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pproperty 10536302011-08-23 16:44:22.0晋城“大戏”——上党梆子晋城上党梆子218381行访城市晋城/enpproperty--><!--enpcontent--><!--enpcontent-->
上党梆子形成于17-18世纪之交。上党地区很早就有戏曲演唱,众多金元舞台和古老的队戏、院本、琴戏的流传就足以证明。那时也有昆曲和弋阳腔的演出。在晋豫陕三角地带的原生梆子形成后,就有晋城人从那里学回,经过多年与本地民间艺术的碰撞融合,形成了上党梆子。在18世纪中叶,就班社林立,活动频繁。到了18世纪80年代凤台县鸣凤班的建立,已经是拥有昆梆罗卷簧五种声腔的剧种,并形成潞府、州底两个流派。嘉庆、道光年间编演的剧目,有的竟演唱了近200年。
道光年间,潞府派出现了乐意班(俗称十万班),一度闻名遐迩。后来又分成乐意、三义两个流派,旗鼓相当,互争雌雄,州底派则是鸣凤班稳执牛耳。上党地区是上党梆子的一统天下,并且出区演出。19世纪后期,还在冀南和鲁西南,形成了西调和枣梆两个剧种。
上党梆子原来是昆梆罗卷簧五种声腔同台演出,剧目之间各不干扰的。
在演出剧目中,80%是上党梆子剧目(现在只演少量皮簧)。梆子唱腔除少量曲牌体外,绝大多数是板腔体。慢板有二性、霸王鞭等;流水板主要是四六,还有一马三箭、四六花腔等;大板可分慢、中、紧、快多种;还有散板、垛板等等。可以表达角色的各种复杂感情。粗犷豪迈、慷慨激昂的风格,善于表现忠奸斗争,多演杨家将、岳家军舍生忘死、保卫祖国的故事。当然,多种花腔也是委宛妩媚,可以充分表达少女情感。
上党昆曲属北昆一支,过去多为官员、文人演出和祭祀神灵。解放后即很少演出。1985年曾将《长生殿》的《惊变》《埋玉》作仿古录像存档。
上党皮簧在上党梆子形成之初演出甚多,《空城计》《战长沙》等都演出近200年。抗日战争前可以说是无班无簧、无日无簧、无人无簧。不少艺人的拿手戏就是皮簧剧目。现在还有《打金枝》经常上演。
上党罗戏和卷戏也都是古老的剧种,解放前都只有几个折子戏演出。伴奏罗戏以唢呐为主,间用笙笛;卷戏无弦乐,以笙笛为主,都有锣、鼓、钹子等打击乐伴奏。现在这两个剧种都已绝迹舞台。1985年仿古录像时,录下了罗戏《打铁》和卷戏《窦老争亲》。
上党梆子过去演出别具特色,每一场开始都要"坐场",即由一个须生戴方翅纱帽,黑三髭,着红官衣、玉带、高底皂靴登场,先说引子,接着说定场诗、道白,在唱一段霸王鞭之后下场。共需半个小时左右,起着待人、静场和后台准备作用。一般人认为,这是南戏或传奇的副末开场的遗迹。1945年晋东南全部解放后,即由打吵台(音乐合奏)代替。
上党梆子为刁妇和玩皮的娃娃生脸上用粉画花,可能是明代传奇"以黑破其面"的另一种(不以墨而是以粉)的表现。
上党梆子的头盔都是用黄金贴制,乌纱帽黑色,人称"金色头盔黑乌纱"。即使大战也是一招一式稳扎稳打,美观大方,不落俗套。
金水桥
上党梆子称究排场大方。皇帝登殿时,御林军手持全副銮驾排列而出,太监项挂数珠,手持麈尾,官女拥流苏之杖,擎雀尾之牌,黄罗大伞在后不停旋转。金殿上三层桌子叠垛,三道绣幔高悬,显得庄严肃穆,仪表万千。众文武两边排列,持笏肃立,謦咳不闻。大使观众惊异。
上党梆子的相关器具有头盔类、大衣箱、二衣箱、把子箱、乐器及灯光、音响等。乐器有大鼓、小鼓、拍板、大锣、小锣、钹、镲、梆子、巨琴、二把、胡胡、月琴、阮、唢呐、笛、笙等。灯光音响与一般演出所用相同。
建国后,上党梆子也曾一度繁荣,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逐渐呈现不景气现象。20世纪80年代之后,上党梆子更显势微,观众日趋减少,许多职业剧团停止活动,继续活动的剧团也捉襟见肘、困难重重,业余剧团则寥寥可数,若不采取措施,前途十分黯淡。
上党梆子在整个晋东南、乃至全山西省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山西晋东南地区优秀的地方戏曲文化,保护上党梆子,其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术价值。在中国北方地方戏曲中,上党梆子的声腔特点十分明显,其曲目的丰富性、以及对民间文化生活的依赖相融性、尤其是五种声腔的共存性,在全国实属罕见。现在,昆、罗、卷戏已经消失于舞台,除少量上党皮簧外绝大多数是上党梆子剧目。因此,保护和传承上党梆子,刻不容缓。
二、实用价值。保护、传承上党梆子,对晋东南地区上党老区一带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enpcontent--><!--/enpcon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