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曲论坛戏曲交流【戏迷闲谈】 → 来自晋城的历史大儒——郝经(一)


  共有704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来自晋城的历史大儒——郝经(一)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心金地林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85 积分:1435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9/1/29 20:14:16
来自晋城的历史大儒——郝经(一)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0 15:15:52 [显示全部帖子]


郝   经
——在中国历史上与苏武齐名的大儒


  京剧有出戏叫《苏武牧羊》,是马连良的代表作之一。写的是西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扣19年,受尽磨难,矢志不屈,在冰天雪地的北地边陲牧羊的故事。无独有偶,元朝也有一位苏武式的人物,名叫郝经,但他不是在牧羊,而是在不停地写信上书,姑且称之为“郝经写信”。苏武的故事家喻户晓,而事迹与苏武不相上下的郝经,却鲜为人知。这是不公平的。

  
 [元]郝经(1223——1275):字伯常,元泽州陵川(今山西晋城)人。 以翰林侍读学士充国信使,入宋通好。拘之真州,至元十一年(一二七四)乃归。卒年五十三。(《元史本传、苟宗道郝公行状》)


     郝经作为元初学问大家,著述甚多,存世的有诗歌、散文合成的《陵川集》与《续后汉书》。字画高古,取众人所长以为已有,故其笔画俊逸遒劲,似其为人。无倾侧颇媚之态,为当代名笔。官至翰林侍读学士、国信大使。为奖其忠节,大德九年(1305)增他昭文馆大学士、资善大夫;1317年,又加增推诚保节功臣、荣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翼国公。谥文忠。 在理(哲)学、史学、文学、诗歌、政治学、军事学乃至天文星象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家世业儒,其祖父郝天挺金末元初大儒是元好问之师。郝经本人,则深受元好问的影响。


      郝经生逢乱世金兵、蒙古兵交替在中原混战。郝经跟随父母四处逃难,后到保定。初读书时,郝经喜好诗文。1238年,蒙古汗国首次在中原考试儒士。郝经曾有心“决科文”应试。但其父却教导他说,“汝学所以为道非为艺能也,为修身非为禄养也”。郝经于是转而以“道德之理,性命之原、经术之本”为其先务。“上溯诛泅,下迨伊洛诸书,经史子集靡不洞究”,为其一生奠定了坚实的学识基础,并树立了“以复兴斯文、道济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立下目标说,“不学无用学,不读非圣书,不为忧患秽,不为利益拘,不务边幅事,不做章句儒。达必先天下之忧,穷必全一己之娱”。经过十三年的读书生活后,他得以博览群书,广交游,学识有了很大长进。在长期的社会矛盾错综发展时,郝经看到民族融合的必然趋势,形成了反对传统的“华夷之辨”,而推崇“四海一家”的创新思想,主张天下一统,他洞察蒙古灭金、灭西夏的事实,结合南宋朝的腐败,敏锐指出的由蒙统一中国亦属必然,便于1256年受诏于忽必烈,从此开始他的政治生涯。他对蠹民害政的分析,常常切中时弊,深得忽必烈的赏识,所采用的建议常十之六、七。从此,他成为忽必烈帐下一名重要的谋士,参与帷幄,谋划大计,对忽必烈夺取汗位和即位后汉化政策的制定,均有积极贡献。灭金后,忽必烈急于南下,吞并南宋,郝经建议其先修内政,革除弊政,尊用汉法,选用贤能,创法立制,减轻赋税,屯田垦殖,巩固内部。忽必烈一直否定。直到蒙古内部汗位争斗,又值南宋请和,忽必烈才采纳郝经建议。


      元世祖忽必烈为皇弟时,在藩府中召见郝经,对他所陈述的治国方略极其赏识,即位后,授予翰林侍读学士之职。作为最早追随忽必烈的汉族儒生之一,郝经协助忽必烈治理封地、征讨大理、处理与蒙哥汗微妙而又错综复杂的矛盾、争夺大汗宝座。可以说,忽必烈能形成比较开明的思想、能有条件地接受汉文化、推行汉制汉法,与郝经是分不开的。 
  
河东罪言

 

      20世纪90年代出版、由白寿彝任总主编的《中国通史》在记述郝经的文篇中讲到了“四上国策”,而首先提及郝经上书的《河东罪言》。《罪言》产生的社会背景为:辛亥(1251)年春,29岁的郝经在顺天府(今河北保定市)贾副元帅家就教,一位陵川道士,赴燕都(全真道老巢在燕都)上香朝拜,过保定时,向郝经哭诉了家乡百姓深受蒙古官僚压迫而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顿时,郝经眼泪汪汪。他的祖父郝天挺是元好问的老师。1214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马风云南下,郝天挺率家人泪别太行,逃难至淇(县)卫(州,即新乡);又渡过黄河来到舞阳。不日,天挺病逝。1220年,天挺之子郝思温与贤妻许氏,背负父亲骨骸回到陵川老家安葬。守孝三年后又渡河南下,于1223年冬,生经于许州临颖县的城臬镇。金亡前夕,10岁的郝经随其父冒着战火兵烽,从河南鲁山县逃往河北的顺天府,两年后金亡。后来郝经“读书万卷”,成了元代名儒。


      当郝经听了家乡道士的苦诉,不光是泪水淌流,又火冒三尺,在《送乡叔道士申正之序》中,将那些蒙古暴君比作刺猬。“则猬(刺猬)起而疾(毒),视哗(嚣张)而攻之”;老百姓当“默(暗)而陷(陷)之,必使之颠踣跌倒(僵死)坏乱而后已。”接着,郝经愤笔写下了《河东罪言》,冒着不测的风险,上书给蒙古统治集团,有曰:“河东土产,菜多余桑,而地宜麻,专纺绩织布,故有大布、卷布、板布等;自衣被外”,只得“折损价值,贸易白银以供官赋。而一道课银,独高天下。造为器皿,万里输献,则不负王府也。”老百姓更难:“又必使贡黄金,始白银十折,再则十五折,复再至二十、三十折,至白银二两得黄金一钱;自卖布至于得白银又至于得黄金,十倍其费……不胜苦楚,不敢逃命,则已极矣。今王府又将一道细分,使诸妃子各征其民,一道州郡至分为五、七、十头项,有得一城或数村者,各差官监督。”“人们荒空芜没,尽为穷山恶水,而人自相食也”出人意料的是,忽必烈没有责罪郝经,反而召纳郝经于王府。他深感这份“民书”血淋淋的分量,“民失,江山倒”!忽必烈1260年3月登帝位,立即颁发政令,革除了蒙古诸王直接向种地人征税的权利,大大减轻了北方人的负担。郝经的《便宜新政十六条》成了建立与改革蒙元法制的基础。很为史学家注目的是郝经《立政议》奏文,李涵先生在《也论郝经》一文中讲“在忽必烈的儒臣中,明确而又全面论述应施行的‘汉法’的只有郝经和许衡两个人。但在时间上郝经的《立政议》比许衡的《时务五事》早五年。”《人民日报》1983年11月7日5版发表题为《中国蒙古史学会学术讨论简介》的文章作了如下评述:
     在宋元战争初期,蒙古国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掠夺财富,满足经济上的贪欲,到忽必烈时,宋元战争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郝经较早地提出了“汉法”主张迁都燕京,与南宋议和,偃兵息民等,均为忽必烈所接受。不管在实行“汉法”等问题上,蒙古统治者内部斗争怎样激烈,但忽必烈还是接受了“汉法”。他多次下令禁暴行,使蒙古军基本上停止了掳掠与滥杀。忽必烈能顺应历史趋势,终于统一了中国。

 

“班师”龙腾

 

     1256年初,郝经入忽必烈王府,当时34岁。忽必烈准假郝经往陵川老家拜先祖,他3月回到了保定。不幸的是,父亲郝思温4月得风瘫症卧床,拜先祖事搁浅,并一直呆在家里看护老人。直到1259年正月,父亲病故,办完丧事后才来到忽必烈身边,随征荆鄂,以“右臣”身份掌管军国机务。


     公元1258年蒙哥汗(蒙古大汗)分兵两路,自己亲率西路大军,东路大军由忽必烈统领,进攻南宋,郝经随行。当行营驻真定(今河北正定  牛镇),郝经向忽必烈提出了“偃兵息民”与南宋通好的建议,忽必烈讲“这是大汗的旨令,不易改变。”行军途中,郝经5月于濮州上有《七道》,7月于汝南上有《东师议》等军事奏文。奏文中的“仁政强国制胜”论,激励着忽必烈。“鄂州之战”,任命杨惟中、郝经为“军纪督军”的长官,指挥督察战地蒙军(包括蒙方汉军)的军纪,法规很严。结果出现了“渡江不杀降,百姓皆安堵;羊罗到武昌,相望两舍许……通衢万家市,巴商杂越旅”(郝经《青山矶市诗》)的喜人景象。


      9、10月间,“鄂州之战”正酣,忽必烈攻到鄂州城下时, 军情告急,传来:蒙古大汗蒙哥在四川合州钓鱼山阵地暴死身亡的消息。忽必烈求功心切,迟迟没有作出积极的反应,拒不撤兵。而留守和林汗廷的阿里不哥(忽必烈胞弟),却紧锣密鼓地谋划抢夺汗位。  


      在关键时候郝经立即上《班师议》,对忽必烈苦劝,并分析了多方面的内外因素,指出如果阿里不哥称汗,忽必烈势必陷于“复背受敌”的危险,形势极为危险,忽必烈大悟,这才意识到事态严重,撤兵北回,立即自率一支轻骑飞速北上。年底驻扎在燕京郊区,处理阿里不哥在北边起兵所触及到的一切军政大事,赢得继承“汗位”的主动权,赶在阿里不哥之前登上汗位。 


     张跃铭在《略论郝经》中讲:“郝经在策划班师争位,直把忽必烈捧上皇帝宝座的过程中,施展文才武略,立下了汗马功劳。”“《东师议》、《班师议》是郝经在1259年随忽必烈南征所上的两道奏章。随后的历史进程证实,他在以上两道奏议中所作的判断与形势的发展基本吻合。这表明郝经善于在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审时度势,把握潮流,具有高屋建瓴、洞察全局的战略眼光。他对形势的准确预测,是建立在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观察和精辟分析的基础上的……郝经身为儒臣,但在军事方略上所显示的智谋和见识,毫不亚于一个深谙韬略的三军统帅。” 

 

(未完待续)

 

    忽必烈仓促撤兵,如果宋军抓住时机乘势进攻,北军必然大败。然而督军的权奸贾似道畏敌怯战,反而主动议和,并答应赔款进贡。忽必烈本是被迫撤军,反倒成了全胜凯旋,这是颇有讽刺意味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