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酷爱上党戏是从孩童开始的。那时,我父亲好闹红火爱唱戏,我常跟父亲到舞台上玩,时间一长,就被台上的红脸的、黑脸的,刀枪杚榔的吸引住了,后来每逢唱戏就往台下人群中钻。其实也不懂戏,就是爱红火。
我祖上在清朝后期家道殷实,也算是名门大户。为了文化享受,成立了戏班“舂荣班”,在府八县演出。后因我曾祖辈的人吸食上了大烟,戏班散伙。我的一个堂伯父从小跟着戏班学戏,自家戏班解散后,就跟了其他戏班唱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在万意班搭伙唱戏。戏班里还有我本村的芝麻旦,两个人都唱出了名,尤其是堂伯父在《雕翎雁》中的大花脸角色,唱得特叫好,现在八九十岁的老戏迷说起来还赞不绝口。
我村在解放前后成立有业余剧团,名叫凤山剧团,演员水平不赖,唱响了十里八乡。
上世纪五几年到六十年代初,有政府的支持,村里成立了俱乐部,剧团红火起来了。我父亲当时是村干部,他亲手抓剧团,筹资购箱码戏装,组织演职演员,排练演出剧目。村里有几个文化人还为剧团编写剧本,编有三连本现代戏
《梅子返乡》,有仨个在专业团干过的老艺人当导演。剧团前后演出的剧目有:连本戏《左连成告御状》,大本头《青风山》、《泰山图》、《河灯会》、《落龙庄》、《桃花庵》、《落花计》、《刘铁嘴算卦》、《血手印》,小戏有《大上坟》、《小上坟》、《忌赌》、《看瓜》,折子戏有《断桥》、《白玉簪》等。为了提高演员的表演水平,剧团领导为演员聘请了师傅,夏天抽农闲时间,冬天晚上进行排戏。因为咱爱看戏,所以每逢剧团排戏就看。当时,我看他们不管是唱上党梆子,还是襄垣秧歌都很讲究,师傅对演员的四功五法指导很到位,要求也很严格,演员的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技艺都提高的很快。因为剧团唱得好,在当地小有名气,不少村前来邀请剧团唱戏,不很讲价钱,图个高兴。
在人人都唱革命样板戏的年代,我村剧团八个样板戏都排演了。村支书爱唱戏,饰演李玉和、杨子荣、郭建光等剧中人物,剧团搞得有声有色。
八〇年前后又唱开了古装戏。我村剧团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吸收了几十个青少年进行学戏,不少还是外村的。剧团聘请了小东则和牛玉珍前来教戏,唱的是上党梆的,不再唱秧歌了,还更新了服装、道具、灯光和音响设备。剧团演出的剧目有:《回龙传》、《金水桥》、《夺秋魁》、《义恩缘》、《巧缘案》、《薛刚反唐》、《九仙台》、《坐宫》、《访永宁》等。剧团这时已不是业余形式了,常年在外唱戏,有了一定的戏价收入,演员多少挣上了工资。这时的我抽空就往剧团跑,看他们演出,有时跑几十里地,看罢戏晚上回不来就和演员通铺睡,非常亲热。至今我还藏有剧团唱《坐宫》的录音带,效果还不错。
八十年代末,随着经济大潮的来临,剧团被大潮冲垮,演员各奔东西,戏箱进了库房。后来本村有几个演员还隔三差五搭班唱唱,前几年有几个人想恢复剧团,结果忙了一阵子,在村里唱了一晚上就悄无声息了。现在我村原剧团还在坚持唱戏的就只剩下孙建军两口子了。
村里没有了剧团,我就觉得少了点什么,多么希望村里的剧团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