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曲论坛戏曲交流【戏迷闲谈】 → 浅谈戏曲流派并建议戏迷演唱“因嗓而宜”


  共有1026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浅谈戏曲流派并建议戏迷演唱“因嗓而宜”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真水无香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专业奖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321 积分:2089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12/24 17:02:43
浅谈戏曲流派并建议戏迷演唱“因嗓而宜”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2 21:40:23 [显示全部帖子]

    2500多年前的“文圣”孔子倡导“因材施教”,由此出现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繁荣气象,而今“因材施教”仍是教育教学中的“明令”。由“因材施教”,偶想说“因嗓而宜”。上党梆子,激昂、高亢,演唱了一大段通常结尾还要大甩腔,这对于男生有一定难度,导致现在业内仍是短缺男角,缺生不缺旦。专业演员,掌握了一定的发声技巧,男腔还唱不好,戏迷可想而知,除非嗓子条件特别好。那么,我们戏迷在演唱时是不是应该“因嗓而宜”呢?

 

    先说豫剧,从大方面说,豫剧可分为“豫东调”、“豫西调”两派,“豫东”慷慨、激昂,“豫西”深沉、悲壮,当然细分还有很多流派。在各流派中,演唱风格差异最明显的当属有“豫剧马连良”之称的“豫东红脸王”刘忠河(刘派)和唐喜成(唐派)。两位中,偶比较喜欢刘忠河,刘是以“大本腔(真嗓)”演唱为特色的代表,民间有“三天不吃馍,也要看看刘忠河”的顺口溜,从一鸣惊人的《十五贯》到饮誉梨园《打金枝》,在华夏大地影响颇广,代表剧目有《三打金枝》、《清风亭》、《三哭殿》等。唐喜成则相反,唐是以“二本腔(假嗓)”演唱为特色的代表,代表剧目有《南阳关》、《辕门斩子》、《三哭殿》等。同样一出《三哭殿》,二人唱的各有特色,一段“李世民登龙位万民称颂”,听后耐人咀嚼,绕梁不休。

 

    再说我们的上党梆子,过去上党梆子有“潞府派”、“州底派”两派,现在基本互相同化了。偶觉得一个剧种,必须要有流派的支撑,否则没有厚度。当然,作为一个仅由长治、晋城两市来传承、发展的剧种,创造、保持流派有一定难度,因为它的活动范围、观众辐射太小了。上党梆子两派的同化,是上党梆子的一大悲哀。现在,勉强称得起流派的好像男腔只有“郝派(郝同生)”,女腔只有“爱珍腔(张爱珍)”,长期发展下去就是畸形发展。如果郝同生称之为“郝派”,那么大名鼎鼎的郭金顺完全可以称之为“郭派”,郭和郝的的唱腔风格有明显区别,类似于豫剧中的刘忠河和唐喜成,一个“大本腔”为主,一个“二本腔”为主,他们都是在根据前人的唱腔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嗓子特点,运用独特的发声技巧,形成的一种演唱风格。现在“郭派”已基本失传,其弟子马正瑞也离开舞台多年,再无后人继承。若干年后,这种低沉而不失苍劲的演唱风格似乎只有听听古时录音,看看古时录像了。同样,由郭、郝二人演出的一出《徐公案》(郭金顺、刘喜科;郝同生、薛万青),各有特色,百看不厌。一出戏,只有你去对比细看不同版本时,才更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相对而言,偶觉得“郝派”要比“郭派”更难唱,需要的更高的嗓子条件。那么,我们戏迷在演唱时,是不是也应该有所选择呢?相反,现在戏迷都是一个劲地往高走,一味地追求高、亮、尖,殊不知没有良好的嗓子条件,只会弄巧成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4 17:29:06编辑过]


书画培训 国学启蒙 梦想夏令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真水无香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专业奖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321 积分:2089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12/24 17:02:4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3 11:22:43 [显示全部帖子]

兴全散人分析的有理,看把自己定位在一个什么程度,普通戏迷和票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现在大多戏迷都是在死搬硬套“郝派”,不会根据自己条件灵活运用。


书画培训 国学启蒙 梦想夏令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真水无香
  3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专业奖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321 积分:2089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12/24 17:02:4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4 17:28:03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冷枫在2011-9-24 9:26:09的发言:

   水水,郝万青?应该是薛万青吧?

笔误,笔误,呵呵!



书画培训 国学启蒙 梦想夏令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