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曲历史悠久、曾经以形成发展迅速、班社、剧团众多、剧目丰富多彩、艺术人才辈出等,名闻三晋!
从各类文化书籍典录中,从老辈戏迷的言谈中,从戏曲从业人员的讲解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党地区戏曲班社、剧团发展到繁盛的脉络。
————上党梆子从明代后期以来,近500年间几乎一直繁盛到1990年代,上党落子自清代中后期以来,近150余年繁盛,也是一直到1990年代。
————繁盛才能得到发展!繁盛才能得到保护!
————历史上的不叙,只叙建国以后,为什么说繁盛到1990年代?难道以后就开始衰落了吗?
————事实上,从1949年以后到1990年代以前,整个上党地区各个县、市、区的国有剧团、企业厂矿剧团、村办业余剧团、民营私人剧团是非常多的,有多少,整个上党地区各个县、市、区应该都有这个数字,坚信那些老的戏迷观众心中也是有这个数字的。
————即使在“文革”期间,上党地区各个县、区不少村子的业余剧团也很活跃,企业厂矿的剧团就更不用说了,有的剧团水平很高,几乎与国有剧团媲美,尽管演现代戏、样板戏,但却为后来恢复上演传统戏储备、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也影响和培养了至今在舞台下、剧场里的那些当年风华正茂,而今花白头发、乐此不彼的、占到当今戏迷观众八-九成以上的忠诚的戏迷观众。
————1977年以后到1990年代以前将近13年不到的时间,是各类剧团上演传统戏最鼎盛的时期,几乎所有的文化人和戏迷观众都设想“戏曲繁荣的春天是永恒的”,当时应该确实另人振奋的,以当年10几岁左右的许多在文革期间诞生的孩子,起码在那个时候知道了什么是老戏,什么是新戏,这些人应该就是迄今40多岁到50岁左右的那些戏迷观众们,尽管在目前还属于比较“年轻”的一个群体,但是岁月无情,他们的头上却也开始出现了斑斑白发。虽然在老年戏迷、中年戏迷的影响下,参与进了一些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年轻戏迷,但是这些年轻一些的戏迷观众的力量是非常单薄的,事实上,这样的“力量”,根本形不成一个未来能够赖以支撑的、有力量的戏迷观众群体。
————现如今,舞台下这些活跃的戏迷观众,对应在舞台上活跃的演员们,台上台下的感慨应该是趋同一致的!
————目前,上党梆子,上党落子,包括秧歌等上党戏曲剧团减少的“步履”,并没有停下来,而且有加快的势头!这是上党戏曲保护与发展面临的最大危机!
————1990年代以后,上党戏曲开始走下坡路:一是村办剧团随着“老艺人”的衰老、故去,加上无人组织,大量中青年进城务工、定居,这些剧团基本上也就全部解散了,买来的行头、戏箱等低价转卖等;二是大量的企业厂矿剧团也逐步地全部销声匿迹了,人员解散,设备、戏箱等低价卖给一些民营、私人剧团;三是一些县、市、区的剧团经过人员流动到别的剧团以及“分拆、组合、分拆、组合”这么一种“折腾”式的“改革”等,散伙了一批剧团,到2000年以来,多数剧团进入了困境之中,有的剧团近几年虽然经过一些“努力”,但还是难逃“解散”或“覆灭”的厄运!
————我们的上党戏曲,为什么能在过去一直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这是和上党戏曲班社、剧团健康发展密不可分的,剧种的生命力是由剧团和演员进行活化的!
————目前,整个上党地区的一些县、区,索性干脆趁着“文化体制改革”、“国有院团转企改制”等,反而借口、简单、粗放地将剧团推出去,名为进行“市场化运作”,实为“甩包袱”!甚至是一些经济不错的县、区,也根本没有弄清或者根本就不准备弄清地方戏曲对于一县、一市、一区“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之间的重大意义!
很多人对《非物质文化保护法》根本就不清楚!
传承戏曲,没有了剧团还怎么传承?保护剧种,没有了剧团还怎么保护?
聪明而又有智慧的剧团,是非常懂得和精通如何对剧团进行经营管理这门学问的,头脑清醒、冷静,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完善自我,提高团队合力,不受任何不良因素干扰,就能走好、走实脚下每一步路!
保护非遗,如何保护?
《非物质文化保护法》?没听说过,这部法律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其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没有这法的时候和颁布之后,非遗保护工作有什么变化呢?
大家不妨围绕这个话题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