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曲论坛娱乐休闲【喷一会儿】 → [转帖]杨兰春与戏剧的情缘


  共有637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杨兰春与戏剧的情缘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竹子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559 积分:11261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9/1/15 22:07:16
[转帖]杨兰春与戏剧的情缘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5/2 22:23:59 [只看该作者]

杨兰春与戏剧的情缘





此文摘自《河南戏剧家》

  杨兰春,戏曲编导。直隶(今河北)武安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武安县区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八路军豫西支队宣传员、新四军第五师宣传队队长、洛阳地区文工团团长。1953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后任河南省歌剧团副团长,河南省豫剧院三团团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副主席、河南分会副主席。是中共十一大、十二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解放初期编写过大型曲剧《洛阳》,排演过《白毛女》、《赤叶河》、《王秀鸾》等。解放后编导的豫剧有《朝阳沟》、《李双双》、《小二黑结婚》、《唐知县审诰命》、《刘胡兰》、《人往高处走》、《冬去春来》、《好队长》等。

          
改戏的功臣现代戏的闯将
            ——杨兰春先生与戏剧的情缘

  作为一份戏剧专业性期刊,我们早就想采访了杨兰春先生了。但因为近来杨老身体不太好,我们真怕打扰到他。
  三月的一天,我们怀着对杨老深深的敬意,带着祝福的花篮,走进病房,只见瘦弱的杨老躺在病床上,手上还插着输液的针头。就是这么一位老人,他曾在戏剧天地中叱诧风云,他曾写出诸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我们还在看着他写的戏,享受着其中的快乐,可我们却没想到一直在为观众写戏的他,却已成为一位耄耋老人。当我们把新一期的《河南戏剧家》杂志递到他的手中时,他用颤抖的手反复翻看着,爱不释手。这不仅仅是他对一本戏剧杂志的喜爱,其中更有一种对他一生挚爱的戏剧事业的依依不舍的情结。

  一张卖身契 入得戏曲门

  杨兰春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20世纪20年代杨兰春出生于太行山区的一个小山村——河北省武安县,自幼家境贫寒,他读了三年小学就辍学了。
  为了能给家里减轻一点负担,分担一点忧愁,也为了自己能混上一顿饱饭,13岁起,杨兰春就开始往外跑了。
  他当过和尚,随着寺院的僧人为人家举行葬礼和祭奠亡灵时敲敲木鱼,平时就给寺院捡捡柴火,喂喂牲口。
  他做过补锅匠,先是给师父拉风箱烧火,后来替师父挑担子。
  因为想唱戏,会唱戏,最终他去了武安落子班杜更会,并与师父签下了一纸契约:“立嘱徒弟杨有根(杨兰春),甘愿在杜更会名下为徒。三年满,四年圆,悬梁服毒,投河奔井,死不见骨头,活不见肉,与师父一概无干。”看着这样苛刻的契约,当时,年仅14岁的杨兰春很害怕,心想:这不等于把命卖给人家了吗?后来,父亲去找他,见了面父子俩哭成一团,父亲说:“孩子,咱死死在一块儿,要活一块儿活。咱回去吧,你娘还在家哭呢!”想到家里连吃的都没了,哭过之后,杨兰春反而劝慰父亲放心。最后,父亲揣着师傅硬塞给他的两个馍走了,他一边走,一边回头看。望着父亲的背影,杨兰春哭了……

  因为会唱戏 成为革命人

  1938年,杨兰春参加了革命,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当时一位八路军团长刘昌毅爱好戏曲,听说杨兰春会唱戏,马上找到他说:“你是我的兵了,马上跟我走!”就这样,杨兰春正式参加了八路军。
  到部队后,他被分到了重机枪排。在杨老的印象里,那阵子可是痛快极了。当时的战争是既频繁又残酷,每一仗下来都会牺牲一些同志。大家清楚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所以,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活一天革命一天,死了拉倒;我打死一个敌人算够本,打死两个敌人赚一个;牺牲了,我算是革命到底,活得痛快,死得干脆。”
  在重机枪排,从首长到战士都很喜欢杨兰春。文化教员还帮他学文化知识,行军时把两个生字贴在前面同志的背包上,让他边走边学。凡是杨老参加过的战斗,他都编有快板,如实道来。再加上杨老会唱武安落子,爱说个笑话,随手捡起两块瓦片,一敲打就说唱起来,平时再模仿个首长讲话、走路,学得惟妙惟肖,大家都叫他“活宝”。

  经历坎坷 笑对人生

  全国解放后,他被推荐去中央戏剧学院学习,学习期间,他与田汉合作改编歌剧《小二黑结婚》并作为歌剧系的毕业演出曲目,获得成功。1958年,他因写了《朝阳沟》等五个剧本而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强制下放劳动改造,挨饿受难、病魔缠身,险些丢了性命,是陈毅同志为他鸣不平摘掉了帽子。“文化大革命”中,杨兰春成了“修正主义文艺黑线”在河南的代表人物被关进了牛棚,是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解救了他。
  “文革”期间,杨老淋巴肿大,切片化验后说是癌细胞,要到北京接受手术。当时杨老作了最坏的准备,他在老伴儿、儿女们的陪同下逛了逛北京。在天安门广场,儿子提议,全家照张合影照。全家人嘴里不说心里都清楚,这也许是最后的留念。
  进手术室前,儿子、女儿围在床前,心情沉重,老伴儿在一旁眼里含着泪,杨老当时却极平静地说:“我一辈子就爱吃面条,我死了,给我脸上倒两碗面条我就满足了。”
  就这样六神不安、度日如年地过了10天,医生来了:“是良性肿瘤,不是癌症。”结局是戏剧性的,是以前那家医院化验时搞错了,把一个妇女的子宫癌切片安到了杨老的名下。这个天大的玩笑,让杨老白挨了三刀,但从中我们却看到了他的那种乐观。

  师从生活 为民写戏

  生活中纯朴、平易、真诚的杨老,戏剧上在不断地创新,他不重复自己,更不重复别人,他的每出戏都有着鲜明的特色,都打上了杨派艺术的烙印。他编导的以《朝阳沟》、《小二黑结婚》、《刘胡兰》《冬去春来》、《好队长》等为代表的现代戏,许多唱段在群众中口头流传,已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豫剧新流派。老戏剧家郭汉城赞誉他是“改戏的功臣,现代戏的闯将”。
  在中原大地上,也许你不精通戏剧,但你肯定知道豫剧;也许你不知道杨兰春,但你肯定听说过《朝阳沟》。豫剧《朝阳沟》作为杨兰春的代表作,自然说得较多。此剧自1958年诞生至今,已度过42春秋,久经磨炼,成为现代戏经典,许多名段久唱不衰。《朝阳沟》作为时代与传统艺术结合、城市与乡村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戏曲现代戏探索道路中出现的经典性作品,火爆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原大地,它熏陶了一代人的情操,它的音符积淀为人们心底久远的乐声。至今在全国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1963年12月31日晚,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了《朝阳沟》。那晚的演出,演员们的精神状态非常好,超水平第发挥了各自的演技。演出结束后,毛主席走上舞台慰问演职人员。当时,大家都像孩子似的蹦了起来,争着要和主席握手合影。杨老说,珍藏着的与毛主席的合影依然是激励他前进的动力。所以,在年近八旬时,杨老离休不离戏,又相继创作了《家里家外》、《山上山下》两个现代戏,改编了《秦雪梅训子》、《苗郎审爹》两个传统戏。
  有人说,杨老编导的戏曲之所以深受大家喜欢,是因为他的创作总能追随时代、贴近生活、贴近民众、贴近中原父老。所以,长久以来,农民称他的戏是“农民戏”,中原人称他的戏是“乡土戏”,理论家称他的戏是“生活戏”。而他却说:“我在部队是穿军装的农民,到地方是穿干部服的农民,吃的还是农民爱吃的面条,说的还是农民的家常话。我天生血管里流淌的是农民的血,胸膛里跳动的是农民的心,用农民的语言写戏,让农民喜欢看,听得美,哼着唱。”
  的确,杨老的创作全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在中州大地上,许多地方都曾留下杨老的足迹,有杨老结交的朋友。1957年,他去登封曹村;1958年他到林县“英雄渠”工地;1960年,他到方城。有了这些底子,杨老还不满足。粉碎“四人帮”后,他为了了解新时期农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又在1981年春、夏,到他在解放战争中打过仗的洛宁、栾川、新安等县转了半年,走村串户,在生活中汲取新的营养。杨老下乡不记笔记,不带录音机,特别重视和群众交朋友谈心。他说,感情用钱是买不来的。还说,打动心弦的东西不用笔记也忘不了。因为经常下乡,杨老为了更好的接近群众又不给群众添麻烦,总喜欢提着他的一套“小灶”家具——小油气炉子和锅碗瓢勺,饿了就自己下面条吃。因为喜欢吃面条,杨老曾被大家笑称为“面条协会会长”。
  杨老视戏剧艺术为自己的生命,为了发展戏剧事业,他恨不得献出自己的一切,戏剧界同行们称他为“敢死队”队长。为了深入生活、搞好艺术创作,他拼命工作的动人故事发生了一串串:
  因为创作正在紧要关头,他爱人生产时是托同事送到产房的;
  1981年,女儿结婚,他因埋头写作导演计划,竟然忘了参加女儿的婚礼……
  也因创作时间紧迫,他爱人生病时,请同事帮忙送到医院护理……
  提起这些杨老也免不了对家人感到歉疚,可一搞起创作,他却又一头扎了进去。坚持为观众写戏的杨老自然也赢得了大家的喜欢。在网上的戏迷论坛中,一位戏迷留言:在河南的戏曲舞台上涌现出过许多一流的舞台艺术表演艺术家。但是,在这些表演艺术家的背后,同样有一大批戏剧工作者在默默地辛勤地耕耘。在河南戏曲史上,有一位老人是不能忘记的。他,就是杨兰春先生。

  演员感激 幕后英雄

  戏迷感谢杨老给大家带来了好看的戏剧,那些表演艺术家们同样也对他心怀感激。
  2007年4月21日上午,在河南省中医院的一间病房内,78岁的歌唱艺术家郭兰英趴在87岁的杨兰春耳边,唱起了歌剧《小二黑结婚》中的名段“七月的桃,八月的梨,九月的柿子红了皮。谁家的柿子谁去摘,俺没有柿子心不急……”坐在病床边,郭兰英拉起了杨兰春的手:“老杨哥,你还认得出我来吗?我早就想来看你了!”看到分别多年的老朋友,杨老激动得泪流满面。
  要知道,这是两位曾在一起创作出中国歌剧院保留节目的老艺术家,分别了近55年后的再次相见!
  “没有杨兰春就没有《小二黑结婚》,没有他就没有‘小芹’……”看着病中的“老杨哥”,郭兰英的眼圈红了,“我们在舞台上表现的是成品,最终得名的是我,这不公平。我恳请大家关注这些幕后英雄,他们才是真正的有功之臣。”
  除了郭兰英之外,通过杨兰春的作品,“栓宝”、“银环”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演员们也因此而受到了群众的喜欢;一部《花打朝》,一部《七品芝麻官》,流传南北,人人皆知,使马金凤、牛得草盛名远扬;一部部优秀的现代剧让河南豫剧三团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在戏曲发展史上,有时,一个剧种的维持、繁衍和兴盛往往系于一人。就像当年的豫剧有樊粹庭、川剧有黄吉安、秦腔有范紫东、评剧有成兆才、河北梆子有杨韵谱一样,建国后豫剧的现代发展有杨兰春。杨兰春就是中原大地上的戏曲艺术之魂灵。

  后记

  说实话,写这篇稿子的时候,心里一直很忐忑。成稿后,几经修改,还是不太满意。因为面对这样一位推动现代豫剧发展的,戏剧界的领军人物,这篇稿子无论怎么处理,都显得是如此的单薄。但我们还是希望能以此表达我们对杨老深深的敬意。在此,我们代表所有热爱戏曲的人们祝杨老早日康复、健康长寿。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雪绽梅花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101 积分:202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3/5 12:33:47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5/3 13:19:53 [只看该作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