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晋城影剧院看了上党梆子历史剧〈长平悲歌〉,总体的感觉----两个字:鸡肋!
上党梆子是好东西,但得唱好。现在的梆子戏,总体表演水平不太高,让人喜欢不起来。
下面简单说几点小感受:
1 演员表演。说实话,虽说是四大名角同时上台,但表现都不是太令人满意。主角大概在体力上有些吃不消,唱腔和念白都不够讲究,不能把声音很熨贴地送到观众心槛儿上;张爱珍的唱腔还是不错的;郭孝明的表演太火了,唱腔、动作都过于火爆了——演员有激情是好的,但太过火就让人受不了;吴国华的唱和念都“尖”了些,有些刺耳。相对于老演员来说,年轻些的演员还说得过去。赵括的扮演者较好地表现出了角色自以为是的性格特点;赵母的扮演者齐素珍的一段唱字正腔圆,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老演员的艺术水平不能说不高,但舞台总得有新面孔出现才行啊。如果老是老面孔,老是一种暮气沉沉的感觉,上党梆子是没有希望的!
此外,主要演员配合不够默契。四大名角在配合过程中出了一些小差错。比如廉颇夫人在阻拦廉颇时,没有一下子扯住他的衣服;周成大夫在自杀时,动作过大,胡子掉了半边;周成在走向舞台左边时,宝剑差点挂着了士兵的衣服!
2 音乐唱腔。戏曲的音乐唱腔是塑造人物的最为主要的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惜〈长〉剧的唱腔没有一个总体的设计,感觉支离破碎,变化较少,让人听着很累,而不是美妙的艺术享受。
3 灯光运用有问题。
现在的新戏,向影视剧学习借鉴是可以的,但不能过了,“蒙太奇”手法不能用得过多。而〈长〉剧正犯了这个毛病。擂三通鼓那一场,十名左右的士卒全副武装,在灯光照耀下十分漂亮,但如果处理成“虚”的,仅用声音来表现,让观众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听觉上,效果或许会更好,何必弄那么多人、衣服和鼓呢?秦赵两个宫廷同时展现在舞台那一场,让人感觉很不舒服,显得乱,完全可以通过唱来交待啊,为什么非得“兴师动众”把那么多人搬在舞台上呢?戏曲是以少胜多的艺术,这两处这样处理不符合戏曲艺术规律吧!不过,赵括三次冒进那一场是较精彩的,赵括和廉颇进行超越空间的“对话”,处理很巧妙。
还有一个问题。演员在上下场时,灯光全暗下来是不可能的,演员的身影,观众席上看得一清二楚,不美。个人觉得,与其这样,不如传统的拉幕形式更好。特别是秦赵两个宫廷同时展现在舞台上那一场,“赵王”急匆匆提着宽大的衣服跑上王位,忙乱地把衣服扯齐整,灯光就亮了,太仓促了,太影响艺术效果了。
4 音响太吵。看人家昆曲多讲究,人家在咱这演出,音响效果极好。不是咱的锣鼓家伙吵,是咱的音响放得太吵!音响师,注意啊;剧团领导,注意啊!唱戏唱戏,音响效果极重要,搞艺术是要有严谨的精神,来不得半点都马虎的。
这一条本来放在最开头的,调整在最后了。毕竟这个问题好解决,就看领导是否重视了。
要搞一出好戏不容易,而挑毛病是最容易的事。这个道理我懂。不过,挑毛病能促使大家思考、讨论,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把自己的浅见发出来,等着大家的板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