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一甲三名,即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到了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名.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体的眼部地位,所以称作榜眼。
状元.榜眼顾名思义都好理解,元为首,眼在其下,而探花一词的来历则颇为有趣。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据说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因为,时值每年三月的春花烂漫之时,又名“杏园宴”。宴会开始前在今科进士中选年少俊美者,乘马采花,以助喜庆,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
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可是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因此,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形成于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