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当中,竟然发现安徽的黄梅戏竟然只有50多年的历史。与之相比,我们上党戏曲有差不多两百多年的历史。但就目前的知名度而言,我们却始终无法与之相媲美。难道我们的上党戏不美?可再看看当年的电影《三关排宴》,看看当《佘赛花》戏曲电影的热销。这足以说明我们的戏曲是有市场的。
母亲是个戏迷,从小就会陪着她一块看戏。记忆中上党戏中缺不了杨家戏,母亲说与这样的剧目相比,她更愿意看小本头的,家长里短才更有味。时至今日,才从一篇报道上得知,上党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也就使得在这片土地上保家卫国的英雄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与其说排练这样的剧目,不如说是一种图腾的崇拜。小时候看戏注重的是情节,很可能在看过一个剧目之后就很难有兴趣再去看别的同剧目的演出。但随着自己慢慢长大,却越来越喜欢仔细推敲戏曲的字幕,喜欢去仔细聆听每段唱腔。
戏曲,历经了80年代的高峰后,就好似一蹶不振。直到现在在对文化不断追寻中才又放异彩。可问题马上又涌现出来。
首先,观众不喜欢了。人们的接触度从以前的单一到多样化。戏台下很少有年轻的观众驻足观望。
次之,就是缺乏接班人。如今舞台上活跃的都是四十多岁已近戏曲发展顶峰年龄的演员,由于戏曲人员比较苦,历练时间长,所以很少有家长还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唱戏。
再次,就是以前的戏迷难以接受现在班子的唱腔了,于是说演员们是在糟蹋祖宗的玩意。
但上党戏要发展就需要有创新和改革,但所谓的创新和改革绝对不是那种有的剧团总会在演出最后有个什么歌舞晚会什么的。我们的吸取要走出去就需要有自己的首创剧目。而我们的剧团却多在移植。有一回看央视的一个栏目,邀请的是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的王红丽团长。她说,他们每年要排一本吃饭戏,三年要排一本精品戏。吃饭戏就是说自己的演出要不断更新,这样才能使人们不断用新鲜的眼光去审视她们,精品戏就是获奖,提高知名度。而我们的剧团呢?大姐以前曾从事过戏曲工作。据说二十多年前他们就经常演出的剧目现在依然还在演。我们当地每年会请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演出,连续三年,据说每次头一场都是《挂帅》与《跑城》。如果是这样的话,会使得原有的戏迷都厌烦,没有了观众基础又谈什么发展。
唱戏的说缺少接班人,可自己一边说没有缺一边在糟蹋。也许这个行业本来就充满了排挤和嫉妒。一人成名后霸台不下,后来人又焉有锻炼的机会,没有锻炼的机会又有什么个人发展可言?在上党戏里,很少见什么绝活表演。而在蒲剧里,能演出《挂画》的小姑娘就有10来个。难道人家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人家孩子的爹娘就不怕自个家孩子吃苦?上党戏能有几个剧团像人家那样努力的?作为领导的人们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有这样的意识派我们的演员把人家的精华吸取一些进来丰富我们的表演?
社会在进步,观众的品味在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唱腔的变化,这是无可厚非的。很多戏迷都说改了不好。我倒觉得可以改,应该改。但改应该有个度。就像长治梆子剧团有一段改的《赵氏孤儿》就很差,都听不出梆子的味道了。如果这样改的话不如干脆去学京剧。既然要改,就不妨增加新的一些玩意进来,把交响乐的一些伴奏用进来,把以前不标准的发音规整一下。再把一些好的唱腔汲取一下精华。看豫剧程树建表演哭孩子那场近乎清唱却使得观众声泪俱下。我们的演出却打不到这个要求。我就觉得现在的落子,梆子比以前的好听。现在拿出以前的影像资料就一个感觉——“土”!
“爱珍腔”没有错,“明娥腔”也没有错!应该习惯新排的《唐宫悦》,应该学会欣赏《成败萧何》。我们上党戏要发展就应该有改革。但如果剧团的人都是这两个腔就有问题了。我们应该本着用发展的眼光去看我们的戏曲,在前进的路上应该给他们鞭策,同样应该给他们鼓励。上党戏曲的发展应该有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