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探阴山》,大概是在1990年前后,乡里庙会时,壶关县上党落子剧团唱了此戏,后来虽然在电视上、网络上也先后看过京剧、豫剧的《探阴山》,但总感觉舞台效果比不上当年壶关落子剧团。
剧情讲述了北宋年间,元宵佳节之际,书生颜查散因家道败落投亲其舅柳自芳之处,欲与其舅商谈迎娶表妹柳金婵之事,但其舅因嫌颜家贫穷败落而又无功名,企图赖婚并将颜查散赶出柳府,柳金婵闻知此事后,命丫环将头上凤钗一支赠与颜查散表明非颜不嫁。当晚,柳自芳带柳金婵等人夜逛花灯走散,柳金婵行到荒路遇屠户李保,李保贪图柳金婵财色将柳勒死在喜鹊桥下后,将柳金婵身上金银首饰取下逃离现场,适逢颜查散和地保听到柳金婵呼救循声而至,颜查散在地上拾到李保遗留在现场的凤钗一支,被地保误作嫌犯带到祥符县,祥符县令迫于刑部限期破案压力,将颜查散屈打成招后绞刑处死,但颜查散死后立尸不倒,颜母与祥符县令申冤未果,到开封府包拯处告状。却说柳金婵死后魂灵飘至五殿,欲向阎王鸣冤,正遇阎王有事上天,安排判官张洪代理阴司,判官张洪受案后查询得知却系李保害死柳金婵,但念及李保是其外甥,便更改了生死薄,却不料被途经此处为灯火加油的油流鬼看到,慑于判官势力,油流鬼未敢声张,便奉判官张洪之命将柳金婵压于阴山受苦。包拯接颜母状纸后,夜下阴曹查案,在阎罗殿未见柳金婵魂灵,搜至阴山脚下得遇油流鬼,知道真情后,铡死判官张洪,推荐油流鬼接任判官。
也许是不同时期思考的问题不一样罢,反正记得当年看《探阴山》时,沉浸在剧情之中,没有过多地思考什么,最近又看《探阴山》,却觉得有诸多问题值得思考!
思考之一:两个舅舅的人品差距
柳自芳者,书生颜查散的舅舅,是一个退休的官员。单从其因颜查散家道败落后赖婚一事足见其势利程度。
张洪者,屠户李保的舅舅,是阴曹地府在任判官,相比柳自芳而言,张洪知道自己外甥犯下人命案件后,既没有嫌李保的屠户身份低微,也没有嫌李保是个杀人嫌犯,而是不惜身犯重罪修改生死薄为其遮掩罪行,虽然同样为人不耻,但亲情所至,情有可原。
于是,两个舅舅对比:颜查散难免要慨叹“我舅没人性”,而李保则要自豪地喊“我舅是张洪”了!
思考之二:祥符县令的是是非非
元宵佳节,辖区发生命案,身为父母官员自然难辞其咎,从伦理上讲,祥符县令也是不是愿意办理冤假错案的,但迫于刑部限期破案的指令,加之又有地保现场指证、物证凤钗佐证,为明哲保身,不得不绞死颜查散结案。
虽然祥符县令办理的是一起冤案,但在当时刑事侦察技术跟不上的时代,包拯如果没有到阴曹地府找鬼魂调查的特权,估计包拯也难以断清此案,所以虽然人命关于,但祥符县办理冤案的罪过似乎可以忽略不计。
值得称道的是祥符县令明知颜母会到开封告状,没有安排公、检、法、司对其严加管控,没有因为颜母欠一元钱车票而劳教,也没有开办所谓“政法培训班”,更没有将颜母送精神病院,还是足以令时隔一千年后的官员们汗颜的!
思考之三:油流鬼的品行操守
如果不是油流鬼撞见判官张洪擅改生死薄,颜查散一案注定是会冤沉海底的。所以油流鬼正是偶然一见,便有了后来的时来运转。但对比今天动辙以知道他人秘密为由头敲诈勒索的风气,油流鬼品行操守还是值得称道的。一是油流鬼揭发张洪丑行既没有向冤鬼柳金婵索取财色,也没有向包拯提出任何条件,至于后来张洪被铡,油流鬼接替判官一职,对油流鬼而言,几乎是天上的掉馅饼!
思考之四:五殿阎君的光明磊落
包拯夜下阴曹向阎王索要柳金婵鬼魂,张洪说出柳金婵可能是“魂飞魄散不在阴间”之后,阎君秦广辉没有向包拯说“至于你信不信,我是信了”的官话,也没有以搜寻柳金婵为由将柳金婵就地掩埋;后来,包拯在阴山脚下找到柳金婵并得知真情之后,阎君既没有说“这是个奇迹”,也没有将油流鬼调离工作岗位,反而是后来听众包拯推荐,任命油流鬼接替了张洪职务。由此可见:阴间不阴,阳间不阳!
思考之五:判官张洪的悲剧人生
人之初,性本善。张洪在听罢柳金婵诉说冤枉之后,也是一副大义凛然的形象要为柳女申冤,但得到嫌犯是外甥李保之后,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先将柳女压在阴山受苦,后将生死薄篡改欲盖弥障。然对比今人,就张洪而言,偶只能说是弱智害了张洪!
如果张洪直接将柳女打他个魂飞魄散,日后自然也就鬼无对症了,可惜张洪只是将其压在阴山受苦,此一错也!
如果张洪发现油流鬼有知道秘密嫌疑,整他个精神病或者找个由头处死,当毕竟当时阎君上天,他就是阴曹地府一把手,一手遮天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但他却错信了油流鬼什么都没有看到的鬼话,此二错也!
再如果张洪得知处甥李保杀人后,安排鬼卒将李保拿到地府,然后利用自己的权力,为李保在阴曹地府谋取一个职位应该也是手到擒来的,毕竟阎君肯将阴曹地府交他代管,足见对他的信任程度了,那样操作,既为柳女申冤,又为外甥谋取了利益,本来可以两全的事儿,他没有做到,此三错也!
正是弱智的张洪一错再错而三错,导致了他的悲剧人生,对比当今公务员们的高智商,他也真的只能生在北宋,如果生在当今,估计会一遍一遍地为他人当替罪 羊!
思考之六:颜门柳氏的幸福时代
一个人一生遇不到好人固然是个不幸,但如果生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就是大不幸了!颜门柳氏是不幸的,但她也是幸运的。
说她是不幸的,在于她没有一个好的哥哥,其兄柳自芳认钱不认人,元宵佳节当日不但赖婚还将其子赶出柳府,才导致了当晚颜查散有机会出现在命案现场,否则,颜查散要么在柳府攻书,要么的柳金婵“人约黄昏后”去了,一桩命案也许就会避免!
说她是幸运的,在于其子被祥符县绞刑处死以后,她能够光明正大地到开封府告状,能够面见丞相包拯陈述冤情。试想历史前进了近一千年之后的今天,有几个越衙告状成功的?又有几个能够在丞相(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吧?)一级领导面前陈述冤情的?
思考之七:包青天的两点认识
依靠特异功能破案,与青天不青天无关,但与职业道德有关。自有传说以来,包拯就被赋予了两个“特”字,一是“三口铜铡”铡皇亲、铡公务员、铡平民的特权;二是“夜断阴司”的特异功能。就《探阴山》而言,包拯破案就是利用了自己的特异功能,否则在当时条件下,既有人证、又有物证,颜查散之死肯定会“十年后再看是一个标杆”的!依靠特异功能破案自然算不得什么真本事,但他能够在查明真相之后秉公执法,也是很难得的!
三六九放告亲民,与上访不上访无关,但与诉求渠道畅通有关,偶不是历史学者,也是不法学研究人员,只是一个小小戏迷。所以对北宋时期是不是有信访条例、是不是有信访法是一塌糊涂。只是知道颜母想去开封告状,就光明正大地去了,而且丞相一级的人物也接待了她,虽然颜母见官有一跪,但如果一跪就能上访,当今百姓肯定是宁愿千跪万跪也不愿冤沉海底的!由此可见,三六九放告制度其实就是一个人民群众诉求渠道,当今百姓想要面见县太爷估计都是 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看到曙光的!对比之下,包青天的“三六九”放告制度真的值得推广!
思考之八:柳女金婵的通情达理
首先,看戏知人,只能看冰山一角。所以从《探》剧中只能知道颜查散一家家道败落,至于败落到何种程度了是没有具体描述的,所以也就不知道颜家败落之后是不是还有宝马、奔驰,是不是还有几室几厅,只是知道颜查散连置办婚事的银子都拿它不出。
仅管颜家已经败落,而柳家仍是家道殷实,但柳金婵非但没有“无房不嫁、无房无娶”,反而将头上凤钗取下命丫环暗暗交给颜查散,足可算是一个通情达理的“超女”。
其次,柳金婵地府告状,不是为自己为人所害申冤,而是为表兄颜查散屈死鸣冤,比之世人为自己鸣不平又高出了N个境界。
思考之九:颜查散的幸与不幸
首先,我认为颜查散有两大不幸。第一不幸是没有一个好舅舅。柳自芳虽然曾跻身仕途,但功利思想占先,是颜查散屈死的悲剧之一;颜查散第二不幸是没有生在一个好时代。他所在的北宋年间,刑事侦察技术绝对赶不上现在,所以当他手持死者凤钗又逗留在现场时,地保想不把他当作嫌犯都难,他想不屈死也就难于上青天了!
其次,我认为颜查散又有两大幸运。他的第一幸运是发誓如果屈死死后立尸不倒果真应验,与《窦娥冤》中窦娥死时发誓一样灵验,真是“人在做、天在看”,他的冤天看到了!他的第二个幸运是柳金婵一再为他申冤告状,才使冤情得以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