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幕一拉开,陆续就有早先来在戏台下的观众搬上小凳子、椅子、马扎撤离观众席;
2、开演不到一、两场,后边站立的不少观众也开始逐渐离开,后边的观众圈逐步缩小;
3、各种议论在三五一群的观众中,听戏迷观众最多的最一致的话:就一直会演个这戏?
。。。。。。
说的容易做起来难,新排过多少新戏有几个常演?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
最近以来,有不少戏迷朋友说起的一些观点,请不要“打别”,也不要“抬杠”!本人代发上来仅供参考,几点如下:
1、说真的,岁月不饶人,综观整个上党戏曲界,我们曾经年轻过的“角儿”年龄不断增大,新的“角儿”却没有接续上来,也出不来;
2、各个剧团一直停留在僵化的思维阶段,总是想让好“角儿”撑台、顶梁,但是也要爱惜我们的好“角儿”的身体啊!
3、每一个演员都是我们的“星”,作为“粉丝”,我们不能不爱惜他们的体质,身体体质是一个人健康的基础保证,不能不关心;
4、各个剧团要发挥我们的好“角儿”的师传作用,要尊师重教,年轻人要吃苦学习、磨练,不能一直维持“旧貌”不换“新颜”;
5、有些剧团就一直不考虑、不设法用心培养、推出新“角儿”、年轻“角儿”,那些我们喜欢的老“角儿”没有一大串的接班人咋办?
另外,最近还有好几个戏迷朋友说起,比如就《杀庙》这个戏,让80后的“秦香莲”和80后的“韩琪”与70前的“秦香莲”和70前的“韩琪”相比,谁跪地?谁倒地?利索?
唱戏没嗓,担担没膀,再捧也是个棒锤!
《杀庙》这个戏,让80后的“秦香莲”和80后的“韩琪”与70前的“秦香莲”和70前的“韩琪”相比,谁跪地?谁倒地?利索?
有些道理。
单说吴国华和张保平的跪地和倒地,肯定比不上年轻演员,但是,看吴国华和张保平,关键是欣赏他们的表演艺术,注重他们的情韵表达和气氛渲染。明明知道他们跪地和倒地不如以往,但是,但是,但是,我们看的是他们的唱功和气场,有这个,就足够了。即使他们不跪地、倒地,甚至是站着演唱,肯定也有人看。这就是魅力和名望,没有办法的。一直唱到没人看他们时,才是他们退出舞台的时刻。
吴国华和张保平的《秦香莲》,我是百看不厌,以前在农村看过几次,后来在网上经常看。
还有,潞城市红旗剧团的落子戏《骂殿》,我是百看不厌。我觉得,刘志芳的唱腔和音色,穿越了当年的郝聘之。
还有,襄垣秧歌《小二黑结婚》,我在网上经常看前半本(本人觉得后半本一般),甚至多次只看第一场。我喜欢周艳君、杨广,超过了喜欢上党梆子和上党落子的一般演员。虽然襄垣秧歌是小剧种,但是,我从来没有这样认为。
上党梆子是天籁之音,我承认。但是,一般的演员和剧团的上党梆子,真的无法听进去。我只认可吴国华的《秦香莲》,还有30年以前的老一团。一般的上党梆子,看过之后,很少再看的。吴国华的《秦香莲》,我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
姜还是老的辣,虽然有些夸张。但是,确实有道理。一个剧种,难有几个名角,甚至几百年才出几个大师,你说,我们看戏,应该看什么?
十几年前,我在潞州剧院,看河南省《梨园春》的演出,60元票价,回家还得20多元打的费,一般人是不看的。我觉得,自己过了一场戏瘾。魏云、杨华瑞,还有海连池,任宏恩,等等名角,虽然都已70多岁,但是,座无虚席,说明了什么?
我曾经在潞州剧院,看了河南省曲剧团演出的三连本《卷席筒》。每场演出后,70多岁的海连池老师,都要登台演唱一段,赢得广大戏迷的阵阵掌声。三个晚上的戏票,购买的别人的关系赠票,他卖100多元,讨价还价之后,60元搞定,每晚打的费用20多元。
前几年,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李玉和的扮演者浩亮,大病初愈,演出时,体态蹒跚,语气嘶哑,气力不足,照样赢得掌声。
前不久,刘长瑜在某地演出,根本比不上当年的李铁梅了,但是,掌声依然。
看戏,有人喜新厌旧,有人喜旧怀梦,都是情结所致。
因此,谁也无法说服谁。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拍金砖、扔银瓦。
1、大幕一拉开,陆续就有早先来在戏台下的观众搬上小凳子、椅子、马扎撤离观众席;
2、开演不到一、两场,后边站立的不少观众也开始逐渐离开,后边的观众圈逐步缩小;
3、各种议论在三五一群的观众中,听戏迷观众最多的最一致的话:就一直会演个这戏?
<!--EndFragment-->
我估计,出现这种情况,是一般的剧团和演员在演出。如果换成名团名家,估计没有多少观众退场的。
吴国华当年在临漳村演出《抬花轿》,中途大雨滂沱,绝大多数观众离场。我和十几个铁杆戏迷,打着雨伞,围在舞台边,不顾衣湿鞋浸,一直坚持着看完。多年后,吴国华大雨中不停演出的艺德,被《长治日报》(也可能是《上党晚报》,这个记不清了)大加赞赏。试想,如果是一般的剧团,中小雨就没了观众,大雨只能停演。如果没了观众,艺德再好的演员,你演给谁看?
我觉得,人们喜欢欣赏新的东西,但是好的东西,肯定有市场,有受众。
你作为一个一般的剧团,不去推陈出新,老是演出“旧”戏,又是一般的水平,人们自然会选择离场。这样的剧团,应该把创新作为首选,才是生存之道。可是,一味地创新,谈何容易?资金,演员,观众认可,就像几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不是每个剧团都能够越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