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曲论坛戏曲交流【戏迷闲谈】 → [转帖]梨园光景一时新——“紫薇奖”新春戏剧综艺展演戏剧类综述


  共有559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梨园光景一时新——“紫薇奖”新春戏剧综艺展演戏剧类综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清清子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9 积分:16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9/4 18:24:23
[转帖]梨园光景一时新——“紫薇奖”新春戏剧综艺展演戏剧类综述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3 18:15:04 [显示全部帖子]


               梨园光景一时新 万紫千红耀眼明

——晋城市第三届“紫薇奖”新春戏剧综艺展演戏剧类综述


“岁次甲午正月天,凤城每闻梆腔喧;台上倾情台下醉,争道今夜又难眠。”这,就是笔者对2014年我市“紫薇奖”新春戏剧展演的感受。

2719日(正月初八至正月二十),第三届“紫薇奖”新春戏剧综艺展演戏剧展演在晋城影剧院成功举办。该展演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市上党戏剧研究院承办。13天,是余音绕梁的13天,是戏迷狂欢的13天,也是我市戏剧团体集中亮相、进行实力大展示大比拼大角逐的13天。13个剧团、13天大戏,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锣鼓钹镲胡,充耳盈眼,舒心畅气。剧团各展其长,演员各逞其能,让这个春节在开年瑞雪的映照中更添喜气。

 

整体呈现几大亮点,若干变化令人鼓舞

上党戏剧明显呈现蓬勃复苏的喜人态势

 

“紫薇奖”新春戏剧展演已连搞了几届,但纵向比较之下,今年的展演,显然有更多的信息和亮点值得我们去琢磨、玩味。

最明显的情况,是今年的参演剧团多。晋城市百花上党梆子剧团、高平市人民剧团、阳城县人民剧团、高平市上党梆子剧团、晋城市鸣凤剧团、泽州县上党梆子剧团、沁水县蒲剧团、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高平市上党落子剧团、沁水县上党梆子剧团、晋城市梨园春上党梆子剧团、高平市夕阳红艺术团、陵川县青年上党梆子剧团,一共13个剧团在正月天轮番上阵,你方唱罢我登场,为市民献上一道道精神大餐。市直、泽州、城区、高平、阳城、陵川、沁水,晋城辖内的几大板块全都有剧团参演,集中上演了一张“全家福”,甚至好几个县区都有超过两个剧团参演。这样的情况,过去是没有的。相比若干年前,剧团受冲击纷纷关门歇业的窘境,如今的状况委实令人兴奋。

其次,是民营剧团勃勃兴起。13个参演剧团中,国有剧团7个,民营剧团6个。民营剧团的数量近半,可堪与国有剧团“分庭抗礼”,各占半壁江山。这不仅呈现出基层文化正日趋繁荣,显示出文化生态正不断好转,也反映着传统文化正在勃勃复兴。

第三,展演期间新授牌成立了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梆子传习工作室”。214日晚,适逢元宵佳节,戏迷朋友在看精彩演出的间隙,还见证了另一份惊喜——我市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梆子传习工作室”授牌仪式的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志仁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淑君出席仪式并授牌,市文广新局局长闫锦绣宣读授牌决定,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市上党戏剧研究院院长张红君主持授牌仪式。继几年前成立“张爱珍传习工作室”后,我市今又新增“吴国华张保平上党梆子传习工作室”和“郭孝明上党梆子传习工作室”。张志仁在授牌仪式上充分肯定了三位艺术家对传承和发展上党梆子所作的巨大贡献,指出他们都以各自的风格丰富了上党梆子的表演艺术,并将上党梆子推到了新高度。并希望三位艺术家今后能再接再厉,通过言传身教,更好地为上党梆子及我市传统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展演时间长,戏迷过足了瘾。过去每年的新春戏剧展演,通常都是到正月十五、十六结束,今年因为报名者踊跃,参演剧团多,延期到了正月二十。

第五,评奖机制有了市场化改革。因为要从今年的参演团体中,选择确定承担文化低保工程的剧团,故而除了专家评委、参评团体互评外,还让票房参与了评分体系。本届展演实行专家评委、团体互评(各参赛团体均选送一名人员担任互评)、票房收入三者相结合的评分方式,其中专家评委评分占总分70%,团体互评人评分占总分25%,票房收入占总分5%,三者相加为整台演出的最后得分。依据参演团体最终得分排名,将从中选出具有文化惠民演出资格的团体,承担文化低保演出任务。票房收入参与评分,这是对观众的尊重,也是戏剧演艺产业市场化发展的趋势。虽然初次改革,票房收入只占总分5%,但其中折射出的官方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迅速调整文化工作理念的做法,甚是令人高兴。

透过以上亮点和革新,我们既能看到来自党政层面对戏曲发展更大的关心和支持,也能看到业内对“以市场为导向”的思路日渐清晰,更能看到上党戏剧队伍不断壮大、强劲复苏的喜人信号。

 

展演剧目题材趋多元、内容更丰富

移植戏大行其道,本土戏难觅其踪

 

上党梆子声腔高亮,伴奏激越,素以反映边关征伐、朝廷血斗等“大题材”为主。从历史上看来,岳家戏、杨家戏长期雄霸剧坛,反映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的戏占比很小。然而近年来,这种一花独妍、一枝独大的状况,却在不经意间有了相当大的变化。

就以此番13场演出来看,仅《忠烈千秋》和《三关排宴》可划归岳杨戏,其它剧目题材丰富多样,但都与岳杨戏无关。《清风亭》《大祭桩》《金狮坠》《三进士》等甚至是以家庭、爱情等“小题材”为主。

我个人认为,这并不是上党梆子“走邪路、悖传统”,而是一种可喜的变化和积极的探索。因为这是戏剧界根据市场需求、百姓口味、当下精神文明特质等因素,所作出的适应性的自我调整。从过去国有的剧团不断解散、萎缩,到近年的陆续重建、壮大,再到民营剧团的借风而起、如笋而冒,并在此次展演中“江山占半”……所有这些枯木逢春、涅槃重生的喜人景象,无不有力地证实着剧团进行这些自我调整的正确和必要。

在表演题材上勇于突破,直接反映了剧团不拘传统顺应市场的大胆开拓精神,这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必须具备的精神。再好的戏,看多了也会腻。观众们不满足于“老戏老演,老演老戏,老看老戏”的旧状,想看到更适合当代人审美情趣和价值标准的新戏,不想老是“打不完的金枝,铡不完的陈世美”,这就倒逼剧团开阔视野,纵目中原,乃至放眼全国,去搜寻搬演移植那些比较成熟的外地原创新戏。当然了,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以当下的审美情趣对传统老戏进行不小的改编改造。正因剧团的所有自觉努力,都是为了满足“上帝”——观众们的需要,所以剧团选排新戏的标准很简明,可用四个字概括:好看、动人。至于该剧目、该题材、剧中主人公与本地有无关系、能否起到宣传本地的作用,这些属于“艺术之外”的东西,似乎不大在他们的考虑之内。正因为剧团坚持以观众为中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没掺搅过多“杂念”,所以他们的戏才能立住脚,赢得观众的喜爱,成为剧团的养家糊口的“吃饭戏”,直至走上新春戏剧展演的舞台。

统观今年的演出,有一个问题特别值得注意和思考——13场戏,竟然没有一部我市原创的新戏。这么多戏,不是改编自传统戏,就是移植于外来戏。这个问题在多年的“紫薇奖”“赵树理杯”戏剧展演上,一直鲜明地存在着、持续着,且有日益加重之势。笔者没见人正式提出过这个议题,至少未见人在公共场合或公众媒体上明确地提出过。传统老戏重导重改重排,翻新后重演,多数会更好看,更受观众欢迎,这里且不探讨。需要探讨的是,产自外地的移植戏,为何能在晋城异地扎根?而晋城以本土人、本土事原创的本土新戏,却偏偏“不服水土”,难以成活?

如此戏剧性局面的长期持续出现,必有其深层次原因。是晋城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不具备戏剧性,不适合舞台剧的形式?是剧本艺术性娱乐性不足,让观众觉得索然无味?还是说教性宣传性太浓太直接,导致了观众的逆反?还是越来越注重灯光、舞美、服装、道具等这些硬件,而弱化了剧本和表演这两项最重要的东西?……凡此种种,有许多的话题值得我们去讨论,也有许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3 21:17:23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清清子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9 积分:16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9/4 18:24:2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3 18:15:37 [显示全部帖子]

(接上)

 

剧团整体实力有了明显提升

不少演员台上表现可圈可点

 

“紫薇奖”“赵树理杯”戏剧展演已举办多年,晋城的戏曲表演、演奏等人员大受锻炼。每年观戏,总能感受到他们水平的不断提高,甚是令人欣喜。尤其这几年青年戏曲演员大赛的成功举办,以及吴国华、张爱珍、郭孝明、张保平等“四大天王”频频收徒,倾情传授,使一大批好苗子在戏剧舞台上脱颖而出,光彩夺目。

今年的演出,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世出名门”,吴国华、张保平、李德胜的《杀惜》活灵活现,撼动全场,自不待言;青年中坚成静云、郑法根的《蝴蝶杯·洞房》,齐素珍、赵德红等的《忠烈千秋·闹殿》让人看得酣畅淋漓,亦不必多讲。近年来风头甚劲的陈素琴,领衔高平市人民剧团的《风雨行宫》,一场“真疯”、一场“装疯”,表现得入木三分,赢得满堂喝彩,这种大家风范亦不必多言。甚至泽州、阳城、城区、沁水等国有剧团的演出都不必赘言。仅观看那几个异军突起的民营剧团的演出——如高平市上党落子剧团、沁水县上党梆子剧团、高平市夕阳红艺术团、陵川县青年上党梆子剧团等——就足以令人惊喜。乍听民营,容易让人联想到实力弱、水平低,容易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歧视”。但如果你看到他们的演出,一定会“拍案惊奇”,刮目相看。陵川青年上党梆子剧团青年女演员苏仙梅,在《大祭桩》中唱做俱佳,将角色黄桂英的贤淑纯洁、对爱情的坚贞不屈演绎得全场观众击掌盛赞。沁水县上党梆子剧团的《忠烈千秋》中,乔国领饰演的寇准大闹金殿,表演自然随性挥洒自如,令人解颐捧腹。还有高平市上党落子剧团《海瑞告状》中的“海瑞”,高平市夕阳红艺术团《三关排宴》中的“佘老太君”……这些民营剧团的演员们虽然“出身草根”,但怀着对戏曲的热爱,倾情投入,全身心演绎,以一个个打动人心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有华丽的服装、崭新的布景、创意的舞美……所有的投入、发展和创新,也都为剧团增强了竞争力,提升了综合实力。

除个别剧团由于剧本选择、剧目选择等原因,使得舞台呈现效果欠佳、总体略显偏弱外,其它绝大多数剧团,都展示出强大的实力。看完13天戏,笔者有种由衷的欣慰:上党梆子后继有人,足可薪火相传而无虞。

而观众们的表现,亦同样十分给力,足可令主办方、承办方、剧团和演职人员人心大慰、人心大快。展演那段时间,正逢陆陆续续的大雪飘飞。天气骤冷,道路积冰,光滑难行——真可谓“既无天时,又乏地利”。但我们占据了最重要的“人和”——热爱上党梆子的人们热情不减,依然如期而至。13天演出,晋城影剧院1000多个座位基本上都是座无虚席,甚至2楼也是高朋满座。市上党梆子剧院正月十五的那场演出,更是当天上午9点就将票全部售罄。此情此景,令人感慨,真是让从业者不能不暗暗发誓:戏迷痴心如此,吾等夫复何求?唯有再接再厉,献身戏曲春秋。

 

沉心静气,透过“面子”看“里子”

制约发展的一些共性问题亟需解决

 

剧团的增多,演职员水平的提高,民营剧团的兴起,大批铁杆粉丝的涌现……这些都足以令戏剧界人士自豪、感奋。然而,拨开喧嚣看深层,透过“面子”看“里子”,红火之下冷思考,所有剧团都有一些共性的问题亟需解决。这些东西久悬不决,必将影响演员水平的挖潜提升,和剧目整体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比如说,缺乏纯本土原创的剧目,让演员的创造力无法挖掘、体现。晋城的剧团,无论国有还是民营,都是以表演代代承袭的老戏为主,移植的外来剧目也有现成的录像可照搬照学,演员、导演、舞美、服装、灯光等都可以录像为参照而省事,自主原创能力一直得不到挖掘和展现。只有通过纯原创的剧目,断了主创人员“现学现用”的“根儿”,主创人员的潜力才能得到发挥,演员也才会有依靠个人努力,自我揣摩创造全新人物的机会。

而目前这种看着移植录像吃“现成饭”的状况,在县级、在民营的剧团里,表现得尤为突出。有些团二三十年都没排过一部纯原创的戏,一直过着“模仿”别人的日子。一个演员一辈子都在重复、模仿别人,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角色,真不是一件好事。

还有就是演出剧本的加工打磨问题。不可否认,许多传统的老戏本,故事很精彩、很接地气,很“传奇”,在“传统经典”的光环下也很受欢迎。可是,这些剧本多数是旧社会的演员们以碰头会的名义“碰”出来的,文人未曾参与或者极少参与。演员们胸中“墨水少”,直接导致剧文、剧词有以下一种或数种不足:水词比较多,不合平仄韵脚者屡见,前后剧情有明显逻辑漏洞,人物前后性格不一,道白唱词不合人物身份地位等。

在过去观众文化水平普遍低下的时候,如上列举可能都不算什么问题。但当今人们文化水平、欣赏品味越来越高,眼光越来越挑剔,剧团就有大大的必要根据观众的情况“随行就市”了。有些问题改起来比较麻烦,不动大手术不行;有些问题改起来相当简单,换一个词就行,甚至连词都不用换,将句中几个词颠倒一下顺序就行,就既押韵又合平仄,唱起来也更顺畅了。“经典老戏”之所以经典,重在其内涵的精神品质,不可改的是其精神品质,而不是别的——尤其不是那些明显的瑕疵,甚至错误。剧本不能借口“经典”,而拒绝文人的参与。

300年历史的上党梆子相比,京剧形成时间很短,不过百年而已。但京剧却迅速成长为全国第一大剧,流布全国。在没有雄厚历史积淀的不利情势下,却缔造了四大名旦横空出世、各领风骚、独成流派的盛况,且每派都有其多个代表性剧目,让人耳熟能详,且被别的剧目移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剧本有文人直接参与,甚至许多剧本是量身打造。比如梅兰芳背后有齐如山,尚小云背后有溥绪、庄蕴宽、李寿民等。上党梆子最著名的戏当属《三关排宴》,若不是当年赵树理先生曾亲手改编,也不至于在文学品格上明显高于其他的上党戏。

还有就是放字幕的不规范问题。在这方面的表现是,越是高水平的团,字幕放得越规范,道白与唱词皆有;越是基层的团、民营的团,字幕放得越不规范,越不全面,经常是只有唱词的内容,没有道白的内容,甚至唱词的内容也经常掉字漏句。有些道白简短明了,即使不放出来,也不打紧,观众基本能听明白。但有的道白既长且繁,还拿腔拿调,与日常说话的发音相差很大,就很容易让人听不明白。比如说《金狮坠》一戏,开场就是一位官夫人坐在椅子上一大通自报家门,既报了自己的姓名,又报了丈夫的名字、官阶,还讲了丈夫已去世,自己在守寡,守寡期间与一家奴成了相好。为了移除亲生女儿这个“障碍”,以便于自己尽情地与人相好,便急于将女儿嫁出去。但官太太又不愿执行丈夫在世时原订的婚约,想毁婚改让女儿嫁给与自己相好的那个农奴的某个亲戚,这样就可亲上加亲。可是,其女儿并不同意这种安排。于是,官夫人作为当娘的就想了个办法……如此重要的“前史”“背景材料”,如此复杂的故事、人物关系,如此篇幅的长篇大论,让一个人在戏刚开始就絮絮叨叨,还操的是戏曲味的腔调,真是难为台下的观众,这怎么能够听得清、记得住、搞得懂?最要命的是,长篇大论数百字,竟然没有字幕,全靠嘴说!或许老戏迷早看过N遍了,觉得无所谓,但新观众呢?戏曲的兴盛繁荣,有赖于新观众不断被培养、被催生。如果一开场就把人骇住,新观众能否有兴致坐到刹戏,实在难说。

最后,我要专门说说字幕的错讹问题。这是一个很普遍、很要命的事。字幕中的错字一日不改,就会“谬种流传”,范围日大,对剧团形象颇打折扣。如果找文人校正一遍,却可收一劳永逸之功。那些错字错词,有些不仅低级,而且荒诞。比如《忠烈千秋》中奸妃庞赛花为讨宋王欢心,唱了一句:“赛花我愿效嫦娥舒广袖,献歌艳舞(当是“献舞”)开龙颜”。佘太君唱道:“调兵谴(当是“遣”)将……文广金花仗(当是“帐”)前先行”。相比之下,民营团体的字幕问题更集中、更突出。将这些特别影响“面子”、又特别易改正的事,尽快予以清除,应是一件当下应做的事。

展演虽罢情炽燃,上党戏曲开新篇。复兴之路必不远,愿共中国梦同圆。

衷心地祝愿上党戏曲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芳华满眼,桃李盈园。

 

(上党戏剧研究院 程燕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3 18:16:58编辑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