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曲论坛戏曲交流【戏迷闲谈】 → 浅谈戏曲流派并建议戏迷演唱“因嗓而宜”


  共有900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浅谈戏曲流派并建议戏迷演唱“因嗓而宜”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真水无香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专业奖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321 积分:2089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12/24 17:02:43
浅谈戏曲流派并建议戏迷演唱“因嗓而宜”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2 21:40:23 [只看该作者]

    2500多年前的“文圣”孔子倡导“因材施教”,由此出现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繁荣气象,而今“因材施教”仍是教育教学中的“明令”。由“因材施教”,偶想说“因嗓而宜”。上党梆子,激昂、高亢,演唱了一大段通常结尾还要大甩腔,这对于男生有一定难度,导致现在业内仍是短缺男角,缺生不缺旦。专业演员,掌握了一定的发声技巧,男腔还唱不好,戏迷可想而知,除非嗓子条件特别好。那么,我们戏迷在演唱时是不是应该“因嗓而宜”呢?

 

    先说豫剧,从大方面说,豫剧可分为“豫东调”、“豫西调”两派,“豫东”慷慨、激昂,“豫西”深沉、悲壮,当然细分还有很多流派。在各流派中,演唱风格差异最明显的当属有“豫剧马连良”之称的“豫东红脸王”刘忠河(刘派)和唐喜成(唐派)。两位中,偶比较喜欢刘忠河,刘是以“大本腔(真嗓)”演唱为特色的代表,民间有“三天不吃馍,也要看看刘忠河”的顺口溜,从一鸣惊人的《十五贯》到饮誉梨园《打金枝》,在华夏大地影响颇广,代表剧目有《三打金枝》、《清风亭》、《三哭殿》等。唐喜成则相反,唐是以“二本腔(假嗓)”演唱为特色的代表,代表剧目有《南阳关》、《辕门斩子》、《三哭殿》等。同样一出《三哭殿》,二人唱的各有特色,一段“李世民登龙位万民称颂”,听后耐人咀嚼,绕梁不休。

 

    再说我们的上党梆子,过去上党梆子有“潞府派”、“州底派”两派,现在基本互相同化了。偶觉得一个剧种,必须要有流派的支撑,否则没有厚度。当然,作为一个仅由长治、晋城两市来传承、发展的剧种,创造、保持流派有一定难度,因为它的活动范围、观众辐射太小了。上党梆子两派的同化,是上党梆子的一大悲哀。现在,勉强称得起流派的好像男腔只有“郝派(郝同生)”,女腔只有“爱珍腔(张爱珍)”,长期发展下去就是畸形发展。如果郝同生称之为“郝派”,那么大名鼎鼎的郭金顺完全可以称之为“郭派”,郭和郝的的唱腔风格有明显区别,类似于豫剧中的刘忠河和唐喜成,一个“大本腔”为主,一个“二本腔”为主,他们都是在根据前人的唱腔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嗓子特点,运用独特的发声技巧,形成的一种演唱风格。现在“郭派”已基本失传,其弟子马正瑞也离开舞台多年,再无后人继承。若干年后,这种低沉而不失苍劲的演唱风格似乎只有听听古时录音,看看古时录像了。同样,由郭、郝二人演出的一出《徐公案》(郭金顺、刘喜科;郝同生、薛万青),各有特色,百看不厌。一出戏,只有你去对比细看不同版本时,才更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相对而言,偶觉得“郝派”要比“郭派”更难唱,需要的更高的嗓子条件。那么,我们戏迷在演唱时,是不是也应该有所选择呢?相反,现在戏迷都是一个劲地往高走,一味地追求高、亮、尖,殊不知没有良好的嗓子条件,只会弄巧成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4 17:29:06编辑过]


书画培训 国学启蒙 梦想夏令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冯如松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黄沙山人
等级:侠之大者 帖子:544 积分:3887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9/4/4 22:06:1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3 8:36:02 [只看该作者]

水水说的真好,一切的艺术门类,都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去学习,生搬硬套是不行的。

咱们上党梆子中,所形成的流派也是这些艺术家在很好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再结合自身特点发展而形成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认真继承很重要,另外凸显个性也很重要。诸如其他的艺术门类也是如此,如绘画、书法、舞蹈等等。

水水说得太好了,再次挺你!



忙处抛人闲处驻,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兴全散人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蝙蝠侠 帖子:823 积分:5734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1/4/7 16:57:17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3 9:11:12 [只看该作者]

不能截然将梆子的“郭派”、“郝派”与豫剧的“大本腔”和“二本腔”比较。

“郭派”、“郝派”都用的本嗓,只是根据自身特点各有特色。豫剧的“二本腔”和旦角唱腔其实有接近,唐喜成唐大师最早就是唱的旦角,后来嗓子倒仓才发展唱生角,形成“二本腔”。

“郭派”戏宽厚,“郝派”戏婉约,“郝派”根据自身特点发展成真假声巧妙结合,高低音驰骋自如的生角唱腔,也是由小生唱腔和老生(须生)唱腔结合、发展形成的。

窃以为传统梆子戏里的小生、老生唱腔区别非常明显,“郭派”唱腔基于传统的老生唱腔,略显粗旷、朴实、大气;现在舞台上小生唱腔已不能独立形成体系,各剧团已找不出响当当的代表人物了;传统小生老生唱腔融合形成的“郝派”唱腔因长期艺术实践得到戏迷认可而逐渐形成主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兴全散人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蝙蝠侠 帖子:823 积分:5734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1/4/7 16:57:17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3 9:27:29 [只看该作者]

从爱好、娱乐的角度出发,想唱谁的就唱谁的,想唱哪段就唱哪段,这是初级阶段。因爱戏是从戏曲唱段开始的,好多男戏迷非常喜欢爱珍腔,还争相效仿,自然先天条件和唱旦角的要求相差甚远,所以不必苛求要学到几成像,娱乐开心就好。

从学习、提高的角度出发,才需要在长期模仿名家名段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经专家指点,在某种行当、唱腔中寻求突破,很可能会在某方面异于、优于、胜于其他人,成为戏迷中该行当、唱腔中的佼佼者。这样的戏迷可以成为名票友,也可以进入剧团跟班演戏。

但戏迷、票友而言,学习、唱戏最基本的动力是爱好、喜欢,最想干的事就是模仿、融入剧情、融入人物,所以好多戏迷生旦净丑行行都学,且选其精华的段落加以模仿,演好演坏,娱乐而已;即使到演啥像啥,说到唱的比某某名角唱的好,也仅仅是对某一段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清风荷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小飞侠 帖子:1767 积分:1165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1/3/31 11:47:2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3 10:42:08 [只看该作者]

好专业的帖子啊,呵呵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真水无香
  6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专业奖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321 积分:2089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12/24 17:02:4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3 11:22:43 [只看该作者]

兴全散人分析的有理,看把自己定位在一个什么程度,普通戏迷和票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现在大多戏迷都是在死搬硬套“郝派”,不会根据自己条件灵活运用。


书画培训 国学启蒙 梦想夏令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月下独酌
  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专业奖
等级:版主 帖子:5020 积分:29440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12/23 21:07:3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3 21:45:22 [只看该作者]

好家伙,探讨得越来越深入了……


欢迎光临俺的自留地:

    http://houziqiang.blshe.com/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山石
  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发贴奖
等级:版主 帖子:1759 积分:16645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1/1/14 19:16:4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4 0:10:50 [只看该作者]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戏曲也同理,无论是唱.念.做.打。还是生.旦.净.丑都要因地而宜,因人而宜。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小水说的有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枫
  9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2998 积分:1953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9/3/28 15:10:2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4 9:26:09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真水无香在2011-9-22 21:40:23的发言:
    由郭、郝二人演出的一出《徐公案》(郭金顺、刘喜科;郝同生、郝万青),各有特色,百看不厌。

   水水,郝万青?应该是薛万青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枫
  10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2998 积分:1953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9/3/28 15:10:2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4 9:38:22 [只看该作者]

   是啊,同样的一件衣服穿在别人的身上很好看,穿在自己的身上就不见得有那么的惹眼了。我们戏迷朋友在演唱的时候,也不能一味的模仿,一味的寻找突破,要知道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应先从简单的开始。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的底子,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唱段,东施效颦的故事想必大家还应该还熟悉吧?

 回到顶部
总数 12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