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破洪州》长治政协落子
字幕和台词中的文字:
白天左 — 应是“佐”。
众众兵被困边关 — 应是“众总兵”。
把援兵清 — 应是“请”。
国太民安 — 应是“国泰民安”。
愁紫怀抱 — 应是“愁萦怀抱”。
边关侵扰 — 普通话中应读“Rao”,而非“Yao”。咱们上党地区可能有多个县人们不发卷舌音,也就无R的发音,所以”读“Yao”?
当挂帅印 — 应是“曾”。
我壮志(空)抛 — 少一个“空”字。
老杨(洪)他俱说到 — 少了一个“洪”字。
刀枪剑梭 — 似应“刀枪剑槊”。梭镖虽然也是一种武器,但样子像长矛。这里我觉得应该是槊。查京剧《穆桂英大战洪州》中是“刀枪剑戟”。“戟”符合习惯说法。
军鼓三通擂振 — 应是“擂震”。
校场英雄兵 — 似应“点雄兵”。
铠甲披挂室 — 应为“定”。
邻兵演阵 — 应是“领兵”。
惟妾 — 应是“为妾”。
围国辽王犯中原 — 应是“北国”。查京剧《穆桂英大战洪州》中也是“北国”。
邻旨下金殿 — 应是“领旨”。
搬兵调将 — 演员唱“选兵调将”。
人添马翻 — 应是“人滚马翻”。
这不丢了咱杨家的脸面不成? —— “不成”这两个字多余。
公媳(当面)我怎讲唱 — 字幕中少了“当面”,“唱”应是“情”。
打的我 — 应是“得”。
假星星 — 应是“假惺惺”。
绚情 — 应是“徇情”。
人有过勿惮改古有明训 — 应读“Dan”,而非“Chan”。
接下页
另外,台词中有“柴郡主也曾斩咱的父亲”之说,如果是这样,那应是斩杨延昭。有这个故事吗?
看来,这戏是移植剧,京剧中有《穆桂英大战洪州》,剧本应该是京剧老艺人传授,经崔嵬改编的本子。但本剧有如下缺点:
戏名为《破洪州》,“破”是破坏、攻破的意思,“洪州”是一个地名—应读是一座城池。相比较《穆桂英大战洪州》,《破洪州》意思不明白。是白天佐占领了洪州,然后穆桂英攻破了洪州,还是白天佐攻破了大宋的洪州?从剧情上看,穆桂英是去帮助守城的吧?她是在那里与辽将大战一场,保卫了洪州才对。所以,用《破洪州》不恰当。
少数地方的台词有修改,比如前面提到的“围国辽王犯中原”,京剧《穆桂英大战洪州》中是“北国辽王犯中原”。还有“这不丢了咱杨家的脸面不成? —— 多了‘这不’和‘不成’”。这更改的地方虽少,但让台词的意思有些些不顺了。“这不丢了咱杨家的脸面不成? 这明显是个病句!
与京剧相比较,在一些场次的表演不够到位。比如战斗场面,最后穆桂英和杨宗保几个回合就把白天佐给杀了,而京剧中可是大战一场呢!如果和上海的一京剧团的演出相比,内容还要少些。
表演的水平上自然也一般,当然这与演员的表演能力和导演的水平有很大关系。看来,这上党戏的剧团的从业者还要很好地努力才行啊!决不能浮躁,更不能应付观众!光看这字幕,这么多错别字,再看人家京剧演出的字幕,没一个错字,更没有演员将字读错。咱们的演员文化水平可能不是很高,有些字不认得,这不要紧,有生疏的字,你可以问别人,也可查字典嘛!如果错的字幕打出来,给中小学生看了,他们会以为正确,有的可能会错一辈子!
别的倒也没什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咱们上党戏的唱腔和音乐还是很好的,在我看来,比他们其它多数剧种的好听。有的戏种的曲调好像是硬编出来的,听起来不顺耳;有的戏种的唱腔虽然好听,但有点像歌曲。