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文艺体制改革亟待反思
河北省政府门外日前聚集数百名文艺工作者,他们手持「救救河北文艺」、「还我待遇」、「还我事业员工身份」等标语,向当局请愿。警方派员到场驱散示威,据称有多人被打伤,还有消息称,有位女示威者当场流产。
这些示威人士来自河北梆子剧院、河北省歌舞剧院、河北省话剧院、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河北省杂技团等省级艺术团体。近年各地不时发生县市级文艺团体人员请愿事件,不过人数都较少,这次则是省内几个主要艺术团体员工联合请愿,规模之大为过去所罕见。
官方传媒没有报道请愿事件,但现场照片却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不少网民同情示威者的遭遇,认为他们一辈子都献给了艺术,如今连应有的待遇都无法兑现,为维护自己的权利向政府请愿,却反而遭警察殴打??,令人心寒。但也有人说,剧团要改制,这些人习惯了光吃饭不干活,就出来闹事云云。
不管人们如何解读,文化改革的问题已再次引起社会关注。文化改革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酝酿。 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出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提法。
「文化产业」的概念应运而生,文化艺术的作用再不仅仅是教育人、给人以美感,艺术团体变身为自负盈亏的企业,政府再也不供养,演员也不再是国家干部,已成为企业员工。
改革的直接结果是,艺术团体的铁饭碗被打破了,不能再坐吃皇粮,只好积极推出新节目,并设法增加演出场次,打破了昔日死水一潭的局面。然而,负面因素很快就暴露了,艺术团体为了生存,一切向钱看,市场需要什么,就演什么,粗制滥造。众所周知,艺术作品要经过长时间精雕细琢;演员也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才。老一辈演员不用挤眉弄眼,矫柔造作,但举手投足都令人难以忘怀。如今很难培养出这样的艺术家了,中国也再没有纯粹艺术了。
艺术团体改制由上至下,在全国推行。在中央一级,中央歌舞团、中国轻音乐团被合并到东方歌舞团,命名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这三大艺术团体本来面向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演出风格,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要能有叫座力,什么节目都演。军队艺术团体的处境较好些,没有解散或合并的。有人称,这也许是给第一夫人彭丽媛面子吧。
市县一级的艺术团体就更不堪了,有人形容:「现在的二、三线艺术团体,比文革时期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甚至解放前的艺人还惨」。全团挤一辆卡车下乡,车厢就是舞台,衣服要穿得少,??语言要粗俗,才能吸引观众。演员则是合约制,不转户口,底薪相当低。例如,日前在河北省府门前请愿的基层演员,平均月薪只有人民币一千元左右,很多人需业馀兼职维持生计。有些艺人被取笑为「农民工」,实在混不下去的,唯有改行。
中央音乐学院一位女高音歌唱家说:「我们出国访问,外国人都非常钦佩我们的专业;但在中国,我们却什么都不是,真讽刺!」像她这样有地位的人都如此感慨,更不用说那些基层演员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内地有一部电影叫「舞台姐妹」,内容反映民国时期梨园人士的悲惨生活,她们??四海为家,颠沛流离,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受地痞、戏霸和官吏欺压,女演员更随时有受侮辱的危险。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梨园人士才获得新生,穿上干部服,成为人民演员。现在回顾这段历史,似有时光倒流之感。
文化产业化的弊端已越来越明显,中央有关部委也曾发过文件,要求各地把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区别开来。但无论是产业或事业,都需要资源才能运作,各地的当局却又不愿把钱投放在「没有产出」的文化事业上。中央最近成立了艺术发展基金,但很难惠及二、三线团体。河北当局也曾资助某些市县级团体举行「惠民演出」,每场补助五千元,这些团体为了多赚补助款,拼命增加演出场次,也仅够维持正常运作。再说,演员又哪来时间「充电」,又怎能磨炼出有水准的节目?
近年内地某些官员和学者喜欢把「软实力」三个字挂在嘴边,而一个国家的文化艺术水平,恰恰反映该国的软实力,更直接关乎其国际地位。任何先进国家都会投放大量资源发展文化艺术。反观中国,却要把文化艺术变为生财机器,长此以往,何来软实力可言?
作者:关庆宁 香港资深新闻从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