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不上网了。告罪。
记得当初刚上论坛的时候,看到很多网友谈到张爱珍老师的“改革腔”,很多人大声疾呼,说是会颠覆了传统的上党梆子。我是不以为然的,因为我觉得听张老师的戏很过瘾,而且在我,已经有10多年不听上党戏的情况下,居然一听就知道是上党梆子,说明她的声腔改革并没有走得太远,依然是上党梆子的基调,更重要的是经了张老师的改革,原本高亢激烈有余、温柔婉转不足的上党梆子居然也有了江南丝竹一般的悠扬,真的让人眼前一亮,而多了很多的戏迷,这对于上党梆子这样一个局促于狭小地域的古老剧种来说真的是个好事情吧。
不过,最近看了几出戏,却也真的让我不得不为戏曲的过度改革担忧:
先是看晋剧梅花版《打金枝》,在最见工夫的“劝宫”里插入了格格不入的民歌调;后来是看蒲剧《祝你幸福》,前前后后加了很多的流行歌曲元素;再后来依然是蒲剧《荆州王》,大概是八场吧(记不太清了),但是前面有近一半的戏让人几乎听不出是什么戏,这就让人不由得纠结了。
所以,在戏曲不改这会僵化、死亡的当下,改原本不是个问题,但是如果不在把握基调的情况下胡乱地改,那就绝对是个大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