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西调”梨园丛中焕发新活力
“为社稷臣哪怕沙场效命,为黎民臣情愿自请长缨”,西调名剧《潘杨讼》中佘老太君的一段经典唱腔博得场下观众的阵阵喝彩,这是9月14日晚在永年县洺州大剧院里永年西调的演出现场。永年西调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在经历了兴盛与没落后,又重新回到群众中间。
调自西来永年大地生根发芽
永年西调又称“三搭板”(因该剧种多演出袍带戏,舞台多设一搭板而得名)、泽州调,是由山西上党梆子传入永年后形成的一个独立剧种。清咸丰年间传入永年后,不断吸引永年当地人加入班社参与演出。在演出过程中,永年一带的方言语音逐渐渗透其中,同时,大量受到了京剧及河北梆子、平调、乱弹、丝弦等地方剧种和永年民间音乐的影响,经过较长时间的磨合,终于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间戏曲剧种。新中国成立初期,由著名作家赵树理先生提议,正式定名为西调,概取“调自西来”之意。
保护传承永年西调枯木又逢春
永年西调自产生绵延至今百余年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坚强的成熟和发展,流行范围不断扩大,扩展到永年之外的曲周、鸡泽、馆陶、肥乡、大名、广平、成安、邢台及豫北、鲁西、晋东等地。
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多样性的冲击、市场的萎缩、设备的落后、演出环境等原因,西调演出市场越来越小,原有的国营西调剧团承包给个人,成了民营剧团,一大批西调演员因为生计不得不转投其他行业。
西调这一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同其他的地方戏剧逐渐开始走下坡路,甚至有濒临灭绝的趋势,如再不加以保护,这一戏剧“奇葩”将毁于这一代人手中。为此,老艺术家们痛心疾首,振臂呼吁。2008年6月,永年西调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西调表演艺术家张海臣先生为该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永年县高度重视文化发展,为挽救这一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使西调更快地回到群众中间,重新被群众所熟悉,该县在今年9月13日和14日连续举办了两场西调演出,全县上下对这一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兴趣。记者了解到,该县还将加大对西调的政策和资金扶持,重新整合西调剧团,整理西调传统剧目,并积极创作新剧目,为西调注入新鲜血液,让其保持新鲜感和活力,能够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
此外,针对永年西调青黄不接的问题,该县将着力培养一批西调的后备人才,将热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少年儿童吸收进来,聘请最专业的老师对他们言传身教,下大力将他们培养成为优秀的西调演员和担负延续西调“香火”的传承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9-19 16:50:1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