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剧团的沿革
永年西调剧团的前身是上党梆子的“三义班”。 1946年底,西调“三义班”归太行军第五分区荣军学校领导,称“太行第五分区荣校第三团”,有演职人员90余人,团长杨永清,副团长霍殿、张学增、刘书阁。1948年在解放军南下时,由邯郸市人民政府接管,此时剧团排演了《黄巢起义》、《红娘子》、《王大娘》、《枪毙李福气林》等。后剧团分成以刘书阁为首的“群友剧团”和张学增为首的“进步剧团”。[1]
1952年初,“进步”、“群友”两个剧团划归永年管理,当时有演职人员120余人,后又调整精简到60多人,并招收了一批新学员。1955年两团合并,次年县政府批准该剧团正式更名为“永年县西调剧团”。1958年,在地、县文化部门的指导下,该团整理了一批优秀剧目,其中《海瑞告状》参加1959年“河北省戏曲汇演”并获奖,省电台还播放了《海瑞告状》、《洪湖赤卫队》、《八郎刺肖》等剧的录音。1963年西调剧团首次赴晋演出,与晋城县实验剧团等同行同台演出,切磋技艺,当时人们都称之为“回娘家”。著名作家赵树理曾多次观看演出,帮助修改《海瑞告状》一剧,并赠送了题词:“从革命实践中脱胎换骨,在传统基础上推陈出新。”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团中的演员都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并改名为“永年县工农兵文工团”,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赵树理.jpg
图3-1 赵树理与西调演员座谈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赵树理为西调题词.jpg
图3-2 赵树理为西调的题词
演小歌剧、小舞蹈等为主。1970到1972年之间,剧团曾一度改为京剧,移植、改编八个“样板戏”来宣传毛泽东思想,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戏曲演出带有着极强的政治味道,很多艺人受到了迫害,同时也禁锢了西调的发展。 1978年,“工农兵文工团”又重新改为“西调剧团”。[2]
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西调深受港台流行曲、西方摇滚乐冲击,与其他戏曲剧种相比,又缺乏竞争力,便改唱豫剧。原西调剧团团长,现任县文体局主任的易大平老师,回忆起那一段日子,还笑称是“带有浓郁西调味儿的豫剧”。 1980年秋,西调剧团再赴山西晋城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1983年,该团再次到山西阳城县凤呜村、上伏大队演出,上伏大队热情欢迎了这个“晋冀两省人民的友好使者”。 1984年10月,河北电视台将该团的传统剧目《海瑞告状》搬上了屏幕,并将《潘杨讼》、《八郎刺肖》、《斩皇子》等剧目录音播放和存档。这一时期,市场经济的强大冲击下,政府开始收回对于剧团的管理权,只负责剧团各项开支的70%,后来便实行“断奶”,各剧团采取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凭借民间资本的力量及灵活的演出方式来维持剧团的生存,即开始了“个人承包”。 有些剧团在无法支撑的情况下便逐渐解散,剧场也慢慢关闭、荒废、拆除。一部分演员脱离了他们本可依靠终生的职业,改行另谋生路,也有许多职业演员没有离开,为了生存和对热爱戏曲艺术的坚持,他们在民间戏曲演出场所中找到了自己艺术实践的新阵地。其身份改变成为民间艺人,专业团体改变成为民间戏班。
90年代初,严重阻碍了剧团的发展,演出的市场越来越小,为了维持生计,便积极的开始乡村礼俗的演出,像村里的庙会、还愿、祝寿、白事等都可看到西调剧团的身影,正如戏曲理论研究者张庚先生所说“:城市的戏剧靠商业,农村的戏剧靠敬神,在中国广阔而贫穷的农村,戏剧如果要生存,就必须与庙宇敬神活动联系在一起,即敬神需要戏,戏也需要庙宇,庙会唱大戏,于是两者自然地结合在一起。”1994年,该团参加地、市合并后邯郸市的首届专业剧团调演,剧目《八郎刺肖》获团体演出一等奖。
[1]《河北戏曲资料汇编》第三辑,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北分会,1984年9月,第115页
[2]参见《永年县志》《永年县志》编纂委员会:《永年县志》, 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 版,第7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