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叫赵匡胤,宋太宗叫赵光义,也叫赵匡义,戏里叫赵二舍。
赵匡胤,乡里百姓都叫他赵“广英”,戏里自称赵玄郎。至于这赵“广英”从何而来,不得而知。很可能是以讹传讹,以前看戏的多,识字的少,“广英"二字许是”匡胤“二字的误读。
至于宋太宗叫”赵二舍“,倒是有几分来历的。”二舍“应该是宋元俗语中对于排行老二的一种俗称。”二舍“这一称谓,好比如今乡间俚语中的”二的“,”二旦“或是”二狗“之类的俗称。
元杂剧中对于历史人物的演绎已经非常的通俗,像睢景臣的《高祖还乡》,对于汉高祖的刻画几近于世俗生活本身,坊间俚语的应用,更是妙趣横生!当今戏曲脱胎于元杂剧,用”赵二舍“这一称谓来称呼戏曲中的宋太宗,或许本身就来源于元杂剧,至少也是戏曲发展的一种继承。
《红楼梦》中有一回叫《贾二舍?偷娶尤二姨,尤三姐思嫁柳三郎》。贾琏排行老二,人称琏二爷,曹雪芹称之为贾二舍。可见在清早期,“二舍”这一称谓还是“活”的。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二舍”这一俗称,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以至于“死亡”。但在戏曲里却保存下来。在乡里知道赵二舍的人要比知道贾二舍的人多得多,以至于成了宋太宗的专用名字。
诸如“赵二舍”,“朱洪武”,“唐王爷”,“关老爷”都是对历史人物的特定称谓。角度和立场各有不同,但同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积淀。这种积淀不是尘封在故纸堆里,而是活在民间。这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看到这些名字,仿佛能看见历史的脉搏在跳动······烛影摇红,金戈铁马。戏曲中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 无疑是这历史脉搏的最伟大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