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曲论坛戏曲交流【戏迷闲谈】 → [转帖]内地文艺体制改革亟待反思


  共有430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内地文艺体制改革亟待反思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真水无香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专业奖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321 积分:2089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12/24 17:02:43
[转帖]内地文艺体制改革亟待反思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2/25 15:43:44 [只看该作者]

内地文艺体制改革亟待反思

 

河北省政府门外日前聚集数百名文艺工作者,他们手持「救救河北文艺」、「还我待遇」、「还我事业员工身份」等标语,向当局请愿。警方派员到场驱散示威,据称有多人被打伤,还有消息称,有位女示威者当场流产。

 

这些示威人士来自河北梆子剧院、河北省歌舞剧院、河北省话剧院、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河北省杂技团等省级艺术团体。近年各地不时发生县市级文艺团体人员请愿事件,不过人数都较少,这次则是省内几个主要艺术团体员工联合请愿,规模之大为过去所罕见。

 

官方传媒没有报道请愿事件,但现场照片却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不少网民同情示威者的遭遇,认为他们一辈子都献给了艺术,如今连应有的待遇都无法兑现,为维护自己的权利向政府请愿,却反而遭警察殴打??,令人心寒。但也有人说,剧团要改制,这些人习惯了光吃饭不干活,就出来闹事云云。

 

不管人们如何解读,文化改革的问题已再次引起社会关注。文化改革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酝酿。 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出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提法。

 

「文化产业」的概念应运而生,文化艺术的作用再不仅仅是教育人、给人以美感,艺术团体变身为自负盈亏的企业,政府再也不供养,演员也不再是国家干部,已成为企业员工。

 

改革的直接结果是,艺术团体的铁饭碗被打破了,不能再坐吃皇粮,只好积极推出新节目,并设法增加演出场次,打破了昔日死水一潭的局面。然而,负面因素很快就暴露了,艺术团体为了生存,一切向钱看,市场需要什么,就演什么,粗制滥造。众所周知,艺术作品要经过长时间精雕细琢;演员也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才。老一辈演员不用挤眉弄眼,矫柔造作,但举手投足都令人难以忘怀。如今很难培养出这样的艺术家了,中国也再没有纯粹艺术了。

 

艺术团体改制由上至下,在全国推行。在中央一级,中央歌舞团、中国轻音乐团被合并到东方歌舞团,命名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这三大艺术团体本来面向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演出风格,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要能有叫座力,什么节目都演。军队艺术团体的处境较好些,没有解散或合并的。有人称,这也许是给第一夫人彭丽媛面子吧。

 

市县一级的艺术团体就更不堪了,有人形容:「现在的二、三线艺术团体,比文革时期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甚至解放前的艺人还惨」。全团挤一辆卡车下乡,车厢就是舞台,衣服要穿得少,??语言要粗俗,才能吸引观众。演员则是合约制,不转户口,底薪相当低。例如,日前在河北省府门前请愿的基层演员,平均月薪只有人民币一千元左右,很多人需业馀兼职维持生计。有些艺人被取笑为「农民工」,实在混不下去的,唯有改行。

 

中央音乐学院一位女高音歌唱家说:「我们出国访问,外国人都非常钦佩我们的专业;但在中国,我们却什么都不是,真讽刺!」像她这样有地位的人都如此感慨,更不用说那些基层演员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内地有一部电影叫「舞台姐妹」,内容反映民国时期梨园人士的悲惨生活,她们??四海为家,颠沛流离,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受地痞、戏霸和官吏欺压,女演员更随时有受侮辱的危险。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梨园人士才获得新生,穿上干部服,成为人民演员。现在回顾这段历史,似有时光倒流之感。

 

文化产业化的弊端已越来越明显,中央有关部委也曾发过文件,要求各地把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区别开来。但无论是产业或事业,都需要资源才能运作,各地的当局却又不愿把钱投放在「没有产出」的文化事业上。中央最近成立了艺术发展基金,但很难惠及二、三线团体。河北当局也曾资助某些市县级团体举行「惠民演出」,每场补助五千元,这些团体为了多赚补助款,拼命增加演出场次,也仅够维持正常运作。再说,演员又哪来时间「充电」,又怎能磨炼出有水准的节目?

 

近年内地某些官员和学者喜欢把「软实力」三个字挂在嘴边,而一个国家的文化艺术水平,恰恰反映该国的软实力,更直接关乎其国际地位。任何先进国家都会投放大量资源发展文化艺术。反观中国,却要把文化艺术变为生财机器,长此以往,何来软实力可言?

 

作者:关庆宁 香港资深新闻从业员



书画培训 国学启蒙 梦想夏令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晋安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上党帮主 人气奖 热心奖 发贴奖 优秀版主奖 贡献奖
等级:管理员 帖子:5462 积分:33530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8/12/22 22:04:5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2/25 18:34:35 [只看该作者]

是应该反思了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月下独酌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专业奖
等级:版主 帖子:5020 积分:29440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12/23 21:07:3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2/25 21:47:50 [只看该作者]

   早该反思了,先前俺没有论坛上呼吁,没球用……

   河北省都那样,何况咱晋城市呢。

   对于非遗项目,比如上党梆子,俺不赞成完全推向市场。如果完全推向市场,那是非遗项目的灾难,和国家保护非遗是冲突的吧……



欢迎光临俺的自留地:

    http://houziqiang.blshe.com/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真水无香
  4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专业奖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321 积分:2089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12/24 17:02:4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2/26 21:14:34 [只看该作者]

再发一篇猛文,期待“翻案”,这也是全国文艺工作者的心声!

 

文艺院团还转企吗?

 

走进剧院,很多人的脸上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相互间偷偷地询问着,总书记座谈会的讲话精神学了吗?怎么样,有什么感触?实际上大家都在期待心中所想的一句话:是不是不转企了?
 
头几年国家政策让文艺院团转企,给院团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无论文艺的方向还是追求的目标,还有心态,都发生了裂变。一个有着六十年辉煌艺术历程的老牌剧院,也面临全部投向市场,给艺术工作者带来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

文艺院团转企,国字头院团基本保住了,每个省只保留歌剧、芭蕾、交响乐,还有规模较大的几个地方戏曲剧种,全国各省话剧院团和民族戏曲院团全部转制,投向市场。

把文化艺术投向市场是好事,关键在于怎么投,一刀切的做法向来是失败的,转企前有没有专业的市场人员对艺术与市场接轨做详细的分析,一个院团一年生产几个剧目,投入多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否成正比,什么样的剧目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能代表国家艺术形象,一个艺术院团能否通过自身产品养活自己,绝大多数的答案是:不能。

地方艺术工作者一直从事艺术创作,很少接触市场的经营,转制后,他们面临如何与市场接轨,如何迎合市场的需要,生产出符合市场经济的商品艺术,于是,问题来了,观众喜欢的不艺术,艺术的市场份额又小,不足以养家糊口,最后有些艺术院团为了不改行,迫不得已做了市场的奴隶,将艺术转向了娱乐。

其实,在文化艺术市场没有奴隶,只有娱乐才会有市场的奴隶,降低艺术标准的艺术不是艺术,肯定是娱乐,所以艺术和娱乐才有人们所说的雅与俗。

雅与俗都没错,雅到曲高和寡也未尝不可,俗到万家欢笑也未必不可取,只要内容不涉及政治,不庸俗、恶俗,艺术与娱乐都可以在各自的空间里生存。

娱乐在市场里可以如鱼得水,那么艺术呢?比如说,一台得到国家领导人称赞并获得艺术节大奖的主旋律的话剧,从灯光舞美演职人员到演出,为了适应市场,在剧场的窗口卖票,一千多人的剧场只卖出几张票,让剧组怎么活?

这是事实!

那好,我们排市场题材好的作品,可剧本第一关就过不了。目前在市场上效益非常好的几个舞台剧,没有一家是国有院团生产的,全部是民营院团制作。

这也是事实!

国家的艺术需要中国的精神,《杨善洲》、《郭明义》、《焦裕禄》的精神我们有责任用艺术的力量去传递,但放到市场让老百姓自己掏钱去买票观看,我不说票房你们也懂!单位集体买票、党员集体观摩、组织群众观看,这些都不是市场,那我们的艺术还走向市场吗?

艺术院团转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值得很多人去深思。

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精神出来了,那文艺院团还转企吗?

说点大实话,不会犯错误吧……

作者:羊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2-26 21:16:31编辑过]


书画培训 国学启蒙 梦想夏令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