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曲论坛戏曲交流【戏迷闲谈】 → 2016年晋城戏曲春晚观后写的文章


  共有615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2016年晋城戏曲春晚观后写的文章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周广学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40 积分:650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14/11/6 19:18:36
2016年晋城戏曲春晚观后写的文章  发帖心情 Post By:2018/6/9 20:58:52 [显示全部帖子]

在戏曲晚会中“淘宝”

 周广学

   

    戏曲晚会往往能够使那些最具分量的戏曲片段凸显出来,这正好与我潜在的追寻相对接。

    我一路看戏走过多年,不断地觉悟戏曲之妙。但我认为这是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有顶峰,更不是看几本理论书或听几段专家的评说就可以结束的。我想这也正是戏曲对我具有永不衰竭的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晚会是花样翻新的好地方,联唱啊,反串啊,穿越啊,等等。在那里,编创人员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甚至让戏曲和小品、相声、歌舞等结合,产生另类艺术。这样,晚会就撒开了大网,每个网眼里都是斑斓和喧响。但如果仅仅如此,只能满足观众的部分审美需求,晚会的功能还不能完全实现,也很难有深度可言。任何艺术品,其核心都是寂静的,寂静处正是灵魂之所在。戏曲晚会作为一件艺术品也不例外。对它而言,正因为众多节目的变形,更需要一种原汁原味的经典来压住阵脚。让观众感知那种如同灵魂盛开一般的不可抑制的肥硕花朵,从而让他们安心——这点很重要。

    我注意到我们晋城市去年和今年的春节戏曲晚会,编导者每每要在适当的地方安置特别具有经典性的戏曲片段,让晚会具备应有的力度,拥有应有的荣耀。打个比方说,如果晚会是海洋,众多的节目是翻腾的海浪,那被赋予灵魂意义的节目,则好比航船,被庄严地托举在海浪之间;再打个比方,如果晚会是一座大厦,众多的节目是支柱、顶棚、装饰,那维系灵魂的节目,则是稳坐其间的一套紫檀雕云龙的桌椅和屏风。

    今年我们晋城的春节戏曲晚会,我感到具有灵魂意义的是上党梆子经典剧目《雁门关》中的《探母》片段。

    上党梆子擅演杨家戏,《雁门关》是杨家戏的代表性剧目,晚会上演的是《探母》一折中颇具难度又颇为精彩的一个段落——随着内场一声急切而有穿透力的韵白:“母亲!老娘!”杨八郎奔上场来,跪着扑入母亲佘太君的怀中,然后,母子二人抱头痛哭,互诉衷肠。杨八郎被辽国掳去多年,如今寻得机会,耍了小手段,才得以出关探视母亲,并且探视的时间也十分有限。在这种背景下,母子见面,他们的内心该是怎样翻江倒海,感情该是多么复杂纠结!除了母亲对儿子的惜疼,儿子对母亲的敬爱,还有惊,喜,痛,悲,伤,等等。多种东西糅在一起,该如何表现呢?

    那晚,我凝视舞台,心神专注——这也是我看戏时一贯的状态——感叹我们的传统戏曲实在是高明,它通过十分讲究的唱、念、做,在台上形成阔而尖锐的戏剧情景。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须生杨八郎动用了甩发功、飞燕跪、跪搓步等特殊技法,使他恋母爱母的浓烈情绪得到酣畅淋漓的宣泄。这是艺术陌生化的典范!这种程式化的表演,无论何种艺术都难以望其项背!这一片段中的“唱”,则几乎全是在紧打慢唱中展开,大板唱腔粗犷、古朴,音乐伴奏激烈、阳刚,紧与慢相交织,相映衬,既具有磅礴的气势,同时又让人感觉到人物悲喜过重,竟至于难以言尽。

    这次饰演杨八郎的是上党梆子著名表演艺术家郭孝明,饰演佘太君的是在戏迷中享有“上党梆子第一老旦”美誉的齐素珍。名角的演绎,使经典熠熠生辉。郭孝明的唱腔沉稳中带着闪动,动作干净,漂亮,潇洒,刚健,令人赏心悦目;齐素珍的唱腔则饱满而悠长,表演雍容大方,人物内心拥堵的痛感,几乎让人看得见、摸得着。

    中间郭孝明那一声“娘啊——”的叫板,婉转,深挚,凄切,很见功力!在我们的上党梆子中,好的叫板可与好的唱段相媲美。杨八郎的这声“娘啊——”,在上党梆子演员中代代有传人,在戏迷中成为美谈。据说,只要遇到一流的演员,观众每次看戏都会因这一声而潸然泪下,这一次,郭孝明又让在场的观众泪如泉涌。

我一向认为,我们的传统戏曲有一种无与伦比的高贵,又有一种洞穿一切的深邃,还带着无比欢乐的民间性。也许,这个说法太过笼统,但却是从我多年对戏曲艺术的领悟中抽象出来的。自从我明确了这样一种观念之后,便不知不觉地,在每次观戏时都将其还原到具象之中。今年我们晋城的春节戏曲晚会也给了我这样一个机缘,让我与《探母》片段深深地相遇。其精彩包孕着其难度,其难度造就了其精彩!我,如获至宝。

 

20163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