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曲论坛戏曲交流【戏迷闲谈】 → 襄垣秧歌介绍(二)——音乐


  共有897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襄垣秧歌介绍(二)——音乐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孔小红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173 积分:220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1/4/19 17:33:31
襄垣秧歌介绍(二)——音乐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3 11:23:13 [只看该作者]

                            

                                  襄垣秧歌(续)

                                    二、音   乐

 

    襄垣秧歌是由民间社火逐步发展而成的,按照戏曲音乐声腔的分类,属于民间歌舞诸腔系,唱腔结构形式为板腔变化体。

    襄垣秧歌的唱腔以上下两句为一个基本单位,有规律地变化,反复进行,每个上下句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变化。传统唱腔有流水和圪联两大类。

   

    (一)板式

    1、流水:包括慢板、二性、紧板三种板式。

    慢板:一板三眼,4/4记谱,行腔速度为每分钟40-70拍,上下两句为十六板,每句又分为三个小分句(艺人称其为“三节腔”),俗称“三滴水”,每分句间有一小过门,上下两句中下句落5音,中间过门略长,均由锣鼓点断开。常用十字句,格律为三三四,有时在下句中也有增词和垛句式,可以独立成段,各行当均用,但唱法有别,起落形式为板起板落,曲调进行多用三度及四度以上的大跳和自由重复摸进的旋律,一段完整的唱腔如下:亮弦——叫板——起首过门——上句——句间过门——下句——结尾过门(或接下一句起首过门)。多用于抒情、回忆、叙事、悲凄的情节。

    二性:一板一眼,2/4记谱,闪梆起唱,行腔速度为每分钟70-90拍,起落形式与慢板相同,可以独立成段,唱词多用七字句,十字句,格律为二二三,三三四。演唱时(特别是丑角)常用虚词,如“那个”、“呀得儿”等,上下句尾均用小过门(文乐、打击乐均可)断开。上句男腔落5音,女腔落3音,下句均落5音,各行当唱腔独具一格,喜怒哀乐皆可表现,抒情叙事兼备。

    紧板:有板无眼,1/4记谱,偶尔也用一板一眼,行腔速度为每分钟120-140拍,唱词为七字句,格律为二二三,结构与二性板基本一致,上下句各四小节,落音与二性相同,仅是过门化繁为简,可以独立成段,唱腔速度较快,可以转入其它板式。紧板中可插入“念板”、“圪联板”。叙事性强,幽默、风趣、活泼。适用于小丑、彩旦等行当使用,多用于戏剧冲突激烈,矛盾尖锐、激化以致兴高采烈等情节,最大的特点是演唱自由随便。

    念板:有板无眼,1/4记谱。特点是:下句幅度长短不限,灵活多变,包括绕口令、增词、加花等,唱腔中不独立运用,必须插在二性或紧板上下句中间,传统唱法无论上句下句,女腔均落5音,男腔多落2、3音,一唱到底,句间无过门。新中国成立后,词格逐渐规范为七字、十字句,旋律却随着字声的变化,上句落1、3音,下句落5音,偶尔也落1音,但不作为终止转板用。多用于花旦、丑行,善于表现风趣、斗殴、骂街等情节。

    2、圪联:包括数板、散板、摇板、哭板等板式。

    数板:又名垛板,是以上党梆子的框架与秧歌二性板旋律组合发展而成。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在由宋显荣、范茂和、王生杰设计《朝阳沟》音乐时,创造出这种唱腔,称作垛板,后改名为“数板”,2/4记谱,行腔速度自由,每分钟40-80拍,上下结构,十字句、七字句均可。上下句各为四小节,每二小节有一个小过门,它有专用的起唱过门,但不能自起自落,起唱和结束必须借用慢板或二性的切板或送板。数板旋律舒展,叙事性强,适用于各种行当。

    散板:又称“介板”,无板无眼,行腔自由,根据情节可快可慢,排演《朝阳沟》时由范茂和、王生杰创腔。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使用,可以独立成段,也可通过挑、流两个唱句转入其它板式。适用于各个行当,剧情发展到激昂、悲凄情节时最为适用。

    摇板:有板无眼, 1/4记谱。紧拉慢唱,有序而自由。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排演《红嫂》时由杨升祥创腔,伴奏程式源于上党二簧中的快二板,也有豫剧的成分。词格为七字句、十字句,有时也可长可短,可以独立成段,自有起、切板程式,也可跳入其它板式。伴奏部分采用同音反复的旋律,相互交织,富有复调形式,句式长短自由,速度快满灵活,腔节分句,一音一拍,四拍加同音反复。

    哭板:在传统慢板唱腔上句后下句前中间插一个腔句。有板有眼,不能独立成段,在表现悲凄情节时,插唱“哭板”非常必要,而且被广大观众认可,是襄垣秧歌不可缺少的一个唱腔。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散板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以滚白念唱的方式连哭带唱,以白代诉的腔调,如“苍天呀”、“兄弟呀”、“爹爹呀”、“亲娘呀”、“我只说……可谁知……呀……”,形成一种完整的句子,主要适用于青衣、小旦行当。

    除上述板式外,还有挑板、花音垛板的唱腔,挑板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排演《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时由宋显荣创腔,一直使用至今。花音垛板是1962年由李守祯老师为《小二黑结婚》一剧设计唱腔时创作的一种唱腔。这两个新腔均是在二性板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可以单独起唱,常与二性板组合使用。

   

    (二)调式

    襄垣秧歌的各个板式落音都在5上,调式主音是“5”。传统唱腔中没有4音出现,是六声音阶徵调式。其音阶排列为5、6、7、1、2、3、5(合四已上尺工六),4音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才大量使用。音域男声一般为十三度,最宽可达两个八度,女声一般为十五度,最宽可达十八度。定调以“小工调”笛子为准,筒音为A作低音5(对不起啊,我不会往数字下面加点,只能在音符前加低音、高音),相当于D调,有时也用二孔音作1,相当于E调,后来定调为降E调。

   

    (三)旋律

    襄垣秧歌的旋律特点是四度、六度、七度,九度跳进和级进相结合构成的“波浪式”下行形态。因此,襄垣秧歌的音乐唱腔除了具有慷慨激越、清晰秀丽的一面外,还具有哀怨悲愤和压抑的感情色彩。

   

    (四)唱腔

    襄垣秧歌传统的音乐唱腔,有它自己独特的起落规律。二性板,生行上下两句,除4音以外,可以从任何一级音上起唱,旦行一般多起于1、3、5三个音上。慢板,生行中老生多起于6,大生多起于1,小生多起于3;旦行中小旦多起于高音1,青衣老旦多起于3。襄垣秧歌落音也比较特殊,旦行上句落3,下句落低音5,生行上下句都落低音5。戏曲音乐改革后,特别是在新创的散板、垛板、摇板等板式上,上下句起音都比较自由,但不管起音是什么,落音基本都是低音5。

    在嗓音方面,襄垣秧歌以真声演唱为主,偶尔也在叫板、喊腔中出现假声,这种假声是和上滑音同时使用的,艺人们称为“飞音”,唱腔多用旋律加花和加虚词、衬字的方式来润色。

   

    (五)道白

    襄垣秧歌的道白是以襄垣方言为基础,上党官话(即上党普通话)为标准的舞台韵白。地方语系属于汉语北方语系,中州音韵,四声音调较平,现在的道白接近于山西梆子的音韵。

   

    (六)唱词

    襄垣秧歌的唱词一般以七字句、十字句居多,有时也出现一些突破句,就是一句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字以上,只要安排得当照样可以演唱自如。但一般要求字数对称,合辙押韵,上句结尾为仄声,下句结尾为平声。

    如:上句:后堂焚香祭英灵(仄)        

    下句:忽听阵阵叩门声(平)

    上句:李梦月在江岸两泪纷纷(仄) 

    下句:哭了声赵姑娘死的屈情(平)

    词曲对位很重要,对位合理既演唱自如又能衬托出唱词的感情。

                                                                           (撰稿人:王德昌)

[此贴子已经被晋安于2012-6-23 21:41:05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杏林深处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264 积分:236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6 20:27:12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3 12:09:01 [只看该作者]

襄垣秧歌居然有这么详细的音乐理论知识?不知楼主的资料来自哪里?还有其它资料吗?


一路前行,不经意间已步入杏林深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孔小红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173 积分:220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1/4/19 17:33:3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3 18:14:1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杏林深处在2011-8-3 12:09:01的发言:
襄垣秧歌居然有这么详细的音乐理论知识?不知楼主的资料来自哪里?还有其它资料吗?

资料来自襄垣县文化馆离休干部王德昌老师编撰的《襄垣秧歌》一书,此前,我已经将该该书的第一部分襄垣秧歌的历史沿革发在此论坛,随后,我会逐渐将该书的主要内容发出来,让大家对这一小剧种能有更多的了解。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月下独酌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专业奖
等级:版主 帖子:5020 积分:29440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12/23 21:07:3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3 22:24:34 [只看该作者]

上党地区的小剧种中,襄垣秧歌算影响较大的呢!


欢迎光临俺的自留地:

    http://houziqiang.blshe.com/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兴全散人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蝙蝠侠 帖子:823 积分:5734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1/4/7 16:57:17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4 0:11:45 [只看该作者]

传承宣传地方文化,功德无量。顶起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孔小红
  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173 积分:220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1/4/19 17:33:3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6/23 19:20:38 [只看该作者]

  (七)流派

    襄垣秧歌的唱腔历史上曾经有过三大流派。

    一是以张金川为代表的“正宗派”,又称“铁匠派”。其特点是旋律华丽、委婉缠绵、俊俏多变,善用装饰音润腔。后来由他的亲传弟子魏丙全、张铁虎、祝有才、崔来发以及后起之秀韩德三、陈旦孩、连海法、张木和、李小平、李小焕等人继承发展。

    二是以武乡王会孩为代表的“铁嗓派”。其特点是高昂激越、铿锵有力、吐字清晰、韵味醇厚。继承这种唱腔的新老艺人在襄垣为数不多,只有武启发、宋焕先、王改弟等。

     三是以曹双喜为代表的“挂面派”。其特点是迂回婉转、清晰明朗、行腔稳健、纯朴大方,最适宜表现持重、从容、沉着、端庄的人物形象。其继承人有苗川孩、赵焕弟、杨翠香、李来仙等。

    新中国成立后,“正宗派”有所分化,襄垣艺人向“挂面派”靠拢,武乡艺人向“铁嗓派”发展,形成了以地域为特征的“襄垣派”和“武乡派”两大流派,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襄垣秧歌”和“武乡秧歌”。襄垣秧歌以中音区为主,有低回婉转、优美细腻的特点,武乡秧歌以高音区为主,有高亢激越、清晰响亮、使人奋发的特点。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前,新剧目唱腔完全由演员根据嗓音条件自行创作唱腔。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秧歌剧团配备了专兼职音乐设计人员,演员必须照谱演唱,久而久之,流派唱腔和演员自身的唱腔特点逐步淡化消失了,不同的演员在扮演同一个角色时唱腔千篇一律,没有了自己的发挥余地,失去了自己的演唱风格,这是一种失误。

   

    (八)乐队

    在“地圪圈秧歌”时期乐队只有四个人,操作五种乐器:鼓、板(即挎板)、大锣、小锣、镲。上台演出后,增加了二把(主奏乐器)、胡胡、唢呐、梆子、二簧鼓。分上下场口,武场乐器在上场口,文场乐器在下场口。成立职业班社后,由“十八村秧歌班”琴师张印模仿上党二簧的胡琴制作出了适应秧歌的“二簧”,作为主奏乐器,代替了“二把”的位置,成为二簧、二把、胡胡三大件弦乐伴奏的乐队,乐队共有八人,文武场各四人,文场有二簧(兼吹唢呐)、二把(兼吹唢呐)、胡胡,还有一人专打梆子,武场有司鼓(二簧鼓、大鼓、挎板),大锣、小锣、镲,伴奏方法是“满腔满跟、一伴到底”。新中国成立前后增加了二胡、笛子、三弦、笙、低胡,以后又逐渐增加了扬琴、大提琴、电子琴、琵琶等乐器。

    1、文场乐器简介

    襄垣秧歌文场伴奏乐器过去只有三大件,现在增加到十几种,从单纯的旋律伴奏过渡到现在的和声伴奏,演奏技巧有了很大提高,现主要介绍三大件乐器。

    二簧:俗称“头把”,是襄垣秧歌的领场乐器,形状和京胡相似,演奏时食指、中指、无名指带手帽,定弦5度,降E调,外弦定中音2,内弦定低音5,有效音域为低音5至高音1,十一度,有时也扩展至低音5至高音3,十三度。二簧用切指空位法演奏,一般只用第一把位,超过一把的高音则由无名指和小指向下滑奏。演奏技巧有揉、滑、戳、打、连、颤、屯、抖八种,音色高亮明快、清脆舒气、穿透力很强。

    二把:俗称“反二把”,和上党梆子二把的作用一样,是二簧的伴奏乐器,属中音部分,琴筒长15厘米,呈喇叭形,发音端直径为5.5厘米,琴筒口径7厘米,琴杆高73厘米,演奏时带手帽,演奏技巧与二簧一样。外弦定中音6,内弦定低音3,常用音域为低音3至中音5,十度。二把音色柔和丰满、圆润甜美,既可演奏华彩乐段,也可表现悲凉的情绪。

胡胡:也叫“老胡胡”,属于三大件中的低音部分。呼呼的形状类似板胡,琴筒长而直,像罐头瓶状,发音为桐木板,直径为11厘米,出音端为9厘米,琴杆高为74厘米。定弦为四度,外弦定中音1,内弦定低音5,音域为低音5至中音5,八度,通常只用六度,即低音5至中音3,胡胡发音低沉宽厚、柔和饱满。

    襄垣秧歌的三大件乐器形状不同、定弦不同、音量不同、音域不同、演奏方法不同,演奏时形成了自然的“三和弦”。

    2、武场乐器介绍

    武场乐器通称打击乐,是戏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鲜明的节奏和强烈的效果,密切地配合着戏剧情节的发展和剧中人物的一举一动、心理变化。

    (1)打击乐器的分类

    按照通常的关系,分锣、鼓、镲及其它四类。

    锣包括大锣、小锣两种。其中大锣又分为平筛、大虎音、中虎音、高音锣、武锣、更锣、风雨锣,小锣又分高音小锣、中音小锣、低音小锣三种。

    鼓类包括二簧鼓、大鼓(老鼓)、小敦鼓、大堂鼓四种。

    镲类包括大镲、中镲、小镲、接官镲、吊镲五种。

    其它类包括碰铃、挎板、梆子、鼓楗、鼓槌、锣槌、小锣板等。

    (2)乐器组合及功能

    组合情况:

    襄垣秧歌的打击乐器既能同时演奏,又能相对独立,单独使用。击乐组一般由四人组成,即鼓师(演奏二簧鼓、挎板、敦鼓、大鼓)、大锣、镲、小锣各一人。鼓师不仅是击乐组的指挥,而且是整个乐队的总指挥,两根鼓楗等于指挥棒,鼓点(鼓眼)暗示各种板式和曲牌过门,大锣、大镲、高音小锣为一组,中虎音、中镲、中音小锣为一组、高音锣、小镲、小锣为一组。

    乐器功能:

    大鼓,呈扁圆形,封面用牛皮,俗称牛皮鼓,高六寸,鼓面直径一尺四寸。常用于开演前领奏创台家伙的曲牌,升堂、登殿、迎送宾客、婚礼唢呐演奏曲牌时,奏出节拍,击乐过场领奏等。

    二簧鼓,呈板圆形,发音皮突出,以鼓点引起各种过门,起后切,演唱中给节拍伴点。

    敦鼓,呈圆台形,音量比大鼓高,用于武打或文乐小过门伴点。

    大锣,俗称疙瘩锣,呈圆盘形,锣面直径一尺,重约二斤,中间有一凹进去的锣眼。发音宏伟雄壮,是襄垣秧歌的传统乐器,过去就只有这一面锣,服务于本剧种,现在只用于慢板唱腔击乐过门和宏伟壮观热烈场面需要的击乐。

    大虎音锣,是借鉴来的,声音低沉浑厚,多用于悲哀、凄凉场面。

    中虎音锣,也是借鉴来的,声音宏伟壮阔,主要是烘托气氛,配合人物表演和服务于男声二性唱腔击乐过门、出场击乐等。

    高音锣,也是借鉴来的,但是比较早,主要用于二性、紧板,发音高亮清脆。

    大镲,主要服务于大锣。

    中镲,主要服务于中音锣。

    小镲,主要服务于高音锣。

    接官镲,用于给唢呐曲牌拍节奏。

    吊镲,用锣槌击音,用于烘托气氛,代替水音及下雨效果。

    小锣,三种小锣分别服务于大锣、中音锣、高音锣。出场时单独演奏引子,服务演员动作。

   

    (九)曲牌

    襄垣秧歌的曲牌分为文乐曲牌和武乐曲牌。文乐曲牌又包括弦乐曲牌和唢呐曲牌。曲牌的作用有二:一是服务演员在演出中的念、做、舞、打等,使动作更加节奏化、舞蹈化;二是造成喜、怒、哀、乐等气氛,借以达到渲染环境、抒发感情、刻划人物、深化主题的功能。

    弦乐曲牌:襄垣秧歌的弦乐曲牌原来数量不多,后来历代音乐工作者在发展中为了服务剧情的需要创造和移植了不少,现在可以说是丰富多彩,曲牌的来源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历代音乐工作者的创作,二是借用当地流行的民间音乐、民间歌舞的曲牌,经过加工演变而来,三是从上党梆子、山西梆子移植过来的。现将经常使用的曲牌名称列出如下:抱灵牌、鹊登梅、抬花轿、夜曲、刘三姐过河、满堂红、绣荷包、苦相思、张飞卖肉、小桃红、花堂扫地、狗撕咬(又称“楼上楼”)、快活山(又称“鸡冠花”)、节节高、蹦蹦跳、摸瞎姑、小打扫、鬼抽筋、花打扫、一串铃、哭皇天、摘棉花、小过门、小过河、绣挎包、沉思、大救驾、相思、铛铛鼓、大桃红、纺棉花、梦、梳妆、看红火。

    唢呐曲牌:襄垣秧歌的唢呐曲牌和其它剧中一样,都是为设朝登殿、升帐点兵、婚丧嫁娶、迎宾送客、饮酒设宴等场面而设置的,唢呐曲牌的来历众说不一,但是基本上都认为是从上党梆子的音乐中搬过来的。经考证,襄垣秧歌的兴旺时期也正是“风搅雪”时期,在和上党梆子的同台演出中借鉴了不少东西,因为秧歌戏中很少有设朝登殿、升帐点兵之类的大场面,所以也就基本上用不着唢呐曲牌,因此说是引进上党梆子的说法比较正确。不过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经过历代音乐工作者的传授和修改,和上党梆子的曲牌已经不完全一样了,有了秧歌的个性。常用的唢呐曲牌有:辕门鼓、五福云、朝天子、迎仙阁、江流水、停通、三腔、对太平、跌落金钱、男点腔、大开门、女点腔、小升帐、八仙庆寿、尾声。

    打击乐曲牌:常用的有慢板长皮,二性长皮、五字头、乱家伙、小二性击乐等,另外还有借鉴京剧、上党梆子等剧种的急急风、四击头等。 

                                    (撰稿人:王德昌)

[此贴子已经被晋安于2012-6-23 21:40:48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沙漠树
  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146 积分:168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7/8 17:29:38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7/4 22:19:17 [只看该作者]

上个谱学一学。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丹河源头
  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阿诺 帖子:3526 积分:2230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2/24 14:53:47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2 11:38:51 [只看该作者]

通过网络看了不少,很好的一个戏曲剧种。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易居者
  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侠圣 帖子:5214 积分:33893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2/4 10:21:4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2 11:41:59 [只看该作者]

      什么时间来了,我好好看一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丹河源头
  1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阿诺 帖子:3526 积分:2230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2/24 14:53:47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2 11:48:32 [只看该作者]

听说前不久有戏迷观众给文体宫建议了,说是今年会考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