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曲论坛戏曲交流【戏迷闲谈】 → 看上党梆子《西沟女儿》的粗浅感受(月下)


  共有2308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看上党梆子《西沟女儿》的粗浅感受(月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月下独酌
  2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专业奖
等级:版主 帖子:5020 积分:29440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12/23 21:07:39
观晋城鸣凤团上党梆子【廉吏于成龙】随拍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2 21:31:58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冯如松在2011-1-21 21:43:57的发言:

这种结构的戏,有赵树理在前,西沟女儿很难讨好。

 

嗯,就是这个意思啊



欢迎光临俺的自留地:

    http://houziqiang.blshe.com/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真水无香
  2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专业奖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321 积分:2089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12/24 17:02:4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4 18:24:24 [只看该作者]

一出戏,至少要让观众看后知道说了个甚。全剧下来好像都是重点,又好像都不是重点。无所侧重、面面俱到是戏剧舞台上的最大弊病。印象中这几个地方不太好:

    一、幕后伴唱“太行山那个高呀,……”似乎和主人公申纪兰及纪兰精神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没有《赵树理》的伴唱“白头约”、《长平悲歌》的伴唱“秦赵争雄”设计得巧妙。

    二、为了体现田间劳作的场面,一开始出场人太多,比较乱、散,一堆人中申纪兰并没有凸显出来,还得让观众去找主人公。

    三、一个碾滚从左移到右,再从右移到左,没有意思,视觉重复。难道就没有其它可替代的道具了吗?

    四、唱腔相对之前的《陈圆圆》等,有所进步,向传统腔有所靠近。但部分甩腔太刻意、做作,不自然。唱腔是为人物服务,不是为唱腔本身服务。那样拐来拐去,肯定不是作曲者的原意,是演员自己的修改,有哗众取宠、自我粉饰的嫌疑。

    五、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张庆春的表演不减当年,为全剧增色不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4 18:26:08编辑过]


书画培训 国学启蒙 梦想夏令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月下独酌
  2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专业奖
等级:版主 帖子:5020 积分:29440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12/23 21:07:3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4 21:13:12 [只看该作者]

      我也比较讨厌现代戏一开场就是满场的人。不过在农业社时人们还真是集体活动的多,要想完全避开还真有点难。

      看来戏迷们感受的确大有不同,那天我感觉张庆春在刻画人物上有点弱;在唱腔上,跟八几年比,也没有大的进步——个人感觉,呵呵,有不妥之处,大家多包含,水水也包含着点儿。



欢迎光临俺的自留地:

    http://houziqiang.blshe.com/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冯如松
  2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黄沙山人
等级:侠之大者 帖子:544 积分:3887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9/4/4 22:06:1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4 21:34:23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真水无香在2011-1-24 18:24:24的发言:

一出戏,至少要让观众看后知道说了个甚。全剧下来好像都是重点,又好像都不是重点。无所侧重、面面俱到是戏剧舞台上的最大弊病。印象中这几个地方不太好:

    一、幕后伴唱“太行山那个高呀,……”似乎和主人公申纪兰及纪兰精神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没有《赵树理》的伴唱“白头约”、《长平悲歌》的伴唱“秦赵争雄”设计得巧妙。

    二、为了体现田间劳作的场面,一开始出场人太多,比较乱、散,一堆人中申纪兰并没有凸显出来,还得让观众去找主人公。

    三、一个碾滚从左移到右,再从右移到左,没有意思,视觉重复。难道就没有其它可替代的道具了吗?

    四、唱腔相对之前的《陈圆圆》等,有所进步,向传统腔有所靠近。但部分甩腔太刻意、做作,不自然。唱腔是为人物服务,不是为唱腔本身服务。那样拐来拐去,肯定不是作曲者的原意,是演员自己的修改,有哗众取宠、自我粉饰的嫌疑。

    五、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张庆春的表演不减当年,为全剧增色不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4 18:26:08编辑过]

一出戏不能场场是高潮,一定要像唱腔一样,抑扬顿挫才好,有低谷,有过场,有高潮,有结尾。要如山不喜平才对。

唱戏不是满台演员才好看,又不是堆八仙,精致的独角戏更棒!一场戏内也要如山不喜平。要像国画与书法,讲究章法,有对比,有开合,有呼应,有勾连。

没看戏,就是顺着水水的话说,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海涵。



忙处抛人闲处驻,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真水无香
  25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专业奖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321 积分:2089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12/24 17:02:4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6 10:20:41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月下独酌在2011-1-24 21:13:12的发言:

      我也比较讨厌现代戏一开场就是满场的人。不过在农业社时人们还真是集体活动的多,要想完全避开还真有点难。

      看来戏迷们感受的确大有不同,那天我感觉张庆春在刻画人物上有点弱;在唱腔上,跟八几年比,也没有大的进步——个人感觉,呵呵,有不妥之处,大家多包含,水水也包含着点儿。

呵呵!月下多心了,哪会呢?咱是议戏又不是议人。我86年生,没看过80年代张庆春的戏,只看过以前的视频和现在的《程婴救孤》,在《申》剧中的表现我还是很看好的。



书画培训 国学启蒙 梦想夏令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清风荷
  2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小飞侠 帖子:1767 积分:1165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1/3/31 11:47:2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6 14:34:11 [只看该作者]

我看了,整体感觉不错。很感人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圣人刘
  27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发贴奖
等级:蜘蛛侠 帖子:1171 积分:668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1/15 21:40:4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9 13:36:26 [只看该作者]

大家不要吹毛求疵了,一个县级剧团的新戏是不能和市团比的,市团要人才有人才,要资金有资金,要技术有技术,要设备有设备,这个戏的起点和市团不一样,要比就和阳城团的徐剧比,演成这样我看就不歪,你们说比能场场有高潮,难道说有高潮就不好吗,难道一个梅花在那里唱戏没高潮就好吗,申老人家本身就是满身的故事,你能说哪个是高潮哪个不是高潮吗,至于唱腔我不太懂,我只感觉的有一条,就是台下的观众看的不往台上砸砖头我看决就是成功的,大家不感觉我们梆子的唱段太少了吗。至于背景音乐那就更好解释了,现在的戏曲就是这个流行趋势,再说冯来生,能说杀妻不成功吗,我不知道这个藐论出自哪里,我只知道学唱的人是越来越多。月下和水水的书生气太重,没有真正的来乡下的台底看看戏,多听听老戏迷的议论就不会乱说了。

 回到顶部
客人(113.24.*.*)
  28楼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2/11 11:39:11 [只看该作者]

首先导演思想混乱没有章法过场安排太失败,再一个演员基本功不扎实我看不出一点程式来。演员连最起码的唱腔和道白都不到家南腔北调没谱,主演没有理解透剧本舞台思想混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让人看了不可理解。没有塑造出申纪兰的人物形象来没有突出贯穿整剧的纪兰精神。演人物必须有个性才行抓住一个人特性一针见血,只要是戏曲人物都有个性戏曲就是要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去夸张这个个性,首先没生活不行就拿开场拿锄头那些人不知道在干什么没一点亲近感,看见的不是一个红红如火的劳动场面脱离生活太远,再一个申纪兰是个劳模他的品质就是吃苦耐劳不是要让你突出他有多前卫因为他不是赵树理不是个文人,抓住他那个拗的吃苦耐劳的愚公精神这个戏才有个看头。首先他是个劳模是最普通的中国农民形象不能演成名星,之所以他和别人不一样是在大众中见特性也就是他的纪兰精神,这个人物应该是以小见大慢慢展开才好,也就是他在农民这个平凡的角色中见他的不平凡的事迹,开始就把人物演成角儿再往后驾驭不了,这也就是说游商小贩好演玉皇大帝真不好演的说法。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月下独酌
  2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专业奖
等级:版主 帖子:5020 积分:29440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12/23 21:07:3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2/11 12:21:50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只是站在我的角度,并未乱说。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我是希望梆子戏能满足不同口味观众的需求——尽管这个比较理想化。

             我并未抹杀《杀妻》的意义——我是听着《杀妻》长大的。所听观众的评论,也是如实记下来而已。但作为一个戏迷,在某个场合,我跟冯老师反映过一部分观众的观点,冯老师真心诚意地、很诚肯地说他也在反思八几年唱腔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小问题。所以,我的感想不带私毫个人偏见,都是如实记录而已。

            不过,圣人说的有一点很重要,戏曲是演给观众看的——当然不是演给一部分“书生气太重”的观众看的,更不是只演给专家看的。所以戏曲作品创作过程中,肯定首先要考虑“乡下的台底”观众们的口味。

            要说谈感想是“吹毛求疵”我不同意。我并非站着说话不腰疼,县团的困难我了解,但艺术必须有人挑剔才有进步的可能。所以,我看戏后,会不断地挑刺,为的只是我们的梆子能发展得更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1 12:23:58编辑过]


欢迎光临俺的自留地:

    http://houziqiang.blshe.com/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圣人刘
  30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发贴奖
等级:蜘蛛侠 帖子:1171 积分:668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1/15 21:40:4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2/11 12:43:16 [只看该作者]

月月反对无效,我们只是戏迷,不是专家,至于唱腔方面不是我们能左右了的,就想其他人说的,得奖的戏和下乡的戏能一样吗,能说得奖不重要吗,能说下乡不重要吗,他既然存在,就说明有他存在的必要性,我们何必来排斥他呢

 回到顶部
总数 50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