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曲论坛戏曲交流【戏迷闲谈】 → (转帖)呼吁更多人来关注地方戏曲艺术。


  共有382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呼吁更多人来关注地方戏曲艺术。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戏高腔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小飞侠 帖子:1568 积分:1054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11/4 16:55:10
(转帖)呼吁更多人来关注地方戏曲艺术。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4/9 11:08:27 [只看该作者]

 
“像挖煤一样挖文化”
——关于山西戏曲传承与发展缺失的思考
栏目:观察
作者:王嘉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地方戏曲曾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随着多种娱乐方式的出现,年轻人对戏曲的热爱日益淡薄。然而,还有很多关心着地方戏曲发展的青年,呵护着脚下这方热土上生长出来的艺术之花。他们投身于地方戏曲保护之中,积极主动地亲身实践,对其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和机遇作出理论探索和深入思考,并诉诸笔端,呼吁更多人来关注地方戏曲艺术。

  在他们当中,“95后”的力量不容小觑,年仅18岁的本文作者王嘉即是其中一员。王嘉生于1996年, 16岁毕业于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表演专业,同年凭一己之力创办中国晋剧艺术网,网站靠承接晋剧演出、舞狮表演、活动婚礼主持等来维持运转,但三年来收入并不理想,只能主要依靠家庭资助维持。保护与传承晋剧之路不易,在王嘉的不懈坚持下,如今该网站在山西戏曲界得到认可。

——编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晋剧《大红灯笼》  王飞  摄

  戏曲是我国在历史长河中积累而成的传统文化艺术代表,是屹立于世界戏剧之林的艺术体系。数百年来,戏曲在人民大众中扎根,已形成了年积代累且不断发展的行业模式与生态。山西为中国戏曲的摇篮之一,山西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具有重要地位。

  多年来,山西戏曲事业随着政府部门的重视、戏曲产业与协会组织的大力发展与社会的呼声与行动,戏曲事业又得到了跳跃式的大幅度迈进,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青年演员与优秀剧目,山西摘夺“梅花奖”数量稳居全国第一,多台舞台作品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多部优秀剧目广受好评,一次次地展现在首都北京以及全国各地舞台上,走出山西,走向全国,足以证明山西在演员人才培养与剧目推陈出新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之处。

  至今,山西已经把戏曲的演员培养与“推梅育梅”工作、剧目的创作与推陈出新工作、院团体制改革工作等方面提高到了新的认识层面,加大了力度,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德艺双馨的优秀艺术家,一大批优秀舞台精品剧目如晋剧《傅山进京》 《大红灯笼》 、梅花版《打金枝》 、蒲剧《山村母亲》 《青丝恨》 、北路梆子《黄河管子声》 、上党梆子《西沟女儿》 、京剧《走西口》 《紫袍记》等,以及优秀民营院团企业如山西嫦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山西梅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而且,除上述代表性成果之外,仍有大量的发展果实值得肯定。

  然而,我们今天在注重演员人才培养与剧目创作的同时,还在一些方面面临着缺失与隔代断代传承发展艰难的局面,如:(一)人才方面缺失,包括(1)本土导演、编剧、舞美、灯光等创作人才(2)评论、研究等促进人才(3)管理、市场、传播等行政运营人才; (二)戏曲职业教育专业不全、教学水平、就业走向等问题;(三)现代化传播手段应用缺失;(四)戏曲文化创意挖掘与延伸缺失等。

  人才

  戏曲的第一度创作是剧本,俗话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只有当剧本在舞台上站了起来,戏曲的二度创作才算完成。另外, “导演是整个剧组的灵魂” 、“灯光舞美是舞台艺术效果的灵魂” ,又足见导演与舞美灯光等人才在一部舞台作品中的重要性。从人才运用方面来看,山西省近年来的一些优秀舞台精品剧目大多都特邀省外的相关专家来参与一度、二度创作,却很少看到本土人才的身影。山西省面临着这些优秀创作人才的缺失,也同样存在相关人才得不到很好的进修、日常的锻炼、施展的机会等难题。外请知名专家虽具有经验多、起点高、名声广等优势,但往往对山西省剧种的特点、演员、音乐等方面的了解太少,所以创作阻力也相当大。我们并非对外来知名专家对山西省剧目的创作存在排斥,只惜山西省诸多人才却得不到伸展的机会,若多加锻炼以及集中学习、互相交流、学习外省的先进经验,让山西省的人才大步走进剧目的创作队伍当中,既可以减少磨合时间,又节省了创排资金开支,而且在面临紧急情况下,随时可以进行调整、指挥、救急等。至今,除事业编制院团配置有导演、编剧、灯光、舞美等创作人才外,大多民营剧团几乎都无此类专业人员配置,如遇到每年的剧目排练或大多都外请导演或干脆不请导演。除青年年龄段的导演、编剧、灯光、舞美等人才之外,山西省也应着手抓起在这方面的下一代的培养,就山西省目前一批老、中、青人才的传承问题来看,还出现了无人可传、无人可教等尴尬局面,数年、数十年来的舞台排导、剧目创作、灯光舞美等经验无法得到传承与延续。

  戏曲评论与研究是戏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动戏曲事业的繁荣,影响戏曲事业发展的方向,山西省戏剧评论家与研究者郭士星、刘巨才、王笑林、田永国、阎玉庭等,为推动山西戏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当前仍存在戏曲研究事业持续及稳定性不强、集中性与生存性薄弱等问题。现有的戏曲评论与研究事业需要继续发展与不断壮大,戏曲评论研究者没有专业的戏曲学术机构集中与统一的组织,零散的发展模式苟延残喘,传承后者也寥寥无望,新一代的坚守者更缺少可观的环境与接受教育的机会。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举办的“小梅花”特别节目  王嘉  摄

  戏曲不仅需要演员、音乐、导编灯舞等以及评论研究者的共同努力,在管理、市场运营人才方面的要求也相当高,这不仅与戏曲在院团和演出过程中特定的行业规范有关,而且也与现今社会环境下戏曲的不景气情况有关。戏曲管理、市场运营人才需要拥有较高的政治思想与市场头脑方可适应现今的戏曲发展需求,拥有了好的管理人才与市场运营人才就有了戏曲事业发展的主心骨。好的管理人才不仅在事业机关等岗位上有需求,而且在民营戏曲院团以及企业的岗位上也需求极高。现今的演员进入院校、走入院团后,当今社会也已是信息互联时代,但他们仍存在对政治环境、社会秩序、市场需求认识少的问题,因此拥有好的管理与市场运营人才对山西省戏曲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教育

  谈到戏曲职业教育,先从人才缺失方面来看,专业的戏曲导编灯舞与研评管等人才不及演员在市场上需求量大,且收入也不比演员方式直接,原先专业院校某一专业曾若干年进行一届的招收计划也在近年没有出现,新人即使想进行学习也是到外省及国家级院校进修,在省内没有此等的学习与进修条件与机会。这就减少了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引导,造成了相关有意向进行学习的后辈人才的流失。

  去年, 2014年中央电视台第二届全国戏曲院校京剧学生电视大赛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火热直播,此项赛事引起京剧乃至全国戏曲行业的大力关注。该赛事中,参赛学生的表演大多都已达到成熟演员的层次,且赛事评委对参赛选手全面细致的点评、富有完美期望的要求,足见京剧学生的学习水平、京剧院校的职教水平、名家及评委的要求层次之高。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栏目也曾在2012年、 2013年连续两年举办《我们毕业了》毕业季特别节目,往年每年还都举办6月1日儿童节、 9月10日教师节以及暑期少儿特别节目等,这些平台的搭建也使我们了解到了省内戏曲院校正在学习的、已结束学习的戏曲专业演员学生。我们需要直面的是地方戏与京剧的职业教育水平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京剧在职业教育水平、层次、效果等方面都需要我们进行谦虚学习。有人也许会说拿地方戏与京剧相比过于苛刻,但我们一定不可自甘堕落, “重整山河待后生” ,山西戏曲艺术的未来发展、山西戏曲艺术的职业教育需要我们对其重视。

  戏曲艺术常常讲究“一棵菜”的精神,所谓“红花还需绿叶配” ,当下的艺术传承大多指向了某个个人,而忽略了团队、院团在传承中的作用,传承要将单个人才的培养与院团的需求和整体结合起来,单个人无论怎样优秀,都无法把戏曲艺术完美呈现。戏曲的传承应当有“表演团体”精神,建立传承群体,综合多元行当、演职人员以及音乐演奏人员进行传承,方可保护戏曲在传承过程中的完整性与全面性。因此,戏曲教育方面,戏曲表演班在入校至毕业的学习过程大多都是整班制的学习与排练,数年所磨合的默契、相互理解、合作感悟往往被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所拆散肢解、各奔东西,这是戏曲人才培养后续的一个重要问题,山西戏剧职业学院2012届戏曲系毕业生整班进入院团岗位,正是对戏曲“一棵菜”的一种保护。

  传播

  在影视圈内, “炒作” 、 “八卦”等个人或多人的变相宣传与包装方式也早已见怪不怪。当然,戏曲是我国具有严肃性和纯正性的文化艺术主体,绝不可将戏曲艺术一味进行娱乐化。但在当今信息互联网时代全民娱乐的大环境下,现代化的传播宣传包装对于戏曲来说,也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发展力量。生活节奏加快的人们,对于传统媒体中广播、电视这些流动性节目的传播方式有点顾之不及。近年来,山西省先后有专注于戏曲的互联网媒体中国晋剧艺术网、中国上党戏曲网等先后上线,中国晋剧艺术网与上党戏曲网等网站对于戏曲传播产生的影响、贡献、乃至推动戏曲市场繁荣层面来说都是颇有力度的。然而,上述网络媒体虽被广大戏迷爱好者交口称赞,却仍然面临着生存问题,几乎为零的经济收入使这些站点在风口浪尖里勉强维持。互联网自21世纪以来开始流行,其对于各个行业都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目前戏曲在互联网上行走脚步缓慢,若加大力度进行开发,则所产生的成果是无法想象和估计的。我们应当把戏曲艺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与戏曲生态,进行多元化发展,定能收获不一样的惊喜。

  创意

  文化产业中,创意文化产业的兴起态势迅猛,如工艺品、创意动漫等。如何将传统的戏曲艺术进行时尚创意化的包装,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对戏曲艺术进行接触,也是戏曲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方式。如平遥某家工艺脸谱店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独具特色的工艺品每天都在店面的市场第一线进行展示与交易,利用传统的戏曲文化进行商业开发,且无形或有形地宣传了戏曲;再如大同云冈石窟景区孝义木偶皮影博物馆,将孝义木偶皮影与旅游进行结合,开辟了当地的旅游空间与孝义木偶皮影的发展空间,走进了全国各地来访游客人群的视野当中。在当今的环境中,戏曲的这种传播方式与创意性的时尚包装虽未普及,但一定是趋势,仍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同时还需要政策、经济、社会等力量的大力支持、大胆尝试。

  不论是新型网络戏曲媒体还是戏曲时尚创意开发,这些都是戏曲传播方式过程中,具有现代与时代意义的步伐,相关人才都需要我们去培养、扶持,以年轻的思维与时尚的理念、专业的理解来对戏曲进行探索式的发展,相信戏曲一定会走得更远。

  山西拥有资源丰厚的文化底蕴与戏曲资源,拥有一大批追求精神文化、热爱戏曲艺术的人民群众,得天独厚的戏曲文化是山西省的一道靓丽风景与文化品牌。近年来,山西省“像挖煤一样挖文化”的文化发展战略给了山西戏曲人发展与弘扬戏曲文化事业以坚定的信心,戏曲事业在省委省政府、省文化厅、省剧协以及各大院校院团、社会各界力量、戏曲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正在蓬勃地向前发展,过去辉煌的成绩是我们长期在戏曲事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需要不断地发展与延续,面临的问题与缺口是我们要不断努力与前进的动力。 “山乡庙会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镇戏场梆子腔至晚犹敲” ,山西戏曲艺术源远流长,相信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山西戏曲事业一定能够更加辉煌,在全国戏曲舞台上光辉永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丹河源头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阿诺 帖子:3526 积分:2230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2/24 14:53:47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4/9 15:34:31 [只看该作者]

就是因为过去只知道挖煤,现在到好煤炭市场2012年以来出现疲软,2013年以来出现下滑,2014年以来出现滞销,2015年,估计好不到哪儿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