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2005-01-07 16:08:59 ) |
来源: 半月谈2004年第1期 |
要赏识,也要批评
朱东育
一位过去的学生到我家小坐,临别很郑重地说:“老师,您像以前那样批评我几句吧。”我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他说:“那时您批评我,虽然心里挺难受,但总有一种奋发向上、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勇气。可现在,批评成了奢侈品,我都不知道自己有哪些缺点了。”
他的话让我思考了很长时间。当今教育的流行词汇是赏识,对于批评,人们避之惟恐不及。前不久,有报道称某学校给教师定下规矩:“不准批评和变相批评孩子,不准向家长说孩子的坏话。”闻之如鲠在喉,一夜之间,“批评”怎么成洪水猛兽了?
诚然,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备受关注的今天,赏识教育、人性化教育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但我认为,批评和以上教育不仅不矛盾,而且正当的批评还是其不可或缺的补充。“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真诚、善意的批评的。批评的主旨虽然严肃,但方式却可以温和、委婉,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把它与赏识、激励对立起来。
我认为,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理性地接受批评。前不久,我身边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未完成作业,老师在课堂上问他:作业布置三天了,你为什么没有完成?下课后这个学生来到老师办公室,称老师的批评暴露了他未完成作业的隐私,要求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向他赔礼道歉,挽回影响。现在,像这样一句批评都听不得的孩子有很多。为什么有的学生一听批评便心怀不满,动辄出走,甚至轻生?为什么一些孩子的心理甚至生命变得如此脆弱?这是全社会都应该思考的大问题。倘若没有真心的提醒和批评,被“抱着哄着”长大,将来谈何让孩子承担责任,勇敢正视错误?谈何让孩子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在未来的人生中不怕打击和挫折?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在这样的环境里,能培养出坚忍不拔的“大写的人”吗?
教育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灵魂锻造工程,要讲究策略。但在赏识的同时,我认为也不能少了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绝不是真正的教育。(编辑:王秀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9-16 9:20:1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