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三传与梨园之乡
调查发现与研究探讨
孔三传,北宋后期艺术家,泽州人,熙宁元丰、元裕、大观年间(1068-1110)活动于东京汴梁。据《刘智远宫调》载:三传即“多知古事,善书,会看阴阳”之意。所以“三传”名为艺名,他首创诸宫调,在中国戏剧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望头村,原名望圣头,后改我望城头,现简称望头。地处泽州县李寨乡以北一公里。据传,在清光绪三年以前,这里居住着上千户人家,4000多口人,光唱戏这一行当就有300多人,堪称梨园之乡,自古以来,一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秋(泉)罗(泉)李寨望圣头,不是唱戏就是赶牲口。看来唱戏和搞运输早已成为这一带人赖以生存的一种职业。
光绪年间,连年遭灾荒,民不聊生,全村连饿死带逃荒离家的人口减少三分之二,只留下300多户1000多人。据村里老艺人和老人郭金土、郭河水翟银全、郭友三、翟虎旦等十多人回忆,尽管连年灾荒,但唱戏这一行从未中断过,从清朝至民国,望头村先后行戏19个班社,戏曲世家29户,参与唱戏的人数在百人以上。除分布在郭、翟、冯、安四大姓以外,还有王、李、孔、刘、田、徐等姓氏,可惜光绪年间有的姓氏已逃荒绝后,李姓后裔逃往岳阳、浮山,孔姓后裔逃往大阳、东宅,田姓后裔逃往河北永年一带。
据最后一任戏班掌班郭圭圭说,他师傅安五路告诉过后人,望头戏班的祖师叫孔二东,望头村人,精通音律,能拉会唱,原是戏曲名角,后被选进京城。自从“开元宫”建起后,戏曲界都敬奉皇帝李隆基,对地方师祖逐渐淡化了,后来艺人们只尊崇本人师傅,不多问师祖是谁。
从望头村旧舞台台柱木刻记载,原刻有44字的龙门对联:唐朝李隆基潞安别驾喜闻新声或曰上党歌舞先梨园,宋代孔三传汴名伶诸宫调难怪音韵冲与瓦舍。可见, 李隆基执政时,所演变的戏曲是从上党歌舞先进入戏曲的初型启蒙而进化的。泽州属上党郡,当然就在其中。
唐朝以后,经过五代十国战乱,戏曲一度走向低谷,北宋以后,戏曲又逐渐复苏,公元960年,赵匡胤派他的弟弟赵二舍(光义)带兵到山西截击,他们从汴梁出发,从沁阳古道进入泽州晋庙铺、犁川、李寨境内,沿途建立城堡,安营扎寨,利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地形,加强防御,易守难攻,把住了通向汴京的关口。北汉王不敢轻易再向南推进。南赵光义主动出兵晋城巴公一带击战,双方对峙占了两年多,最后北汉王大败,返回太原,辽兵也回退北魏。
为了庆贺胜利,赵二舍将汴梁的宫庭艺人叫到各营寨扮演戏曲,那时候是老宫调,这些唱腔传到民间,就演变成上党宫调,为了继续坚守山西这一关口,收买军心,以防外来侵犯,他们还在大的营寨建起舞台,吸收多地艺人,经常为士兵唱戏,用以鼓舞战斗势气。现在李寨乡境内还留有兵寨遗址四处:南岭、望头、李寨、西岭。其中望头、西岭两兵寨建有舞台。
据史料记载,北宋熙宋、元丰、元裕、大观年间,泽州艺术家孔三传创诸宫调,活动于东京汴梁,诸宫调的演唱形式是吸收当时的大曲和民间乐曲加以发展,取同于宫调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由短套联成数万言的长篇,加上念白,叙述长篇故事,用琵琶等不同乐器弹奏,曲调丰富,体制庞大。诸宫调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上党宫调。
从梨园之乡戏曲发展来看,唐朝皇帝李隆基执政后由舞曲演变为戏曲,是在潞安别驾时“喜闻新声”启蒙而进化的。这种老宫调一直延续到北宋,由赵二舍带兵打仗传回梨园之乡,形成上党宫调。梨园弟子们经过多年千锤百炼,又在老宫调的基础上发展为昆、梆、罗、卷、黄五种声腔,用恢宏的击打乐,加之吹、拉、弹、奏等乐器,上党宫调别具一格。这些业绩与梨园祖师孔二东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他既是名伶又被朝廷选用过,所谓“难怪泽州音韵冲瓦舍”一说,表明上党宫调是诸宫调的佼佼者,它激情奔放的音韵已冲向千家万户,所演绎的戏曲大部分是帝王将相之类,诸如长生殿、薛家戏、杨家戏,气势磅礴,阵容庞大,由此看出,诸宫调是在上党宫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后为完善上党宫调起了一定的作用,现在保留下来的宫调唯一著名的是上党戏曲了。
孔三传在中国戏曲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艺术家,没有梨园之乡的环境,没有戏曲世家的熏陶,没有老前辈师傅们的精心培育,单凭个人首创是不会无故出现的。事实表明,老宫调、上党宫调、诸宫调、孔三传,都和梨园之乡有着必然的联系,从戏班掌班郭圭圭先生的传说,孔二东的成长过程许多地方与孔三传相仿,难道这是巧合?如果不是巧合,艺名孔三传原记载是泽州人,他和梨园师祖本名孔二东是否同一人,不就昭然若揭了。
望头村戏祖文化促进会
会长:郭乃兴
201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