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曲论坛戏曲交流【戏迷闲谈】 → [转帖]京剧之说


  共有437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京剧之说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芦和平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175 积分:623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3/7 16:14:01
[转帖]京剧之说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7/8 18:30:40 [显示全部帖子]

京剧有资格称为真正梨园国粹吗?——重审京剧,正本清源
 
    在当今,京剧地位崇高,被誉为国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京剧成为戏曲界泰山北斗,似乎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然而有资深戏曲研究专家、海内外历史学家、梨园名伶、戏曲票友及本人对京剧国粹地位提出质疑,理由如下:

1、从京剧史看,从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京皮黄形成至今,京剧历史不过二百多年。在其它地方剧种中,粤剧、川剧、豫剧、潮剧、苏剧、秦腔......历史比京剧悠久得多,艺术底蕴也比京剧深厚得多。京剧其实相对单薄,逊色一筹,中国文明史八千年(最新权威考证),戏剧史可溯源至原始社会巫祝仪式,只有二百年的京剧被戴上国粹桂冠,未免喧宾夺主,底气不足,高处不胜寒。
 
2、有京剧迷辩解京剧吸纳很多剧中的优点而自成一家,就流传的广度深度及文化内涵及影响力来说,称之为国粹是当之无愧的。反驳一下:如果以“流传的广度深度”和“影响力”为国粹判断标准的话,那京剧远逊于昆曲。再者,论文化内涵,京剧并不是“吸取了各剧种的优点”的剧种,能听出川味吗?吴音、湘话、闽味、粤韵更不搭边,京剧本质仍是地方剧种。
    中国戏曲之母是昆曲,昆曲的演唱本来是以苏州的吴语语音为载体的,但在传入各地之后,便与各地的方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衍变出众多的流派,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昆曲腔系,成为了具有全民族代表性的戏曲。昆曲在发展史上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昆山腔开始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明万历年间,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布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到了清代,由于康熙喜爱昆曲,更使之流行,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昆曲名段欣赏:《长生殿》选段,携手向花间,暂把幽怀同散……,视频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gxODUwODQ=.html
 
    从昆曲的历史发展上看,18世纪之前的500年,是昆曲逐渐成熟并日趋鼎盛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昆曲一直以高度完美的表现方式向人们展示着世间的万般风情。那时,它是宫廷相府中的常客,是文人雅士的时尚。正是这种富丽华美的演出氛围,愈趋风雅的曲艺追求,使得昆曲日益走向文雅、繁难的境地。
    18世纪后期,地方戏开始兴起,它们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演出格局,戏曲的发展也由贵族化向大众化过渡,戏曲界出现“花雅之争”,以昆曲为阵营的雅部逐渐落下风于以地方剧种为阵营的花部,昆曲至此开始走下坡路。到上个世纪中叶,昆曲败落之势更显,许多昆曲艺人转行演出流行的京剧。
    再从中国戏曲史探析,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南曲、昆剧)被称为“百戏之母、百戏之源、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乃至极品,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徽剧、汉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京剧源于徽剧与汉剧合流,论辈份,昆曲是京剧的祖辈,京剧是昆曲的孙辈呢。京剧许多剧目脱胎或直接传承于昆曲。从元末明初到清中叶这五百多年间昆曲兴起逐步鼎盛,一枝独冠梨园四五百年,昆曲才是名副其实的国粹。在昆曲风行天下之时京剧尚未产生,也就是说宋、元、明及清前期的中国人只知国粹昆曲或其它剧种,根本不知京剧为何物。
昆曲全剧欣赏:1699桃花扇,古董先生谁似我,非玉非铜……,视频链接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T0tZcoxpPg
 
3、 虽然昆曲势衰,但作为母剧,其基因必然植入子剧血液中,对地方剧种的影响是永恒而深沉的。戏曲史上衡量优伶艺术功底的标准有“昆乱不挡”的传统,即既通熟悉昆腔,又通晓“乱”调(其它剧种)。史上许多京剧名家同时昆曲造诣亦深,如清同治年间“同光十三绝”,大部分艺人出身昆班,包括梅兰芳祖父梅巧伶。众所周知,梅兰芳是京剧大师,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与昆曲缘分相当密切。梅成名后专心习昆腔并陆续登台演出昆曲经典折子戏,梅大师之心得是“学了昆曲之后,再学京剧,就得心应手了”
1960年梅兰芳66岁高龄出演昆曲经典《牡丹亭》杜丽娘角色,视频链接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_tGKGJurm4/

“昆乱不挡”仍是评判京剧艺术家成就的标准,昆曲仍是京剧演员的必修课。
    试问广大京剧戏迷:比起昆曲,京剧是不是小巫见大巫,相形见绌?
央视综艺专题系列片——昆曲六百年:百戏之祖,视频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k0NTc4MA==.html
 
4、从京剧产生的时代背景看,京剧的产生与发展繁荣有着浓重的胡人(满清)背景,乾隆帝及以后王公贵族喜欢京剧,尤其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慈禧太后酷爱京戏,使得京剧借皇室之力扶摇直上,迅速发扬光大。四大名旦的秋砚秋和尚小云都是满族人。史上京剧名家很多都不是汉族人,而是汉化的满、回族人。中国文化是以汉族为主架的,一剧种能否称国粹,应看创始人和继承人是否是正宗的汉人,至少是以汉人以绝对数。
5、从京剧兴起的时代背景看,近代西方列强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京剧以中原官话演唱的,风格阳刚,铿锵有力,节奏感强,这与昆曲注重意境、高贵幽雅、清丽隽永的阴柔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京剧适应了国人激励斗志,保国保种的社会文化心理需要。近代以来历届中央政府扶植京剧,尤其是新中国“文革”八个样板戏全以京剧改编,时代背景及政治因素人为抬高了京剧艺术地位,这是很不公正的。
6、京剧非真正国粹,充其量是“亚国粹”,一味推崇京剧,看低其它剧种者并不真正懂中国戏曲,未得中国文化之精蕴。艺术境界有高下,京剧外扬而显,昆曲内蕴而敛;京剧重程式表演,昆曲重神韵意会;京剧是枝叶,是汊流,昆曲是根干,是渊源;京剧在林下,昆曲在云霄;京剧高雅典雅文雅不幽雅不清雅不风雅不优雅,坊间平民,昆曲高雅典雅文雅幽雅清雅风雅优雅,宫廷贵族;京剧是少林,昆曲是武当;京剧是卦象,昆曲是太极;京剧是艺,昆曲是道。
昆曲名段欣赏:《桃花扇.眠香》,楼台花颤,帘栊风抖……,视频链接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4sQtVeQmyA/
 
7、京剧现状如同国企,在国家文化政策扶持下垄断了戏曲主导权,过热扩张,阻碍并威胁其他剧种正常传承与发展,统治梨园,造成了如今一剧独大局面。历年戏曲晚会京剧份量都占大半壁江山,挤压其它地方剧种空间。对弱势剧种的抢救与保护已迫在眉睫了。
8、从昆曲衰落史回顾,昆曲是我国汉族古典表演艺术的巅峰。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昆曲的辉煌与落败都与其特性有关。昆曲的兴盛与当时士大夫的生活情趣、艺术趣味是一脉相承的。士大夫的文化修养,为昆曲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品位,他们的闲适生活和对空灵境界的追求,赋予了昆曲节奏舒缓、意境曼妙的品格,加之士大夫内心深处含有对社会对人生的哀怨、悲凉的感受,使得昆曲在音乐、唱腔上每每显示出惆怅、缠绵的基调。而到了清乾隆时期,市民阶层崛起,舒缓、惆怅的风格显然与他们格格不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入,即使士大夫们也开始务实起来,昆曲在不受市民青睐的同时,也失去了士大夫阶层这一阵地。于是,昆曲便逐渐走向衰落。昆曲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奏、过于文雅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丧失了时尚性和大部分娱乐功能,离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相距甚远,因而难以争得观众,演出越来越少,以至在演出市场上难觅其踪,形成了恶性循环。
昆曲欣赏:《桃花扇》选段(萧然美人远去……视频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yMjU4ODU2.html

9、昆曲因其特性不可能在当今大红大紫,亦无法恢复往日的辉煌,但作为汉文化的瑰宝,作为世界遗产,作为中国戏曲之源,誉之为国粹艺术、国粹剧种是名至实归的。我们有责任正本清源,还给昆曲国粹戏剧艺术地位,不让京剧鸠占雀巢,僭称国粹衔号,误导世人。我们亦有责任关注、保护并传承昆曲,否则就是梨园不可估量的损失。没有昆曲,中国戏曲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央视综艺专题系列片——昆曲六百年:百戏之祖,视频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xMTA1NDg=.html
 
10、京剧误导了国人和外国人,使之思维定势:中国的戏剧代表就是京剧,其它剧登不了大雅之堂。如同世人一提到中国功夫就是少林,那武当,崆峒,峨眉,昆仑呢(同少林并称武术五大源流)?论及武学功底,少林最浅,武当内家最深,“得内家之一二者,足以胜少林”,此真机今人几人知晓?戏剧剧种亦同。

这是一个网友在群里发的,大家看看正确不,请指出来,谢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