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曲论坛戏曲交流【戏迷闲谈】 → 振兴本地戏剧的建议 2


  共有415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振兴本地戏剧的建议 2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老申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51 积分:379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8/29 11:36:30
振兴本地戏剧的建议 2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9/3 9:35:22 [只看该作者]

 

3. 《三关排宴》

记得当时在长治专礼堂看的时候,当佘太君和萧后谈完国事,开始谈家事的时候,萧太后的唱词是: “请开金口把话言”。现在的唱词是:“请赐教益启愚顽”。

我觉得,萧太后作为国主,以自己的身份说“请开金口把话言”已经很客气了。她自己怎么会想到自己有愚顽的地方呢?所以,我觉得“请开金口把话言”比较好。“请赐教益启愚顽”有些过分谦虚了。希望改成原来的。

我不知道这是谁改的。赵树理先生?不会吧。这戏是大戏,方便的话,同梆子剧团,说一声吧。

 

我自己的感觉,这些老戏传唱了这么多年,能够流传下来,说明它们都是咱们这个地区瑰宝,特别是宋朝的楊家戏,歌颂得都是咱们山西的英雄。尽管不少故事中的人物并不存在,或者有的不是那么回事,但大家宁可相信它们是真实的。比如在历史书中有杨业及其子杨延辉、杨延昭(咱们地方称杨延璟---而非 景),但是没有看到其他几子的记载。还有戏中不断出现的八千岁,据历史书乃至古典小说中的说法,传说中作为赵匡胤的儿子,如果是长子,他是在年轻时因为叔叔按照祖母的意见接下了王位,心里不痛快,自杀了;如果是次子,他在少年时就因病去世了。当然作为故事或戏剧,在一些场合下出现也是允许的。但是在已有的戏中,如果引用历史真实人物事,还是要尽量真实。

为了振兴上党戏,本人建议,是否可以组织人员来评论一下咱们这些演了多年的戏包括剧本。纠正一些错误的、不准确的内容,或者尽量理顺戏与戏之间的关系,不要让它们之间出现内容上的抵触。

比如,在《两狼山》(潞城红旗)中提到的搬兵的目的地就同《楊七娘》中提到的不一样。到瓜洲搬兵,就是“回朝搬兵?”还有就是化妆,《两狼山》中的宋王的胡子是花白的,八千岁是黑胡子,六郎最后也长了胡子;而发生在后来的《潘楊訟》(晋城梆子)中的宋王则是黑胡子,八千岁和六郎都是小生。还有八千岁的凹面金锏(非“瓦面”),在《两狼山》中,八千岁交给呼延赞,后呼延被潘仁美刺死拿走, 怎么没人追查?呼延灼被潘仁美刺死,后来怎么没有人提?六郎在《两狼上》中借呼延赞的3000人马,攻打辽,韩昌投降,送下降表给了六郎,怎么在《潘楊訟》六郎又是私自回家?等等。

如果能够将有关内容的戏串连起来演出,也许能够吸引一些观众。比如杨家戏、宋朝宫廷系,明朝戏,包括朱元璋同徐达他们推翻元朝的战争戏和后来的宫廷戏,像《二进宫》等。当然,落子 和 梆子,不一样,但都是本地戏,是否可以统筹?

 

顺便说一声,我村的老干部卫廷瑾年轻时在东章当教员时曾将在咱们二区传唱的一本《反徐州》记录了下来,后来我村的人也学唱这本戏。两年前,我让老家的人回忆了一下,竟然很完整地给我寄来来。

但经与历史事书相比较,不管是史实还是人物,差得太远。根据历史上徐达曾攻打潞州(长治)的史实,我把剧本的内容改为发生在潞州的反抗元朝统治的故事了,名为《战潞州》。另外,我还有一个剧本名为《战金陵》是朱元璋攻打南京的故事。都是打仗的故事,很热闹。

   如果与兴趣,请与我联系。如回复, 请发电子邮件到:fr_shen@163.com 

                   电话:025-56212779-805

 

                                     

 

<!--EndFragment-->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清风荷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小飞侠 帖子:1767 积分:1165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1/3/31 11:47:2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9/3 11:07:59 [只看该作者]

戏曲本来就有很多杜撰的成分。并非什么正史。在人物安排上,往往是为了行当需要,将不同的人安排成不同的行当,不必深究!也没有谁能统筹了这件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冯如松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黄沙山人
等级:侠之大者 帖子:544 积分:3887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9/4/4 22:06:1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9/3 15:15:40 [只看该作者]

是的,如果所有的戏曲都按正史记录创作,个人觉得也就没什么意味了。

对请开金口的修改,个人感觉也并无太大问题。一来剧情交代辽邦战败,萧太后自然感觉要谦卑一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9-3 19:41:28编辑过]


忙处抛人闲处驻,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易居者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侠圣 帖子:5214 积分:33893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2/4 10:21:4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9/3 17:39:49 [只看该作者]

      这位远在他乡的上党戏曲戏迷如此热爱家乡戏真是可喜可贺,我由衷佩服。但是,诚如冯先生所言,戏曲必定不是正史,而是一门艺术,所以在戏剧文学上也要力求美。我觉得修改过的“请赐教益启愚顽”较之未改的“请开金口把话言”更有诗意,且更符合人物身份。您想:堂堂一国之君如若连这点文学修养都没有那还谈什么文韬武略?请谅解。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月下独酌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专业奖
等级:版主 帖子:5020 积分:29440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12/23 21:07:3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9/3 21:32:04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倒觉得,人们已经看习惯了,再改反而不习惯。


欢迎光临俺的自留地:

    http://houziqiang.blshe.com/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山石
  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发贴奖
等级:版主 帖子:1759 积分:16645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1/1/14 19:16:4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9/3 22:02:30 [只看该作者]

剧本是从几百年前流传下来的,大部分老艺人不识字,口传口,手抄本有许多问题,近几年剧团才注意到文字的修改,有了电子字幕戏词才更加规范化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丹河源头
  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阿诺 帖子:3526 积分:2230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2/24 14:53:47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9/3 23:17:17 [只看该作者]

有关内容的戏串连起来演出能够吸引一些观众,落子和梆子尽管一样,但剧目可以统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月下独酌
  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专业奖
等级:版主 帖子:5020 积分:29440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12/23 21:07:3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9/5 19:57:31 [只看该作者]

代网友“包龙图”发个回帖.以下为“包龙图”观点—— 

 

  楼主厉害啊把赵树理都改了,呵呵,按你这么一说啥二进宫忠保国都别唱了,你查查历史哪里有徐延昭这么个人,再一个你见过北昆里短打武生穿快靴唱宝剑记,你见过南昆里须生穿厚底唱林冲吗,那你说说林冲这个时候应该是戴髯口啊还是不戴,如果是一个剧种一个剧团唱连本戏前后穿戴不一年龄不分辈分不分这个说不过道理去,否则这个理能说过去,只要辈分分清就行,渭水河里的姜子牙有花脸唱的也有须生唱的,按你说姜子牙应该是花脸还是须生,蒲剧和秦腔里的调寇寇准还是小生了,上党梆子河北梆子京剧河北老调西调难道统统都唱错了吗,这就是戏曲是写意的不是写实的。关于穿戴问题楼主太钻牛角了,你看的是一个剧团的连本戏吗,如果红旗剧团唱完两狼山接着唱潘杨讼宋王和八王还有六郎都变的得年轻了那这肯定错了,但是具体这个时候他们多大你见过真人吗,如果晋梆唱两狼山出来宋王八王六郎都是小生你能说人家后面长上胡子错了吗,哈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9-5 19:58:20编辑过]


欢迎光临俺的自留地:

    http://houziqiang.blshe.com/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易居者
  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侠圣 帖子:5214 积分:33893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2/4 10:21:4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9/6 11:49:04 [只看该作者]

     哈哈!戏曲本来就是虚拟的,何必较真?君不闻:“台上三五步,台下千万里;四个跑龙套,相当数千兵。”么?艺术总是要高于生活的。或者可以说,艺术是生活的缩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