛在济宁举行。青岛市京剧院共有33名演员、演奏员报名参加比赛。最终白入夙等10人获得一等奖,刘媛媛等4人获得二等奖,于富军等19人获得三等奖。

    “这是我们剧院建院以来在省级比赛中参赛演员最多、获得奖项最多的一次。此次比赛,剧院的团体比赛总成绩在全省戏曲院团中排名第一。”郭建青说,“这是对剧院青年人才队伍的一次展示和检验,也是对我们近年来青年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果的肯定。”据介绍,青岛市京剧院十分重视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从中国戏曲学院等专业院校引进青年人才。剧院打破京剧院团论资排辈的惯例,优先为青年演员提供舞台实践机会。在2014年“走进剧场文化惠民”公益演出中,剧院多部大戏的主要角色均由青年演员担当。据了解,青岛市京剧院现有80余人,演员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充满朝气和活力。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之后,青岛市京剧院并没有放松人才培养、业务建设工作。2014年12月18日、19日,青岛市京剧院排练场,剧院转企改制后的首次基本功大考核在此举行。45岁以下的演员、演奏员、舞美技术人员近60人参加考核,就连刚刚夺得“红梅”的副院长巩发艺、在《齐王田横》中扮演主角田横的苏旭都未能“幸免”,照样出现在被考核人员队伍中。剧院请来了4位退休的老先生担任评委,副院长张克岱全程主持考核。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一次号称“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业务考核,剧院根据演员、演奏员、舞美技术人员的专业特点分别制定了细化的考核内容。比如说,演员考核分为剧目考核和基本功考核两项,剧目考核要求每个演员根据自身的应工行当进行10分钟的短剧演出,基本功考核要求演员进行飞脚旋子、抢背、长跟头、串翻身、小快枪、双刀枪、趟马、起霸等项目的展示。郭建青表示,本次考核后,剧院将对成绩突出的青年演员进行重点培养,2015年为他们邀请名师指导,排演新的传统剧目,并计划举办拜名师仪式和优秀青年演员个人京剧专场演出等活动。

    物资分区存放,内部管理跟上

    青岛市延安一路,一栋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老房子,这里便是青岛市京剧院所在。对于1950年建团、已经走过60年历程的剧院来说,这座老房子硬件设施已经非常陈旧——电线严重老化,服装仓库漏雨,部分服装发霉,墙面脱落……

    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青岛市京剧院领导班子不等不靠,想方设法自筹资金,因地制宜,对剧院的电路、舞美仓库、工作间、排练厅进行维修改造。他们把原来的两个服装仓库打通,重新制作了存放服装使用的橱柜;将剧院原道具仓库和化装工作间拆除,新改建小排练厅一个;将剧院原舞美大仓库进行改造,新搭建了吊铺,实现物资分区存放、分区管理;对剧院已脱落的外墙进行全面粉刷和美化,对各仓库的房顶进行防水处理……一项项繁琐的事务,一点点开展起来,2014年历时4个多月完成改造。其间,郭建青和副院长白洁等人休息日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让他们欣慰的是,维修改造后基本解决了剧院安全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物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演职人员的工作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硬件设施有所改善,内部管理也不能落后。2014年,青岛市京剧院选举了新一届的职工代表,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职代会通过了新制定的剧院《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实施细则》和《演职员行为规范》两项制度,具体包括考勤制度、工资和补贴发放制度、排练制度、演员的行为准则等。制度的施行,使得剧院各项工作有了新的气象,极大地调动了演职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08年担任院长以来,郭建青团结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对待演职员既像师长又像家长,带领着剧院这个大家庭“大胆走路,小心唱戏”。2014年青岛市京剧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郭建青也清醒地意识到剧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演员行当配置不齐、演出市场和剧场经营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探索等。谈到未来的发展,他表示,要把青岛市京剧院打造成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艺术院团。相信这一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戏高腔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小飞侠 帖子:1568 积分:1054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11/4 16:55:1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11/27 16:15:04 [显示全部帖子]

谭元寿---从艺八十载 梨园薪火传(当代英杰)

人民日报海外版   柳秀文:2015年11月27日   第 10 版

 

 

 

  1905年,一部叫做《定军山》的京剧电影横空出世,成为中国电影诞生的标志。影片中的男主角为我国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创始人谭鑫培。光阴荏苒,110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电影蓬勃发展,谭派京剧艺术也代代相传。

  今年6月23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家第五代传人“谭元寿先生舞台生活八十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讲话。谭元寿先生在自己的书面发言中谈到了“49个不能忘记”,感谢师长、感谢同行、感谢观众。日前,谭老向笔者谈起往事,亦感慨万端。

    

  出身梨园世家

  提起谭派京剧艺术的辉煌,要回溯到上世纪初。那时整个京剧界流行“三无”:“无生不谭”“无腔不谭”“无谭不欢”。简言之,学唱老生者都要学谭,唱腔必宗谭。在宫中为慈禧老佛爷演出,没有谭鑫培出场,皇亲国戚不尽兴,因此又有了“无谭不欢”。

  谭元寿的父亲谭富英是谭鑫培的孙辈。在父亲谭小培的调教下继承了谭鑫培、余叔岩艺术体系,成为又一代响当当的正宗老生的标杆。就是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谭元寿1928年降生在北京。幼年时就经常看京剧大师杨小楼的表演;余叔岩向父亲谭富英传授余派唱腔和动作的要领仿佛一首首催眠曲,让他惬意地躺在余老夫人的怀里进入梦乡;5岁时,在上海黄金戏院正式登台演出,程砚秋大师和父亲带着他唱《汾河湾》;8岁那年,见到尚小云,听到的是:等你长大了我带着你唱戏。17岁为荀慧生先生配演二牌老生;20岁那年,梅兰芳先生亲自打电话请他陪梅葆玖兄弟在北京唱第一场戏。可以说,他是含着京剧的“金钥匙”出生,在京剧的“航母”中成长。

  但即便是金钥匙,打开通往京剧艺术殿堂这把锁,其过程也充满了汗水泪水甚至血水。谭元寿10岁进富连成科班学习,祖父对班主扔下一句话:我这孙子你可以打。谭元寿回忆,那时打三板就让你出血。指甲盖出血两手张不开,还要接着翻跟头。一年就放一次假,三天时间。回家跟父亲诉苦,父亲说,你挨的打连我三分之一都没有。今天这种“残酷”的教育方式已不存在,但是童子功在他后来的事业中终身受用。60岁时还演《打金砖》,72岁仍可以吊毛(前空翻),替身都找好了,他坚持自己演。快80了演《连环套》,连儿子谭孝曾都由衷地说,父亲的基础功夫太深厚了。

  岁月流转,在汗水泪水中,谭元寿从一株稚嫩的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北京京剧院的主力。他继承了谭派的艺术风格,又借鉴了余派传人李少春的表演,嗓音高亢,功底扎实,是一位文武兼备的京剧老生。《失空斩》《定军山》《连环套》《打金砖》等戏成了他的代表作。从1958年开始,作为对现代戏的尝试,他演出了《智取威虎山》《党的女儿》《草原烽火》《青春之歌》《秋瑾》等京剧,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在音配像工程中,为谭鑫培、谭小培、余叔岩、谭富英、李少春五位大师配像近五十部戏,为京剧艺术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当然对笔者这一代人来讲,印象最深的是谭老演出的现代京剧《沙家浜》,那个年代,“智斗”“18棵青松”等著名唱段不时出现在各种联欢会上,谭老扮演的郭建光也永载京剧史册。

  毛泽东主席生前非常喜爱谭派京戏。1950年,谭富英等人演出《武家坡》,毛主席前来观看。当时在后台照顾父亲的谭元寿,听说毛主席来了,悄悄扒开台帘,正好看到毛主席给他祖父谭小培递烟,并拿出火柴亲自点燃。谭富英唱完戏后,毛主席说:我在延安就听到你的声音了,现在在北京亲自看到你的戏,确实唱得非常精彩。1962年,谭富英祖孙三代到中南海给毛主席演唱。毛主席很风趣地称谭富英“谭先生”,称谭元寿“小谭”,对谭孝曾叫“小小谭”,并高兴地邀请祖孙三人共同进餐。

  忠厚孝义传家

  谭元寿的家族是京剧界的传奇。谭元寿的高祖谭志道是谭家入京剧行的第一代,但那时京剧还在形成阶段。从谭志道开始,便是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立曾、谭正岩。从这个名单上可以看出,谭派京剧是历经七代而不衰,并且代代出名角。有感于这种绝无仅有的现象,人们自然十分关注谭家的教育之道,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家风门风?有着怎样的家国情怀?对此谭元寿给出的回答是:孝和义是谭家的传家宝,勤俭节约是持家的根本。“孝和义”于家表现为相亲相爱,尊老爱幼,幸福美满,于国那就是报效祖国,国比天大。

  谭元寿说,父亲谭富英的人品对自己一生影响最大,他总教育我:做人要忠厚,唱戏要高调门,做人要低调门,要学会吃亏、让人,对别人厚才有自己的道,才有后代子孙的道。这些做人之道也指导了我一生。谭元寿对儿子、孙子要求也很严。当年谭孝曾分配到北京京剧院工作时,身为院领导的父亲说:孝曾不能演主角。忆及往事,谭孝曾笑谈,除了旦角贴片子没来过,他几乎演遍了所有的龙套。而毕业于中国京剧优秀青年研究生班,获得过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演员大奖赛金奖,现在是京剧界重点培养对象的谭正岩笑称自己从小就被京剧洗了脑。他被爷爷送到戏校学习后,每天早于别人半个小时(4点半)起床练功,被学校评为“苦练标兵”。即使他们日后都有了成就,谭元寿也没有喜形于色。“还不错”,便是他对儿子艺术表演的最高评价。

  在谭家,规矩很多。他们是个大家族,早先住在一起。早上要给长辈请安,出门要打招呼。演出归来先看望老祖。收入非常丰厚的谭家,晚上开灯要先看老祖屋子的灯是否亮,吃饭不能剩米粒。茄子、白菜是看家菜。夹菜要顺边,不能搓筷子。在这样家庭成长起来的后代有教养、有礼貌、有规矩。

  更让人感动的是他们的报国情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谭元寿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京剧团,其后要随团去朝鲜慰问志愿军。此时他的祖父谭小培病重,但老人家说忠孝不能两全,要以国事为重。他鼓励儿孙都去朝鲜前线。待父子归来时,老人已经离开人世,这成为他们心中最大的遗憾。

  2003年,北京爆发非典。年逾古稀的谭元寿临危受命,赶排了京剧《非常家庭》,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带着儿子、儿媳、孙子到第一线慰问医务工作者,共演十场,极大增强了医务工作者抗击非典的信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