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或书上看了些传统老戏资料,包括西调,有几个新发现,感觉很好、很有特色,可现在很少在舞台上看到、听到了,不知这算不算在传承的过程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且捡的芝麻还是变异的。
一、在唱腔上,一些传统老戏在表现“哭腔”时,经常有“哭了声,哭了声,我的……呀!”听来,很是好听,声泪俱下,可现在根本听不到了,除非复排这些戏。
二、在念白上,一些传统老戏经常听到“呜——呼——呀!”的念白句式。无论生角,还是旦角,使用频率很高的,还有老生、花脸的“嗯——哼!”等。现在也很少听到了。
三、在道具上,一些传统老戏使用的是大斧、金瓜锤,现在都改成京剧大刀了,没了上党舞美道具的特色。还有皇帝出场时的华盖,多么威武,现在不见了。
俺不反对与时俱进,但在废旧立新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要明白什么该保留,什么该取代,“一刀切”只会导致整个上党梆子剧种的变异。有人说,近一百年来,中国的文化经历了两大劫难,一是“五四运动”,二是“文化大革命”。俺是比较赞同这个观点的。为什么新世纪后,国家出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说明国家及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了曾经的弯路,但我们地方还在执迷不悟。当然,重新觉醒需要一个过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5 16:27:5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