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曲论坛戏曲交流【戏迷闲谈】 → [原创]振兴地方戏必须要走出改革的误区


  共有1008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振兴地方戏必须要走出改革的误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唐风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292 积分:3157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9/1/24 7:32:26
[原创]振兴地方戏必须要走出改革的误区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7 17:34:42 [显示全部帖子]

  也许是爱屋及乌吧,从喜欢上党梆子、上党落子开始,逐渐地喜欢上了许多地方剧种。但个人感觉目前,许多地方剧种都在忙着改革、创新,陷入了一种盲目改革的误区,以至于戏迷不认可、剧种没阵地。

  不可否认,历史的车轮总是要前进的,但前进总有个速度和方向问题,如果速度太快,开车的容易出车祸,走路的容易叉了裆;如果方向错误,那就南辕北辙、邯郸学步了!记得那年参加上党戏迷沙龙时,郭孝明老师也提出个一个关于戏曲改革的幅度问题,现在说来仿佛是旧话重提了,但不提却又如梗在喉。那么地方戏改革陷入的误区是什么呢?

  一、唱腔改革模仿化。地方戏本身就是与一个区域人文环境结合、方言俗语结合的文艺产物,但改革者却不惜冒地方之大不讳,一个劲儿地在唱腔上求新求变,以至于在改革过程中失去了地方戏原有的特殊韵味儿!以方言为例,广东人说奥语、福建人说闽南话,江浙一带浓言软语,人家并没有因为方言难懂而把方言普通化,而且这些地方的地方戏如广东的奥剧、江苏、浙江的越剧、上海的沪剧无论是在唱词中、还是在道白上,都基本保留了原汁原味儿的地方语言,这样的举措,并没有妨碍越剧、黄梅戏成为全国几个最大剧种之一。同时,地方戏之与民歌,其实也有相同之处,如新疆、内蒙、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歌,无论弦律怎么改,但让人一听就能知道是哪个民族的民歌,这就是韵味儿,也是民歌改革的底线,谁要是触动了这条底线,那观众是绝对不会买帐的!地方戏改革也是如此,不能因为豫剧好听、京剧好懂,就把一个原本十分优美的地方戏的唱腔京剧化、豫剧化,这样改革的结果,不是说原来的地方戏好听了,而是只能说地方戏演员唱京剧、唱豫剧了!

  二、传统剧本阉割化。戏剧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传统戏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检验和演化,得到了各层次观众的认可,但大概是受电影90分钟、120分钟片长的影响吧,一些原来剧情十分完美的传统戏,如同封建社会的太监一样遭遇了编剧们无情的阉割,把一个个原来十分完美的传统戏改革的体无完肤,美其名曰“怕观众没耐心看”!其实,只要是一个好的剧团在演一个好的剧本,观众们是可以废寝忘食的,记得小时候跟随父亲看戏,往往是三、四个小时的大戏演完之后,观众非但不散,而且要求剧团加演,剧团在这个时候也是很人性化的,常常会根据观众要求加演一至两个“搭戏”,我们能说观众没有耐心看吗?个人认为:观众有没有耐心看戏,不是取决于剧本的长短,而是取决于剧团演艺水平的高低和剧情的好坏!

  三、新编剧本目的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弦律,文艺为政治服务本来是没有错误的。但近年来,戏剧剧目在推陈出新的过程中,大概只有一个或几个目的:拿什么大奖、讨只位领导欢喜!在这种创作动机的影响下,一些新编剧本没等正式上演便已经夭折,到头来只落得劳民伤财、费心伤神!

  四、新戏排练写实化。戏剧作为舞台艺术的一种,是一门虚拟艺术,常常以虚拟动作代替实物。如马鞭代表马、船浆代表船,推门的动作凭空一推便能推出一记扇门来……,但在一些新剧目排练过程中,导演们却常常舍本求末,要求演员们象电视、电影一样,是什么朝代的故事就穿什么朝代的服装,一方面是增加了剧团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戏剧演出的成本;另方面是演员荒废了水袖功、帽翅功等基本功,观众看不到精彩的表演了!

  废话说了一罗筐,其实还是闲吃罗卜淡操心。但关于戏剧唱腔改革的问题,我曾经在一个戏迷QQ群中和戏迷们讨论过,有人说唱腔改革如同美女整容。这个比喻本身是无可挑剔的,但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美女整容的两种结果:一种是整容过后美女容貌更加闭月羞花,另一种是整容成了毁容,美女成了丑女!所以说地方戏唱腔改革本身是没有错的,但关键是看唱腔改革的速度和方向把握的是否合适。


[本帖被加为精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